黄海海战

时间:2024-08-13 21:23:50编辑:小早

黄海海战失败的原因

黄海海战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四点,首先是指挥失当;其次部分将领贪生怕死,临阵逃脱;第三是炮弹不足,质量不好;最后是军事技术水平低下。 黄海战败的直接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指挥失当。本来预定的迎战队形是双列纵队,但逼近敌舰时成了散漫的雁形横列队。其原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挂错信号旗,二说部分军舰未能及时到达预定位置。 开战不久,旗舰定远年久失修的舰桥被本舰火炮的后坐力震坍,海军提督(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从舰桥上跌落负伤,不能继续指挥战斗。 而他事先又没有指定代理指挥者,这个致命的疏漏使中国舰队一开始就失去统一指挥。紧接着信号旗也被击毁,旗舰与舰队的联系中断,各舰只能各自为战,陷于混乱。 二是有的将领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在激战中,致远、经远二舰不幸被敌军击沉,济远、广甲、扬威三舰惊恐万状,仓皇逃窜,济远还可耻地挂起白旗。不但削弱了战斗力,还严重地扰乱了军心。 三是炮弹不足,质量不好。这次战斗只打了5个小时,但竟然不可思议地发生了炮弹不够的情况,定远和镇远的主炮炮弹全部用光。炮弹质量也有问题,有的打不响,有的“中敌船而不裂”。 四是军事技术水平低下。北洋舰队的一艘鱼雷快艇在距离敌舰西京丸号40米处发射鱼雷,竟然未能命中(鱼雷从舰底一米处划过),使敌舰逃逸,而日本海军部长桦山资杞正在此船上督战,失去了绝好的歼敌机会。

黄海海战中国为何失败?

一、指挥失当。本来预定的迎战队形是双列纵队,但逼近敌舰时成了散漫的雁形横列队。其原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挂错信号旗,二说部分军舰未能及时到达预定位置旗舰定远年久失修的舰桥被本舰火炮的后坐力震坍,海军提督(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从舰桥上跌落负伤,不能继续指挥战斗。二、将领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在激战中,致远、经远二舰不幸被敌军击沉,济远、广甲、扬威三舰惊恐万状,仓皇逃窜,济远还可耻地挂起白旗。三、军事技术水平低下。北洋舰队的一艘鱼雷快艇在距离敌舰西京丸号40米处发射鱼雷,竟然未能命中(鱼雷从舰底一米处划过),使敌舰逃逸,而日本海军部长桦山资杞正在此船上督战,失去了绝好的歼敌机会。扩展资料:这场历时五个小时,被西方人称为“近数十年欧洲各国所未有”的黄海大海战,不论其兵力之多,时间之长,以及战斗的激烈,的确都是近代世界海战史上所罕见的。海战的结果,北洋舰队共损失超勇、扬威、致远、经远、广甲五舰,死伤兵员千余人。日本联合舰队官兵死伤六百余人。中日双方损失比较,在兵员伤亡方面,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约为五与三之比;在舰船损失方面,北洋舰队先后沉没军舰五艘,合计九千一百九十六吨。其他各舰也均程度不同的遭受创伤。日本联合舰队五艘军舰受重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简介:中日甲午战争的转折点?

