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坎战役到底谁赢了
诺门坎战役到底谁赢了诺门坎之战中,日军宣布大胜苏联,其真实情况是苏联胜了日本,不过苏联打的只是日本的二流军团,而且当时苏联的人数是远远高于日本的,但是论双方的战斗伤亡情况,苏联是远远大于日本的,所以,日本为了争这一口气,就打算出动一流军团,不过最后双方都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选择了和解。在当时苏联宣传中,苏联军队打败了日本关东军的精英部队,但事实不是这样,在诺门坎战役中,日本人出动的只是二流军团,这种军团不仅是武器落后,数量也并不是完整的,日本的直接人员只有30000人,而当时的苏联却有高达50000人,并且苏联配备大量的坦克、飞机和大炮。虽然力量对比悬殊,但苏联伤亡的情况却远远高于日本,根据记录显示,苏联的战争伤亡人数高达25000人,死亡9700人,受伤15000人,日军死亡7600人,受伤12000人,总共只有19000人伤亡,伤亡人数远远少于苏联。在诺门坎战役中,苏联军队是消耗了大量弹药,才杀死了这么多的日本人。在诺门坎战役中,苏联军队消耗了3.1万吨弹药,几乎是已经达到了斯大林战役的一半。这其中双方的实力差距也就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是日本还是出动的只是二流军队。后来,日本为了出这口气,集结了大量的军队在苏联边境,不过日本还是不太敢冒这个险,所以选择了和解,当然苏联也是对这样的结果求之不得。
诺门坎战役的结果
1939年8月中,欧洲形势急剧变化。苏、日两方亦在八月底后加紧外交谈判。苏军虽然在远东取得战役的胜利,但无意扩大战果。双方于9月16日停火,事件最后以日本退让,承认现存边界结束冲突。 [2] 1940年6月9日,苏、日两方正式缔结协议。
武器列表
兵器损失表: 7.62mm自动步枪:198支, 7.62mm步枪:1192支, 马克西姆重机枪:225支, PD机枪:2264支, 12.7mmDK重机枪:1挺 ,82mm迫击炮:8门, 45mm反坦克炮:20门,76mm团属炮:14门, 76mm炮兵炮:11门, 107mm野战炮:4门, 122mm榴弹炮:31门, 152mm榴弹炮:6门, 汽车 ,牵引车,运输车:692辆, 坦克,装甲车:397辆(仅计算全毁,受伤未统计。)
人员损失
苏联
苏军8月20日总攻时投入坦克524辆,装甲车385辆,压制火炮542门,飞机500架。整个战役苏军有超过7比1的坦克装甲车数量优势,6:1的火炮数量优势,3:1的兵力优势,但伤亡比日军更大。苏军坦克被击毁280多辆,装甲车损失90辆,日军只损失了30多辆战车装甲车,安岗坦克支队也没有被歼灭,只是在7月弹药耗尽后,自行撤退了。苏军前后消耗作战物资达80000吨,仅炮弹炸弹就消耗了31000吨,而日军各种物资消耗才2000吨不到。
苏军伤亡解密数据可以查阅俄罗斯的克里沃舍夫上将的出版书籍。英文版为《Soviet Casualties and Combat Loss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苏军在诺门坎战役中死亡9703,受伤15251人,生病701人,合计25655人。(15251名苏军伤兵,其中由子弹造成44.2%,由弹片(炮弹、地雷、手雷)造成48.4%,由航弹弹片造成6.5%,由刺刀造成0.9%)。 [3]
日本
日军战死7696人,失踪1021人,负伤8647人,生病2350人,合计损失19000人。其中62.7%损失于苏军的炮击和航空轰炸,毕竟苏军发射了31000吨炮弹炸弹。
战机损失
在诺门坎战役中,苏军还损失207架战机,苏军投入的500架战机几乎一战就损失了一半。
真实的诺门坎战役就是,一个拥有近千辆坦克装甲车的苏军1个装甲集团军在战神朱可夫的亲自指挥下,消耗掉几乎半个斯大林格勒大反攻的弹药量,才勉强击败日军一支只有5个基数弹药的三流边境守备师团,最后人员损失还比日军大,苏军还损失坦克装甲车近400辆,苏军一个诺门坎战役的弹药消耗几乎相当于中国八年抗战的总消耗量。
而在诺门坎战役,苏军的后勤能力实际上也已经到达了极限,诺门坎战场的消耗极其惊人,导致西伯利亚铁路与博尔集亚-桑贝斯铁路满负荷运行了2个月来维持这场战斗。
诺门坎战役日军失败的原因
诺门罕是位于内蒙呼伦贝尔盟与外蒙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坎”。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蒙军几十万人,在这块不毛之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此战双方调用了除海军以外的所有兵种和现役装备,尽出主力大动干戈,以关东军惨败而告终,日本陆军省被迫承认“诺门罕之战是日本陆军自成军以来首次惨败”。
诺门罕之战是在双方有所准备但都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匆忙打响的。1936年6月,日本《帝国国防方针》把苏联列为了第一敌对国,并悄悄着手战争准备。8月,日本制定了或北进苏联、或南下南洋的《国策基准》,紧接着又与德国签订了《德日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极为亢奋的日本认为有纳粹德国在欧洲帮忙,可以放手在远东大干一场了,诺门罕处在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之中。
但斯大林并没有睡着,1938年10月,远东红军第57军更换完新装备开入蒙古。作战对象直指海拉尔的日军第23师团。这个师团以好战和擅长进攻而著名,师团长小松原长期为日本驻苏联大使馆的武官,是日本陆军中为数不多的“苏联通”,关东军的用心路人皆知。
1939年5月,“满”蒙在哈拉哈河畔意外地发生了一次小冲突,关东军将领们闻之欣喜若狂。经过多年精心培育的战争种子,终于在“满”蒙边境破土而出,关东军司令部指示23师团立即扩大战事,出兵诺门罕。诺门罕战争的进程如同战后一个日本老兵形象的回忆:“当时日本就像是一个半大小子,舞舞扎扎地向(哈拉哈河)河畔的俄国彪形大汉频频挑衅,最后大汉恼火了,一拳将毛小子揍到河里。”
第一次诺门罕之战关东军吃了个“窝心拳”
开战伊始,东京认为“大肃反”后的苏军已不足为虑,狂妄地宣称日军一个师团可以对付苏军3个师。关东军各部队好战情绪被激发起来,据战后日军心理机构调查表明:“几乎所有参战的日本士兵都热切盼望与苏军交手,90%以上的军官对苏军情况一无所知,却毫无理由地轻视对手。”当时日军整个处在一种病态的“亢奋”中,蠢蠢欲动。
1939年5月27日,日军向苏蒙军发起攻击,第23师团骑兵联队和重装甲车部队虽包抄奇袭蒙军指挥部得手,但很快被苏军坦克包围,一交手,关东军便尝到了苏军的厉害,日军的重装甲车比铁皮罐头厚不了多少,根本不是苏军坦克的对手,一会儿便被打成零件状态;日本骑兵面对苏军这些横冲直撞的“钢铁怪兽”束手无策,只好绝望地挥舞着马刀,砍得装甲丁当乱响。苏蒙军1个喷火坦克连和装甲车营轻而易举地全歼了日军这股快速部队。正面进攻的日军也没好到哪儿去,被苏军密集的炮火打得丢盔卸甲、损伤过半,灰溜溜地撤回了海拉尔。
关东军擦拳摩掌半天,没想到上来就吃了个窝心拳,小松原中将为轻率出击感到一阵后怕,只好丧事当成喜事办,悄悄地咽下了这颗苦果准备再战。
亚洲史上第一次坦克大战——第二次诺门罕之战
6月20日,第23师团全体出动,小松原带着2万多人浩浩荡荡地向诺门罕进发了,同时出动的还有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第7师团主力,这个师团在日军中牌子硬,名气大,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双料王牌,被公认是日军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1939年7月,《纽约时报》这样评价道:“日本第7师团的士兵们在齐齐哈尔附近尘土飞扬的草原上长期接受高强度训练,主要集中于三种日军所重视的技能:刺杀、射击和冲锋。他们反复练习肉搏战,这是一支最精锐的部队。其官兵据说全来自北海道,那地方被认为盛产顽强和冷静的武士。”
被誉为“国宝”的第1坦克师团是全日本当时仅有的一个坦克师,从来就没舍得用过,这次也上了前线;关东军航空兵主力倾巢出动飞抵海拉尔机场。为了第二次诺门罕之战,关东军动了老本。可令东京想不到的是,此刻他们的对手已换成了苏军一代名将——坦克战专家朱可夫!在广阔的大草原上跟朱可夫玩大兵团作战,小松原等人就有些小儿科了。
日军的计划是步兵主力渡河迂回包抄,坦克师团正面强攻,但坦克攻击并不顺利,从7月1日起,第1坦克师团的多次冲锋都无功而返,苏军顽强地把守着河东岸阵地。只有7月3日晚,第4坦克联队利用大雨掩护和苏军的麻痹,奔袭苏军第36摩步师重炮阵地侥幸得手。从战术意义上看,这是一次成功的奇袭,这也是日军坦克部队在整个诺门罕战争中惟一的一次胜利。
7月4日,苏军将偷渡过河的关东军步兵主力击溃后,朱可夫将军开始腾出手来收拾正面的日军坦克,苏军两个坦克旅以压倒一切的气势冲入日军战车群中。在7平方公里的战场上,近千辆各型战车相互厮杀,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烟尘弥漫,亚洲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坦克会战开始了。苏军的T-28、T-26、T-130、BT-6、BT-7坦克和BA-6、BA-10装甲车等各型现役战车相互配合,简直把诺门罕当成了新武器实验场,打得日军八九式坦克既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日军坦克和装甲车,很快变成了一堆堆冒着黑烟的钢铁垃圾。此战之后,日军坦克部队基本瘫痪了。安冈坦克师团的溃败极大震动了东京,认为造价昂贵的坦克不宜再用。其实有一点不好明说,用士兵组成“肉弹”攻击简单、便宜,还能体现日军的“勇敢”。
朱可夫将军战后这样评价日军坦克部队:“坦克非常落后,基本战术动作也很呆板,死盯着迂回和侧击这一种办法,很容易被消灭。”整体上看,日军坦克部队在整个二战期间既无战术也无技术。
在正面鏖战的同时,关东军航空兵出动了三个旅团奔袭了苏联的塔木斯克机场,这是亚洲空战史上第一次大机群成功突袭敌方机场,战术上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苏军前线飞机损失大半,一时丧失了制空权。不过,苏军新型的伊-16战斗机投入战斗后,很快夺回了制空权,苏联空军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双机进攻队形,首日交锋便用火箭弹将6架日机打得凌空爆炸。苏联空军英雄斯克巴里欣甚至创造了正面撞毁敌机自己却安全降落的奇迹,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多个王牌被陆续击落后,关东军的飞机更多时间是呆在地面上了。
这期间,日军还卑鄙地动用了石井部队,(即臭名昭著的七三一细菌部队)秘密向哈拉哈河投放了鼠疫、鼻疽等烈性传染病菌,由于苏蒙军的饮用水来自后方铺设的输水管,所幸没有大的伤亡,日军虽三令五申不准饮用河水,但还是有不少士兵在极度干渴下偷偷喝了河水,成了细菌战的牺牲品。战后日本关东军军医部统计,整个作战期间前线共有1173人因病因不明死亡,关东军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肉弹”没顶住炮弹——第三次诺门罕之战
第二次诺门罕之战打响不到半个月,关东军损兵折将已近万人,坦克、装甲车、飞机、野战炮等技术兵器损毁过半,日军隐隐感到苏军并不像东京所想的那么好对付,于是破釜沉舟,决定动用珍藏的远程重炮部队。7月15日,关东军驻满洲各地的炮兵联队纷纷忙碌起来(包括驻旅顺的守备炮兵),重型履带牵引车吭吭哧哧地将一门门炮管硕长的加农炮从洞库中拖拽出来,关东军拿出了全部家底。
7月23日,日军大口径火炮一起开了火,整个诺门罕战场火光冲天,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炮击,据记载为日本陆军史上首次,关东军这次要砸锅卖铁拼老命了。不过日本炮兵从未受过超远程射击训练,也从未经历过饱和射击,虽打得热火朝天,但前沿传回消息说效果并不好,精度尤为不够。战至中午,炮群一口气打出了近万发炮弹,这种消耗在日军战史上是惊人的,照这样打下去要不了几天关东军就得破产。更令关东军恼火的是重炮相继发生故障,多门重炮炮架折断,炮身过热、膛炸、炮管烧蚀等事故层出不穷。