黄海海战简介:中日甲午战争的转折点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战争背景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清朝海军分为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四支水师舰队。其中北洋水师实力最为强大,其他各支水师除广东水师的三艘小型巡洋舰滞留北洋参加了海战以外,因实力贫弱,在战争期间无所作为,坐视北洋水师的覆亡。日本海军各支舰队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统一整编为联合舰队,由伊东佑亨海军中将担任联合舰队司令。联合舰队的编队分为以下小队:本队第一小队、第二小队、第一游击队和第二游击队。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朝鲜丰岛海域突然袭击北洋水师的济远和广乙两艘巡洋舰,随后击沉了英籍高升号运输船,俘获操江号炮舰即丰岛海战,甲午战争随即全面爆发。北洋水师和联合舰队面临着相同的任务:护送援军、争夺黄海制海权。战争起因北洋水师主要在威海至大同江口一线巡弋,1894年8月10日,日本联合舰队迫近威海,清光绪皇帝责难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北洋大臣李鸿章不得不命丁汝昌赴黄海巡航以平息皇帝的愤怒和缓解舆论的压力。1894年9月12日,北洋水师主力舰12艘由威海出发,赴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护送陆军登陆。与北洋水师在战略上“保船制敌为要”不同,日本海军在战争之前就制定了以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明确计划。当日本联合舰队护送援军登陆仁川的行动完成后,1894年9月13日,联合舰队本队和第一游击队开赴鸭绿江口,搜寻向北洋水师主力决战。战争结果战果分析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约800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伤亡239人。黄海海战以后,北洋水师退回旅顺、威海,“避战保船”不再出战,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制海权。双方损失在沉没的舰只中,超勇、扬威均系老舰,吨位小,战斗力弱,其沉没对北洋舰队的实力影响不大。但致远、经远两艘巡洋舰的沉没,确是很大的损失,对北洋舰队的战斗力是很大的削弱。关于日本联合舰队所受的损失,有清人声称“据日人自称,极鲜极微。殊不知日舰归航之时,常尽作伪之能事,将被弹之孔,用涂色帆布加以隐藏,今外人无从见其受伤。”实际上,日舰受创十分严重。旗舰松岛被打得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吉野甲板舱面设备被炮火扫地以尽,仅剩一具躯壳,赤城、比睿两舰皆受重伤,西京丸几乎被击沉。其余舰只受创颇重。北洋舰队受伤各舰,海战后不到一个月即告修复,而日本旗舰松岛,由于损伤过重,直到11月尚未修复。因此,不得不以八重山弥其缺;并改桥立为旗舰以代松岛。可见,日本未沉各舰有不少已失去战斗力。双方损失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舰队主力定远、镇远两铁甲舰犹在,其余各舰经修整后仍可任战。舰队尚拥有与敌作战能力,并非一败涂地,不可收拾。日本损失确较北洋舰队为轻,但舰队所受创伤也相当严重。从战略意图看,此次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倾巢出动,其目的是为了寻求与北洋舰队主力决战,以实现其“聚歼清国舰队于黄海”,夺取制海权的侵略野心。但海战的结果,日本并未达到目的。北洋舰队的任务主要是为运送陆军的船队护航。由于北洋舰队进行了五个多小时的奋勇抵抗,赢得了时间,援朝陆军得以乘间安全登陆,完成了护航任务。

甲午黄海海战发生在什么时候?有哪些参战的船?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场激烈的海战。

日本海军在大同江外海面,集中了12艘军舰,包括其全都精华,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八艘五千马力以上的主力舰和巡洋舰。

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计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

16日凌晨1时,铭军的十个营共四千人分乘五艘运兵船,向鸭绿江口的大东沟进发。

16日中午,舰队抵达大东沟,到次日早晨,军队全都登陆。

17日上午8时,旗舰定远上挂出龙旗开始返航。

11时许,北洋舰队突然发现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几簇黑烟,丁汝昌登上甲板了望,判定为日本舰队。于是立即命令各舰升火、实弹,准备战斗。

11时半,吉野先发现北洋舰队,发出信号“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

12时20分,日舰逐渐接近北洋舰队。

中午12时5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首先开炮。

十秒钟后,镇远舰也发出炮弹,紧接着,北洋舰队各舰一齐发炮轰击。三分钟后,日本旗舰松岛也开始发炮还击。刹时间,双方各舰百炮一齐怒放,硝烟弥漫,海水沸腾。

开战之初,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下:

火炮 鱼雷发射管 总排水量 总兵力 平均航速节
北洋水师 195 27 2126 14.5
日本舰队 268 36 3916 10.2

其中,日本第一游击队平均航速达19.4节。另据英国海军年鉴统计,当时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原后装炮的六倍,由此计算,日本舰队的火力实际上相当于北洋舰队的三倍。 依航行次序,日舰配备情况如下:

第一游击队

舰名 舰长 排水量(吨) 速度(节) 主炮(门)
“吉野” 河源要一 4,216 22.5 150mm速射炮4
“高千穗” 野村贞 3709 18 260mm2
“秋津洲” 上村彦之丞 3150 26 150mm速射炮4
“浪速” 东乡平八郎 3709 24

本队第一群阵:

舰名 舰长 排水量(吨) 速度(节) 主炮(门)
“松岛”旗舰 尾本知道 4278 16 320mm1
“千代田” 内田正敏 2439 19 120mm速射炮1
“严岛” 横尾道昱 4278 16 320mm1

本队第二群阵:

舰名 舰长 排水量(吨) 速度(节) 主炮(门)
“桥立” 日高壮之丞 4278 16 320mm1
“比睿” 樱井规矩之左右 2284 13.2 170mm2
“扶桑” 新井有贡 3777 13 280mm2