下午,转移到新阵地上的苏军炮群开始反击,大量炮弹发出令人恐惧的呼啸声,暴风骤雨般砸在了日军炮兵阵地上,阵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面对苏军排山倒海般的打击,日军还击的火力近乎于呻吟,步兵甚至请求旁边的炮兵千万不要还击,以免招来更猛烈的打击。日军记载:“苏军的还击远远超出预料,密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从未见过的,阵地被黑云一般的烟尘覆盖,能见度只有两三米,浓烟遮住了视线,到处是伤员、尸体和损毁的兵器,无一处完好的炮位。”炮战延续了三天,日军已毫无还手之力,骄横的日军垂下了头,炮兵决战又输了。
既然空、坦、炮方面接连失败,日军只好又回到步兵“猪突冲锋”——即像野猪一样不顾一切低头猛冲的老路子上,这是日俄战争时的老套路。入夜后,数万名日本步兵一起冲出了掩体,端着刺刀呐喊着发起了集团冲锋。一时间日军歇斯底里的叫喊声响彻了整个诺门罕夜空,令人毛骨悚然。月光下,几万把闪亮的刺刀明晃晃地折射出一股凶残的杀气,关东军的眼睛都红了。
当日军冲到苏军阵地前沿时,苏军突然打开了车载探照灯,几千发照明弹也先后升空,暴露在强光下的日军还没明白过来怎么一回事,就成片成片地被打倒了。在指挥官带领下,日军继续不顾死活地冲锋。多年的军国主义教育和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使日军普遍有一种亡命徒似的作风,但亡命徒式的勇敢并不能改变其失败的命运。据战后统计,关东军连续几次大规模夜袭作战,共伤亡5000多人;苏军仅阵亡263人,防线后缩2—3公里。观战的德国武官目睹了日军这些疯狂的举动后,瞠目结舌,给国内发回的报告中称日军的战术水平至多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
横扫千军如卷席——朱可夫的反击
诺门罕的战事持续了3个多月,日军虽一再受挫,却丝毫没有退意,一切迹象表明,继续防御无法遏止日军的疯狂意图,连续的胜利使苏军士气高涨,该大反攻了。苏军总参谋部决定总攻时间为8月20日(星期天),因为按照惯例,日军前沿部队的军官有半数要轮流到海拉尔去休假。进攻的命令20日凌晨2点45分传达到一线连队,对面日军阵地一片沉寂,苏军反攻做到了最大的突然性。
总攻第二天,苏军两翼包抄的装甲部队顺利会师,完成了对日军的分割包围。同时,强大的炮火和密集的轰炸将日军所有前沿炮兵阵地、观测所、通讯站完全摧毁。第203伞兵旅突袭敌后,成功地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日军已成瓮中之鳖。东京不肯认输,怎么也不愿相信堂堂的“大日本皇军”会失败,命令部队立刻反击,不能坐以待毙。(从总体上说,日本军队的作风二战时期应该算顽强的。在日本宣布投降前,几乎没有成建制缴枪的部队,这是日军惟一可以标榜的一点资本。)
8月24日凌晨,反攻部队纷纷从坍塌的工事中爬了出来,等日军完全脱离了阵地之后,苏军的炮火铺天盖地般打了过去,无处躲藏的日军伤亡惨重。一天的反击中,日军仅仅前进了不足两公里,但伤亡却是可怕的。有些地方尸体多得摞在了一起,让人无处下脚。日本战史记载:左翼进攻部队只剩下7名军官和87名士兵,旅团长小林少将右腿被打断,险些让人踩死;右翼进攻部队中了苏军埋伏,森田彻大佐率队冲锋被打成了“筛子”。关东军的疯狂反击失败后,防线全线崩溃,苏军追击到将军庙一线停了下来,歼灭关东军主力目的已基本达到,斯大林不想在远东引发苏日大战。
诺门罕前线的日军最后仅剩下400余人,整建制跑出来的只有骑兵联队百十人。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辞职,前线总指挥小松原切腹自杀,参谋长冈本双腿被打断,后来这位大佐在海拉尔医院治疗时,不知怎么惹恼了伤兵,被人用刀活活地砍死在病床上。整个诺门罕战争期间日军损失了近50000人,步兵第23师团、第7师团、第8国境守备队(旅团)、第1独立守备队(旅团)和第1坦克师团几乎损失殆尽,11个特种兵联队彻底丧失了战斗力。高级军官的伤亡也是空前的,日本报纸哀叹:“大量高级军官如此集中的伤亡是日俄战争后从未有过的”。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诺门坎战役是日军伤亡比较多还是苏军伤亡比较多?
俄军伤亡重得多
不以数倍的兵力俄军完全不敌日军,为击败一个日军师团俄军就要投入几个师
俄国在各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的前提下仍然伤亡比日军重
其实已经不错了,想当年日俄战争时,日军8000骑兵同当时号称世界最强的哥萨克骑兵作战,日军先击败3倍哥萨克骑兵,俄军投入11万大军和日军8000骑兵缠斗3天,结果俄军战败成了整个日俄战争的转折点………
诺门坎最起码俄军胜利了
诺门坎战役日军根本没有精力关注与苏联的小摩擦,太平洋战场和与蒋中正的战斗才是决定霓虹命运的两大战场
苏军在诺门坎战役中损失超过25600人(包括了伤亡和失踪),其中 44%是由子弹造成的,另外48%是由炮弹和手榴弹造成的,另有6.5%是航空炸弹造成的,最后0.9%是日本刺刀造成的。而日本军队损失了19000人(包括伤亡和失踪),当中有62.7%是由于对苏军的炮击伤害造成的,37%是子弹造成的伤亡。
从结果来看,诺门坎战役苏联军付出的代价并不大,但这是建立在俄军有完美后援补给(长达200公里的交通线),而日军是在没有补给前提下令俄军付出了比日军还惨得代价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枪支子弹炮药粮草医疗设备与药品等补给至关重要,诺门坎战役实际上苏军是明胜实败,完美的补给,数倍的兵力大炮枪支投入,仍然损失极重……说到底日军士兵作战素质远高于苏军
二战时日军真的很棘手打得蒋中正国民政府无数上将阵亡军士死亡数量极其庞大国库负债累累,最后太平洋战场神风特攻队的疯狂令很多美国士兵心惊胆战称其为魔鬼
诺门坎战役苏联损失
诺门坎战役苏联损失诺门罕战役的起因诺门罕之战是由日军与外蒙军队就诺门罕以西到诺门罕以西的三角归属问题引发的,最终导致一场战斗。诺门罕之战第一阶段1939年5月11日至6月16日,震惊世界的“满洲”蒙古边境战争在蒙古新巴尔赫左旗诺门堡地区和哈拉赫河中下游地区爆发。这是日本、伪满洲国、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大规模军事冲突。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决定先在诺门罕地区进攻蒙古人民共和国,并占领其东部领土哈拉赫地区,作为下一阶段苏联远东入侵的起点。 “北方计划”计划中。5月11日,蒙军第24边防军从山西省西岸步行至哈拉哈河以东地区放牧。驻扎在锡林陶拉盖哨所的伪兴安卫骑3连一队士兵立即向他们开火,骑马追击,将蒙古牧民和马匹赶回西岸。蒙古第7边防哨所50余名骑兵攻占有争议地区的满洲国锡林陶拉盖基地。5月13日晚21时,日军关东军第23师团搜查兵团司令官正寺白三奉命率领104名骑兵和90名装甲兵前往观主寺,那里有80余人。士兵们在诺门罕几公里外派出侦察团准备战斗。关东司令部派驻齐齐哈尔的第10飞行侦察中队、驻海拉鲁的第24飞行中队、关东军汽车旅各100辆运输车指挥使用第23师团。5月14日至15日,在五架日机的帮助下,东瑶藏军在哈拉赫河以东的742高地向蒙古军队发起进攻。蒙军处于劣势(伤亡30余人),率先退守开赛。5 月17 日,东白三率军返回海拉鲁。苏联政府根据《苏蒙互助协定》进行干预,立即将第11坦克旅开往卡拉哈河地区,同时命令驻扎在乌兰乌德的第36摩托化师的部分部队汇合并向卡拉哈河转移。第11坦克旅被派往卡拉奇河地区,第57特种部队司令部从乌兰巴托转移到距离卡拉奇河125公里的塔姆萨格布拉格,苏军飞机继续集中在作战区域,并在诺门罕地区进行了侦察航班。蒙古骑兵第6师再次渡过哈拉赫河,并修建了一座浮桥。1939年5月28日凌晨,山西武满指挥的第64联队第1师团约1058人,利贺白藏中宰搜查队约200人,第1、2、3、8团军团。伪满兴安骑兵从三个方向合围蒙军,被苏蒙联军击溃。日本搜救队打死115 人,81 人失踪。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东白三本人也中弹身亡,151人,生死92人,伤亡率为20%。第二阶段6月18日,朱可夫被苏联最高司令部任命为第57特种部队司令。朱可夫到达布拉格塔姆萨格后,召集了一支军队,开始储存和运输军用物资,空气。6月19日,苏机轰炸了阿尔山、干觉尔寺、阿木古浪附近的日军会堂,炸毁500桶汽油并纵火。 6月20日,第23师团全军出动,小松原率领2万人前往野门韩。关东司令部调第1坦克团和第2航空团支援第23师,共出动步兵营12个,坦克70辆,飞机180架。6月21日,日军第2航空大队司令佐贺二世彻中将将他司令部从新京(今长春)转移到海拉鲁,调动4个飞行团,进行17次飞行集中兵力进行战斗和轰炸袭击。侦察机。 6月22日,苏军派出包括日机在内的150架飞机,对甘珠尔寺和阿姆格兰德将军寺一带的日军集中点和野战机场进行了攻击。22日至24日,两军在诺门罕地区激战三天,在草原上击落飞机近60架。之后,苏联军用飞机的数量不断增加,并引进了新型战机。6月27日凌晨3点,137架日军飞机从海拉尔机场起飞,编队布满海拉尔市上空。 06时20分,日本舰队抵达塔姆萨格布拉格机场上空实施狂轰滥炸,机场顿时被黑烟笼罩。日本作战部队向关东军总部报告说,他们击落了99 架Soki 和25 架地面飞机。6月下旬,关东军司令命令第23师尽快发动对地进攻。我们有20,000 多人、84 辆坦克、180 架飞机和400 辆汽车。7月1日,日军在小林少将的指挥下,以6000人的兵力进攻贾拉哈河西岸,并于中午攻占了河东岸的色达浦盖高地。朱可夫集结150辆坦克、154辆装甲车、90门大炮、全部飞机等兵力,分三路发起反击。巴颜查干高原周围是开阔的土地,非常适合空战和坦克作战,所有的日军都在苏军坦克和装甲车的火力之下。7月3日早上7点,第一波苏联轰炸机和战斗机对日军进行了炮击和扫射。与此同时,苏蒙炮火猛烈轰击日军集团军群。这两股火力顿时阻断了日军的前进,日军无法发挥火力,急忙在沙地上挖个人掩体。上午9时,苏军第11坦克旅150辆坦克向躲在沙丘掩体中的日军开火。7月11日,关东军司令部下令停止进攻并调整前线,并决定将部队调往诺门行前线。为补充23师的武器兵力和增加人员,从大陆调来独立的重型野战炮兵部队,从沉阳(今沉阳)、北安、齐齐哈尔等地调来反坦克速射部队。飞机和车辆。7月13日,石井细菌兵团伊贺少校带领22名亡命之徒乘坐两艘橡皮艇在哈拉哈河上,将伤寒、霍乱、鼠疫、坏疽等22.5公斤细菌散布在河面上。军队使用细菌战。 1340名日军士兵染上了伤寒、红风湿病和霍乱,40多名军医和731部队士兵本来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却死于细菌感染。第三阶段7月23日,日军在诺门罕前线补给休兵半个月后,集结兵力2.5万人,82门火炮全面进攻。 24日,苏军发起反攻,日军撤退。 25日,关东军司令部下达“停止进攻,建立阵地”的命令。8月4日,日军在海拉鲁组建第6军(第23、第8边防军等,由狄国卫队中将指挥),进行统一指挥。为了尽快解决诺门罕地区的战事,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将驻扎在布拉格塔姆萨格的第57特种集团军扩编为第1集团军。这是各种具有独立作战功能的合成军团临时组织起来的。苏联军队集结了一支总计超过100,000 人的机械化部队,7 月15 日,朱可夫被任命为集体军司令。第四阶段苏联陆军总参谋部决定将全面进攻的时间定在8月20日星期日,因为日本边防军的半数军官照常轮流前往海拉鲁岛休假。20日凌晨2时45分,进攻命令下达前线连队,但对岸日军阵地一片寂静,苏军反击达到了最大的突然性。8月20日凌晨,苏蒙联军发起全面进攻。苏蒙联军以3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5个装甲旅、1个机枪旅、1个空降旅,以及众多的飞机和大炮,展开大规模反攻。日军在地面上与苏军展开激战。在蒙古荒野中建造的土方工程和结构工事很快被大炮轰入地下,日本人求助于单兵用工兵铲挖出的简单个人掩体。