本队左侧:

舰名 舰长 排水量(吨) 速度(节) 主炮(门)
“西京丸” 鹿野勇之进 4100 15 120mm
“赤城” 坂元八太郎 622 10.25 120mm

北洋舰队的12艘军舰配备情况如下:

舰名 舰长 排水量(吨) 速度(节) 主炮(门)
“定远”旗舰 刘步蟾 7335 14.5 305mm4
“镇远” 林泰曾 7335 14.5 305mm4
“经远” 林永升 2900 15.5 210mm2
“来远” 邱宝仁 2900 15.5 210mm2
“致远” 邓世昌 2300 18 210mm2
“靖远” 叶祖珪 2300 18 210mm2
“济远” 方伯谦 2300 15 210mm2
“平远” 李和 2100 14.5 260mm1
“超勇” 黄建勋 1350 15 250mm2
“扬威” 林履中 1350 15 250mm2
“广甲” 吴敬荣 1296 15 150mm2
“广丙” 程璧光 1000 17 120mm3

另外六艘舰艇为炮舰镇南、镇中和鱼雷艇福龙、左一、右二、右三。

战斗开始不久,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由于下水12年,久已失修,舰桥被突然开火的大炮震塌,丁汝昌摔伤,信旗被毁。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投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可是他只能鼓一舰士气,战斗刚开始,北洋舰队就失去了指挥。日第一游击队4舰利用航速优势绕攻北洋舰队右翼“超勇”、“扬威”,二舰相继被击中起火,退出战斗。日舰“吉野”也被北洋舰队击中起火,但很快被扑灭。13时30分左右,“超勇”沉没。

当日本第一游击队绕攻北洋舰队右翼时,本队也与北洋舰队主力交相攻击。日舰“比睿”、“赤城”、“扶桑”、“西京丸”“被北洋舰队截击。

“定远”、“来远”、“经远”重创“比睿”、“赤城”。“赤城”舰长坂元八郎太当场毙命。“西京丸”也受重伤。

14时15分左右,日本舰队绕至北洋舰队背后,与第一游击队形成夹击之势。北洋舰队腹背受敌,队形更加混乱。在混战中,北洋舰队一直冲杀在前的“致远”舰受到日“吉野”、“高千穗”等的集中轰击,多处受伤,船身倾斜。

伊东佑亨令第一游击队救援“赤城”、“比睿”。“吉野”冲在最前面,正遇上全身着火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下令撞沉“吉野”。“致远”舰向“吉野”号右舷高速撞去。日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连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条鱼雷后,不幸为另一条所中,全舰官兵共252名壮烈战死。

“经远”继续迎战“吉野”,也中弹起火,管带林永升、大副陈策阵亡,随后舰也被敌鱼雷击沉,全舰270人除16人获救外,全部殉难。“致远”沉没后,“济远”管带方伯谦、“广甲”管带吴敬荣,临阵脱逃(方伯谦等是否临阵脱逃,近年有不同看法)。“靖远”、“来远”因中弹过多,退出战斗,避至大鹿岛附近紧急修补损坏的机器。

“定远”、“镇远”两舰顽强抵抗日舰本队的围攻,虽中弹甚多,几次起火,全体官兵仍然坚持奋战。

下午3时30分,“镇远”舰的30.5公分大炮连续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二次。“松岛”后甲板四号炮塔中弹后,火焰引发装药,发生了大爆炸。“松岛”船轴倾斜5度,冒起白烟,火灾大作。日军炮塔指挥官海军大尉志摩清直以下100余人皆被击毙。死尸堆积,血流满船,“松岛”败走。

不久,“靖远”、“来远”抢修完毕,重新投入战斗。日舰“赤城”、“比睿”、“西京丸”被“定远”、“镇远”轰得不知去向,旗舰“松岛”已经瘫痪,“吉野”、“扶桑”也受了重伤,不能再战,又见北洋舰队重新集队,伊东佑亨便于17时40分左右下令撤出战场。

北洋舰队稍事追击,也收队返回旅顺。历时5个多小时的黄海海战到此结束。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近代世界海战史上所罕见。

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后被自毁)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西京丸”、“赤城”两舰被拖行后不久后沉没),死伤官兵600余人。

黄海海战以后,由于北洋舰队嗣后不敢再战,日本基本上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黄海海战失败原因是什么

黄海海战一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 决定 性影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黄海海战失败原因,希望大家喜欢!