8 月24 日,日军发起反击,当没有大炮支援的3,000 名日军步兵被拦在带刺铁丝网、野战工事和大炮前时,苏军坦克开始进攻,日军撤退。到8 月26 日,日本第23 师被完全包围。在苏军重炮、坦克和空投炸弹的猛烈火力下,日军第23师团伤亡惨重。在行动中,苏军重创日军第23师团搜索队,歼灭第7师团第26联队第1营,歼灭日军第64联队和第13联队。炮兵:第13炮团团长山形武满大校和伊势隆秀大校阵亡,第23师团第71团团团长森田彻大校也阵亡,日军火炮仅损失22门。8月31日,日军第23师在数万吨炮弹连续轰炸11天后,弹尽粮绝,决定突围。 23师2000余人展开手榴弹白刃战。日军也突围了。8月29日,鉴于日军在诺门坎地区的不利形势,日军大本营调集第5师团(青岛)和第14师团(开封、兴祥)前往战场,按照日军惯例决定。河南),第9野战炮兵、第10航空联队、9个速射连、16个野战防空队、1个航空队、22个机动连赴我国东北增援诺门坎地区。与此同时,关东军司令部调集了第2师团10000人、第4师团9800人、第7师团8000人,以及高炮部队和边防部队的主力。诺门坎试图打败苏联军队。在攻击开始之前,它在9 月3 日被日本大本营挫败了。9月9日,东正驻苏联大使在诺门坎向苏联提出停战请求。9月15日,多哥驻苏联大使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签署停战协议,两国于9月16日凌晨2时停止一切实际军事行动。诺门罕战役双方伤亡日本日本阵亡7,696 人,失踪1,021 人,受伤8,647 人,患病2,350 人,总计损失19,000 人。其中,62.7%被苏军炮击和空袭所损失,但苏军共发射了31000吨炮弹和炸弹。苏联苏军8月20日总攻时投入坦克524辆,装甲车385辆,压制火炮542门,飞机500架。整个战役苏军有超过7比1的坦克装甲车数量优势,6:1的火炮数量优势,3:1的兵力优势,但伤亡比日军更大。苏军坦克被击毁280多辆,装甲车损失90辆,日军只损失了30多辆战车装甲车,安岗坦克支队也没有被歼灭,只是在7月弹药耗尽后,自行撤退了。苏军前后消耗作战物资达80000吨,仅炮弹炸弹就消耗了31000吨,而日军各种物资消耗才2000吨不到。俄罗斯将军克里沃舍夫出版的书中给出了苏联军队伤亡的解密数据。英文版为《Soviet Casualties and Combat Loss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在诺门坎战役中,苏联阵亡9,703 人,受伤15,251 人,受伤701 人,共计25,655 人。 (苏军伤亡达15251人,其中44.2%死于子弹,48.4%死于弹片(炮弹、地雷、手榴弹),6.5%死于航空炸弹碎片,0.9%死于刺刀。)。在诺门坎战役中,苏军还损失207架战机,苏军投入的500架战机几乎一战就损失了一半。真实的诺门坎战役就是,一个拥有近千辆坦克装甲车的苏军1个装甲集团军在战神朱可夫的亲自指挥下,消耗掉几乎半个斯大林格勒大反攻的弹药量,才勉强击败日军一支只有5个基数弹药的三流边境守备师团,最后人员损失还比日军大,苏军还损失坦克装甲车近400辆,苏军一个诺门坎战役的弹药消耗几乎相当于中国八年抗战的总消耗量。
诺门坎战役苏军伤亡是多少
1、苏军兵力:
8月20日战线上51,950兵力[1]
498辆坦克
809架飞机
2、苏军伤亡:
9,600阵亡失踪、
15,251人受伤
装甲车辆超过350
飞机250架[3]
3、日军
共出动75,000兵力但8月20日战线上兵力刚过五万[2]
135辆坦克
450架飞机
4、日军伤亡
18000人伤亡[4]、
坦克30辆
飞机180架
5、苏方宣称日军伤亡:
60,000人死伤
3,000人被俘[5]
1939年诺门坎战役
近代爆发的战争有很多,你知道1939年爆发的诺门罕战役吗?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1939诺门罕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战争背景 由于地缘 政治 上的冲突,日俄在近代曾多次开战。两国在1904年在中国的东北爆发全面的日俄战争,结果日本战胜,中国的东北落入日本的势力范围,俄国亦被迫把库页岛南部割让与日本。 1921中国的外蒙古宣布独立。 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占领中国东北三省,之后在1932年成立听命于日本的伪满洲国。伪满洲国与蒙古国为邻,并分别有日本及苏联的驻军。双方在不少的地段存在边境纠纷。 1935年起,日本关东军驻海拉尔的部队以及兴安骑兵部队,便以 历史 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为借口,不断在中蒙边界地带进行挑衅,以试探苏联和蒙古的 军事 实力。 从1935年1月至1938年10月,共发生多次军事冲突,规模逐步升级。 1936年3月30日,日本关东军涩各支队1500人乘 汽车 50辆、装甲车12辆、坦克4辆,入侵蒙古境内阿达格多兰地区,被苏蒙军队击溃。同年3月12日苏蒙签订互助协定,不断加强边防。 1938年7月,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开进海拉尔。同年10月,苏蒙远东军第57特别军开进蒙古驻防,双方议和停战协定。 事件经过 第一阶段 诺门坎战役地图 1939年5月11日至9月16日,在新巴尔虎左旗境内诺门罕布日德地区及蒙古国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满”蒙边境战争,即日本、伪满洲国与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事件。 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 决定 首先在诺门罕一带进攻蒙古人民共和国,占领其东部的领土哈拉哈地区,作为下步侵入苏联远东地区的跳板,进而实现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5月11日,蒙军第24国境警备队由山西岸涉水到哈拉哈河以东地区放牧。