黄海海战失败原因
黄海海战的最终结果日本以压倒性优势胜出而告终,所以以后的 历史 学家一直在讨论黄海海战失败原因,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的洋务运动做得还不够到位,造的坚船利炮还不如那些 军事 大国,所以中国的海军装备不够优良,在海面上一旦遇到像日本这样实力强劲的对手时就会变得不堪一击,所以最后黄海海战中,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日本仅仅损失了几艘小舰船。

其实除了装备不够优良之外,黄海海战失败原因还应该归结到中国的 政治 制度上,大清朝的统治到了后期已经十分混乱,光绪皇帝在主战派主降派之间摇摆不定犹豫不决,他也不知道该向日本投降为好还是该跟日本人拼死一战为好。

当时主降派的官员贪生怕死畏首畏尾,他们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出卖了国家,在朝廷中到处扇阴风点鬼火故意夸大日本的海军实力,故意贬低己方的海军实力,造成了一些官员误信中国海军真的不堪一击,也使得光绪皇帝对洋务运动彻底失去了信心,这也是导致黄海海战最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黄海海战失败也有一部分是因为经费问题,大清朝的统治到了末期已经是日落西山了,国家已经没有能力拿出多余的银两来支持军费开支,而北洋舰队如果要打造一支不败之师,必须要靠大量的军费投入,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北洋舰队的装备不够精良,全舰官兵也经常因为填不饱肚子拿不到饷银而怨声载道,所以对整个军队的士气造成一定影响。
黄海海战简介
历史学 家在整理黄海海战简介时普遍认为黄海海战是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初期的一次中日双方海军的较量,黄海海战最终以北洋舰队的完全失败而告终,经过这一战后北洋舰队从此再不能在黄海制海权上占得半点上风,自此退入了威海,给后来甲午战争的失败奠定了基础,也为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打下了基础。

黄海海战发生在清朝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当时日本和清朝之间局势非常紧张,一度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而清朝也在加紧训练北洋和南洋海军,其中北洋水师实力最大,不过在1894年黄海战争爆发,日本海军统一征编为联合舰队,由伊东佑亨海军中将担任日本舰队的联合总司令,在1894年晚上突然对朝鲜丰岛海域停泊的北洋水师的宁远号发起进攻,北洋水师没有准备只好匆忙迎战,最后在不到3个小时之内全军覆没。

专家介绍黄海海战的经过也非常简单,北洋水师的主力在将军丁汝昌的率领下到达了大连湾,护送5艘运兵船,却在那里遇到了突袭的日本舰队,日本舰队对北洋舰队形成联合夹击,联合舰队的第一游击队接近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没有任何战事防备只好匆忙应对,最后丁汝昌所在的定远号被击沉。北洋水师彻底失去了战斗力,在下午5点半左右北洋水师经远号沉没,联合舰队发出停止战斗的信号,结束了这场战斗。这是黄海海战简介中重要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黄海战争是一场非常惨烈的战争,也是大清朝和日本真正开战的开端,日本对于北洋水师发起突袭是有目的的,他们就是想争夺黄海的制海权。
黄海海战的影响
黄海海战是发生在清朝末期一次大规模的海上战斗,黄海海战的影响后来被历史学家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黄海海战不仅标志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更是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彻底失败,当时光绪皇帝在黄海海战上非常震怒,他认为洋务运动并没有太多成效,反而使得中国的海军中坚实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所以下令解散了洋务派使得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黄海海战的影响还包括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是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最深的一个屈辱条约,这个条约直接导致了日本的中兴,满足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使得他们看出中国统治集团的软弱无能而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不仅把台湾赔给日本人,还付出了大量白银作为代价求和,后来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马关条约是陷害中国最深的一个条约,如果没有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很可能不会被日本牵制。

黄海海战的影响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表现在朝廷大权旁落,当时黄海海战发生之前朝廷的权力是掌握在光绪皇帝和洋务派手中的,洋务派和光绪皇帝可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过,可惜后来黄海海战让洋务派大受打击,光绪皇帝也失去了威信,朝廷的统治权落在了满族贵族手中,这些满族贵族不懂国家大事,一心只知道求和妥协,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其实除了这3个大方面,黄海海战的影响还有很多,例如兴起了国内一些爱国运动,也激发了一大批爱国分子向外国人学习先进技术的热情,其实黄海海战之后,日本人也开始 反思 自己的不足,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再对中国进行实质性的军事进攻,给中国带来了近30年的和平。


上一篇:问世间情为何物全文

下一篇:上海辛香汇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