伪兴安警备骑兵第3连驻锡林陶拉盖哨所的一班士兵立即开枪阻截,并上马追赶,将蒙军牧马人和马群赶回西岸。蒙军第7国境哨所50余名骑兵攻占设在争议地区的伪满锡林陶拉盖哨所。 5月13日晚21时,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搜索队队长东八百藏中佐奉命率104名骑兵、90名装甲兵到达距诺门罕尚有80多公里的甘珠尔庙,派出侦查兵进行作战准备。关东军司令部将驻齐齐哈尔的飞行侦察第10战队、海拉尔飞行第24战队、关东军汽车队的运输汽车100辆,归23师团指挥、使用。 战场 5月14~15日,东八百藏部队在5架日机的配合下,向哈拉哈河以东的蒙军742高地攻击。蒙军居于劣势(伤亡30余名),主动撤向河西。5月17日,东八百藏率部队返回海拉尔。苏联政府依据《苏蒙互助协定》而介入,立即将第11坦克旅开往哈拉哈河地区,同时 命令 驻在乌兰乌德的摩托化步兵第36师一部向哈拉哈河集合,并将第57特别军司令部从乌兰巴托迁到距哈拉哈河125公里的塔木察格布拉格,苏联的飞机也不断在战事地区集合,并在诺门罕地区飞行侦查。蒙军骑兵第6师又渡过哈拉哈河,架起浮桥。 1939年5月28日拂晓,由山县武光大佐负责指挥的第64联队一部约1058人、东八百藏中佐搜索队约200人及伪满兴安骑兵第1、2、8团各一部,分三个方向围攻蒙军,结果被苏蒙军击败,日军搜索队战死115人、失踪81人,几乎全军覆没,东八百藏本人也被击毙;而日军山县部队战死151人、生死不明92人,伤亡率为20%。 第二阶段 诺门罕战役现场 6月18日,朱可夫被苏军统帅部任命为第57特别军军长。朱可夫到达塔木察格布拉格后,开始集结兵力,储运军需,在塔木察格布拉格、桑贝斯(今乔巴山)等地开辟野战军用机场,苏战斗机开始在空中与日机周旋。6月19日,苏机轰炸阿尔山、甘珠尔庙和阿木古郎附近的日军集结地,500桶汽油被炸起火。6月20日,第23师团全体出动,小松原带着2万人向诺门罕进发。关东军司令部调第1坦克团和第2飞行集团支援第23师,共有12个步兵营、70辆坦克、180架飞机。 6月21日,日军第2飞行集团团长嵯峨彻二把他的司令部从新京(今长春)迁至海拉尔,调来4个飞行团,集中17个战斗轰炸、侦察机中队。6月22日,苏军出动150架飞机空袭甘珠尔庙、阿木古郎庙一带的日军集结地和野战机场,日机也倾巢出动。双方从22~24日,在诺门罕地区上空大战3天,近60架飞机被打落在草原上。此后,苏机不断增多,而且出现新型战斗机,日军则逐渐丧失主动权,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6月27日上午3时,137架日机在海拉尔机场起飞,编队布满海拉尔上空。6时20分,日军机群到达塔木察格布拉格机场上空,进行狂轰滥炸,机场顿时黑烟覆盖。日军作战部队向关东军司令部 报告 击落苏机99架,击毁地面飞机25架。 日军士兵 6月下旬,关东军司令官命令第23师团尽快发动地面攻势。兵力共计2万多人、84辆坦克、180架飞机和400辆汽车。 7月1日,日军在小林的指挥下,6000人的部队向哈拉哈河西岸攻击,中午时攻占河东岸的谢尔陶拉盖高地。朱可夫组织150辆坦克、154辆装甲车、90门大炮和全部飞机及其它部队,分三路反攻。由于巴音查岗高地周围全是开阔地,非常有利于飞机和战车作战,日军全部裸露在苏军坦克和装甲车炮的面前。 7月3日上午7时,第一批苏军轰炸机和歼击机对日军进行了轰炸和扫射。同时,苏蒙军的大炮猛烈轰击日军集群。这两股火力立即阻止日军行进,日军无法开展火力,只顾匆忙地在沙地上挖掘个人掩体。上午9时,苏军第11坦克旅的150辆坦克向龟缩在沙丘掩体的日军开火。 7月11日,关东军司令部命令停止攻势,进行战线整顿,决定向诺门罕前线调兵。从内地调来独立野战重炮联队,从奉天(今沈阳)、北安、齐齐哈尔等地调来反坦克速射炮中队,给23师团补充武器和兵员,增加飞机和车辆。 关东军司令部从战争一开始,就 指示 石井部队拟定在诺门罕地区的细菌战计划。 7月13日,石井细菌部队碇常重少佐带领22名敢死队员,在哈拉哈河乘2只胶皮筏顺水将22.5公斤伤寒、霍乱、鼠疫、鼻疽等细菌撒入河水中,向苏蒙军进行细菌战。竟有1340名日军染上伤寒病、赤痢病和霍病,731部队军医和敢死队员,被细菌 传染 而亡命的达40多人。 第三阶段 日军炮兵阵地 7月23日,日军在诺门罕前线各部队经过半个月的补充和休整后,集中25000名兵员,82门大炮全线发动总攻击。24日,苏军发动反攻,日军退回原地。25日,关东军司令部下达“停止进攻,构筑阵地”的指示。 8月4日,日军为实施统一指挥,在海拉尔组建第6军(辖第23、第8国境警备队等,司令荻州立兵),兵力约2.5万人。 为早日解决诺门罕地区战事,苏军统帅部决定在塔木察格布拉格的第57特别军扩编成第1集团军。这是临时组织的具有独立作战职能的多种合成的大兵团。苏军集结第1集团军(6万余人,辖3个步兵师,即第57师、第82师、第152师)、摩托化第36师,机械化第5旅,装甲第7旅、第8旅、第9旅,坦克第6旅、第7旅、第11旅,空降第212旅、机枪第5旅、炮兵第185团,反坦克炮第37、85营,第63、66、150防空营等其他部队(另附外蒙骑兵第6师、骑兵第8师等部队),共计机械化大军10万余人(另外动用铁路昼夜不停的运送来18000吨炮弹,6500吨炸弹,7000吨燃料,4000吨粮食和4000吨物资、3000辆载重汽车..... 苏军一共498辆坦克、346辆装甲车,542门大炮,515架飞机)。7月15日,朱可夫被任命为集团军司令员。 第四阶段 苏军总参谋部决定总攻时间为8月20日(星期天),因为按照惯例,日军前沿部队的军官有半数要轮流到海拉尔去休假。进攻的命令20日凌晨2点45分传达到一线连队,对面日军阵地一片沉寂,苏军反攻做到了最大的突然性。 8月20日凌晨,苏蒙军发起总攻战役。苏蒙军以3个步 参战的外蒙古军 兵师,2个骑兵师,5个装甲旅,1个机枪旅,1个空降旅以及大量的飞机、大炮,开始举行大规模的反攻。日军虽然1辆坦克也没有,被苏军成千吨炮弹猛烈轰炸,还被苏军装甲部队合围,但日军毫无惧色,在阵地上勇敢地和苏军激战。构筑在蒙古旷野上的土木机构工事很快被苏军的大炮轰成平地,日军就依托单兵用工兵铁锹挖成的简易单兵掩体作战。 8月24日,日军竟然还发起了反击,3000名没有炮火掩护的日本步兵被阻止在铁丝网和野战工事以及大炮面前,随后苏军坦克开始出击,日军后退。战斗到8月26日,日军第23师团已经被完全合围了。在苏军重炮群、坦克群、航空炸弹的猛烈轰击下,日军第23师团损失惨重。此役,苏军重创重日军第23师团搜索队,全歼第7师团第26联队第1大队,日军第64联队和炮兵第13联队被苏军大部歼灭,第64联队长山县武光大佐和炮兵第13联队长伊势高秀大佐均被击毙,23师团第71联队长森田彻大佐亦被击毙,日军仅有的22门加农炮全部丧失。 8月31日,在被上万吨炮弹轰击第11天后,弹尽粮绝的日军第23师团决定 参战的伪满兴安军 突围。2000多名第23师团士兵用手榴弹近战杀出一条路,突出重围。日军各部队亦随之突围。 8月29日,鉴于日军在诺门坎地区的不利情况,日军大本营决定在我国关内战场调集:第5师团(驻青岛),第14师团(驻河南开封、新乡),野战重炮兵第9、第10联队,速射炮9个中队,16个野战高炮队,1个飞行战队,22个汽车中队到达我国东北,以增强诺门坎地区。 同时关东军司令部调集第2师团10000人、第4师团9800人、第7师团8000人、高炮部队和国境守备队主力向诺门坎前进,企图战胜苏军。但在攻势发起前的9月3日被日军大本营阻止。 9月9日,东乡驻苏大使向苏联提出诺门坎停战要求。 9月15日,日本驻苏大使东乡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签订停战协定,双方于9月16日凌晨2时停止一切实际军事行动。 战役结果 1939年8月中,欧洲形势急剧变化。苏、日两方亦在八月底后加紧外交谈判。苏军虽然在远东取得战役的胜利,但无意扩大战果。双方于9月16日停火,事件最后以日本退让,承认现存边界结束冲突。 1940年6月9日,苏、日两方正式缔结协议。 诺门罕之战,历时135天。双方投入战场兵员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死亡6万余人。 战役意义 对二战的影响 苏军检查战利品 相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它战役,诺门罕是一场不为经传的战事。但是它对二次大战的局势发展却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战事发生前,日本东京当局仍为“北进”及“南进”的策略而争论。北进计划是以陆军向苏联西伯利亚发动攻势,目标是进攻至贝加尔湖一带。而南进计划则是以海军为主,夺取东南亚资源(特别是荷属印度尼西亚的石油)。诺门罕战役的失败,说明苏联红军的实力对日本陆军来说仍然是相当强大。在一定程度上,诺门罕战役导致日本改为倾向采用南进的战略目标,最终引致两年后日本偷袭珍珠港、向美国宣战和最后的战败。 诺门罕战役中,朱可夫指挥装甲部队以机动战首获大捷,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嘉奖。苏联政府得到包括间谍理查德·左尔格的情报得知日方的南进,因此应该不会即时对西伯利亚发动另一次攻势。苏军于是被调往欧洲;在1941年12月,朱可夫再指挥西伯利亚部队在莫斯科保卫战中 成功 发动反攻击败德军。 从政治意义上看,此战不仅沉重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二战初期嚣张的侵略气焰,而且使日本被迫将“北进”侵苏的国策改为“南下”袭美,苏联从而避免了与德、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可以集中力量打击德国法西斯。在莫斯科战役中,苏、德双方当时拚得灯尽油枯,幸亏关键时刻苏联抽空了远东边境的二十个亚洲师调往欧洲,才给了德军致命一击,扭转了欧洲战场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形势,没有诺门罕之战,斯大林绝不敢冒此奇险。另外,诺门罕战争期间,正值中国抗战进入最艰苦的时期,此战使日军向关内增兵计划一时无法实现,有力支援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诺门罕战争后,一贯骄狂的日军对苏军产生了心理障碍,日本基本死了与苏联再战之心,东京最终决定调转枪口袭击英美,不久日军便奇袭珍珠港,将隔岸观火的美国拖下了水,使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最终日本兵败亚太战场。可以说,诺门罕战争是二战早期最精彩的一个伏笔。 从军事角度上看,苏联通过此战检验了陆、空军的各种新装备,锻炼了“大清洗”后新提拔的年轻军官,也提升了曾一蹶不振的士气。特别是发掘了一代名将朱可夫,为即将到来的卫国战争储备好了帅才(朱可夫后来参与指挥了苏德战场几乎所有重大战役,每每都能化险为夷,被誉为“苏德战场上的 消防 队员”,而朱可夫的成名之战就是诺门罕战争)。苏军还在此役中首次实施了空降作战,首次使用了“进攻防御”和“夜间强光照明”的战术,首次采取了电子干扰战和心理战,后勤部门还创造了超远距离连续补给的世界奇迹。所有这一切都在后来的卫国战争中得以广泛采用,给德国法西斯以沉重打击。 在这次战役中,再次充分暴露了日军各军兵种之间缺乏协调作战的致命处,日军第6集团军司令官狄州立冰曾担任日本驻苏联武官,他却告诉部下:“此时的苏联红军跟日俄战争时的俄军没什么区别”。正是在日军高级军官这种片面渲染下日军根本不把苏联红军放在眼里,这也导致了他们最后的惨败。反观苏联红军,虽然此时苏联国内的“大清洗”尚未完全结束,苏联红军的战斗力已受到严重削弱,但对日军来说还是有很强的战斗力的。苏军在此次战役中各军兵种之间的密切配合让他们重创骄横的日军,使得日本国内狂热的对苏战争情绪被泼了冷水,促使他们立刻冷静下来。他们认为此时苏联红军的战斗力要远强于日俄战争时的沙俄军队,在对美英开战未取得胜利时不应与苏联交手。最后,日本和苏联签定了停战协定,日本决定全力以赴对付南洋的美英等国。 这里还要说一点重要的,就是苏联在这次战役中的前线最高指挥官朱可夫。应当说,日本发动的这次战役恰好拯救了这位在二战中名扬世界的苏联元帅。 1939年,苏联进行的“大清洗”已渐入尾声,但这场运动并没有要完全结束的迹象,仍有不少人受到株连甚至被杀害。虽然朱可夫此时已是苏军中着名的将领,但是“大清洗”魔爪已向他渐渐伸了过来,一但他被治罪,恐怕是必死无疑。日军此时发动的诺门罕战役恰好救他一命,前线形势十分危险,前线苏军迫切需要一位有能力领导他们的优秀指挥官,朱可夫就这样被派到了前线,整他的“魔手”暂时收住,等打完这一仗在治他罪。结果,朱可夫在前线的卓越指挥使苏军大胜更使他免遭毒手,不然,苏联在二战中就不会有被誉为“胜利象征”、斯大林左膀右臂之一的朱可夫元帅了。
诺门罕战役的事件经过
1939年5月4日至9月16日,在新巴尔虎左旗境内诺门罕布日德地区及蒙古国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满”蒙边境战争,即日本、伪满洲国与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事件。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决定首先在诺门罕一带进攻蒙古人民共和国,占领其东部的领土哈拉哈地区,作为下步侵入苏联远东地区的跳板,进而实现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5月4日,蒙军第24国境警备队由山西岸涉水到哈拉哈河以东地区放牧。伪兴安警备骑兵第3连驻锡林陶拉盖哨所的一班士兵立即开枪阻截,并上马追赶,将蒙军牧马人和马群赶回西岸。蒙军第7国境哨所50余名骑兵攻占设在争议地区的伪满锡林陶拉盖哨所。5月13日晚21时,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搜索队队长东八百藏中佐奉命率104名骑兵、90名装甲兵到达距诺门罕尚有80多公里的甘珠尔庙,派出侦查兵进行作战准备。关东军司令部将驻齐齐哈尔的飞行侦察第10战队、海拉尔飞行第24战队、关东军汽车队的运输汽车100辆,归23师团指挥、使用。5月14~15日,东八百藏部队在5架日机的配合下,向哈拉哈河以东的蒙军742高地攻击。蒙军居于劣势(伤亡30余名),主动撤向河西。5月17日,东八百藏率部队返回海拉尔。苏联政府依据《苏蒙互助协定》而介入,立即将第11坦克旅开往哈拉哈河地区,同时命令驻在乌兰乌德的摩托化步兵第36师一部向哈拉哈河集合,并将第57特别军司令部从乌兰巴托迁到距哈拉哈河125公里的塔木察格布拉格,苏联的飞机也不断在战事地区集合,并在诺门罕地区飞行侦查。蒙军骑兵第6师又渡过哈拉哈河,架起浮桥。1939年5月28日拂晓,由山县武光大佐负责指挥的第64联队一部约1058人、东八百藏中佐搜索队约200人及伪满兴安骑兵第1、2、8团各一部,分三个方向围攻蒙军,结果被苏蒙军击败,日军搜索队战死115人、失踪81人,几乎全军覆没,东八百藏本人也被击毙;而日军山县部队战死151人、生死不明92人,伤亡率为20%。 6月18日,朱可夫被苏军统帅部任命为第57特别军军长。朱可夫到达塔木察格布拉格后,开始集结兵力,储运军需,在塔木察格布拉格、桑贝斯(今乔巴山)等地开辟野战军用机场,苏战斗机开始在空中与日机周旋。6月19日,苏机轰炸阿尔山、甘珠尔庙和阿木古郎附近的日军集结地,500桶汽油被炸起火。6月20日,第23师团全体出动,小松原带着2万人向诺门罕进发。关东军司令部调第1坦克团和第2飞行集团支援第23师,共有12个步兵营、70辆坦克、180架飞机。6月21日,日军第2飞行集团团长嵯峨彻二中将把他的司令部从新京(今长春)迁至海拉尔,调来4个飞行团,集中17个战斗轰炸、侦察机中队。6月22日,苏军出动150架飞机空袭甘珠尔庙、阿木古郎将军庙一带的日军集结地和野战机场,日机也倾巢出动。双方从22~24日,在诺门罕地区上空大战3天,近60架飞机被打落在草原上。此后,苏机不断增多,而且出现新型战斗机,日军则逐渐丧失主动权,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6月27日上午3时,137架日机在海拉尔机场起飞,编队布满海拉尔上空。6时20分,日军机群到达塔木察格布拉格机场上空,进行狂轰滥炸,机场顿时黑烟覆盖。日军作战部队向关东军司令部报告击落苏机99架,击毁地面飞机25架。6月下旬,关东军司令官命令第23师团尽快发动地面攻势。兵力共计2万多人、84辆坦克、180架飞机和400辆汽车。7月1日,日军在小林少将的指挥下,6000人的部队向哈拉哈河西岸攻击,中午时攻占河东岸的谢尔陶拉盖高地。朱可夫组织150辆坦克、154辆装甲车、90门大炮和全部飞机及其它部队,分三路反攻。由于巴音查岗高地周围全是开阔地,非常有利于飞机和战车作战,日军全部裸露在苏军坦克和装甲车炮的面前。7月3日上午7时,第一批苏军轰炸机和歼击机对日军进行了轰炸和扫射。同时,苏蒙军的大炮猛烈轰击日军集群。这两股火力立即阻止日军行进,日军无法开展火力,只顾匆忙地在沙地上挖掘个人掩体。上午9时,苏军第11坦克旅的150辆坦克向龟缩在沙丘掩体的日军开火。7月11日,关东军司令部命令停止攻势,进行战线整顿,决定向诺门罕前线调兵。从内地调来独立野战重炮联队,从奉天(今沈阳)、北安、齐齐哈尔等地调来反坦克速射炮中队,给23师团补充武器和兵员,增加飞机和车辆。关东军司令部从战争一开始,就指示石井部队拟定在诺门罕地区的细菌战计划。7月13日,石井细菌部队碇常重少佐带领22名敢死队员,在哈拉哈河乘2只胶皮筏顺水将22.5公斤伤寒、霍乱、鼠疫、鼻疽等细菌撒入河水中,向苏蒙军进行细菌战。竟有1340名日军染上伤寒病、赤痢病和霍病,731部队军医和敢死队员,被细菌传染而亡命的达40多人。 7月23日,日军在诺门罕前线各部队经过半个月的补充和休整后,集中25000名兵员,82门大炮全线发动总攻击。24日,苏军发动反攻,日军退回原地。25日,关东军司令部下达“停止进攻,构筑阵地”的指示。8月4日,日军为实施统一指挥,在海拉尔组建第6军(辖第23、第8国境警备队等,司令荻州立兵中将),兵力约2.5万人。为早日解决诺门罕地区战事,苏军统帅部决定在塔木察格布拉格的第57特别军扩编成第1集团军。这是临时组织的具有独立作战职能的多种合成的大兵团。苏军集结第1集团军(6万余人,辖3个步兵师,即第57师、第82师、第152师)、摩托化第36师,机械化第5旅,装甲第7旅、第8旅、第9旅,坦克第6旅、第7旅、第11旅,空降第212旅、机枪第5旅、炮兵第185团,反坦克炮第37、85营,第63、66、150防空营等其他部队(另附外蒙骑兵第6师、骑兵第8师等部队),共计机械化大军10万余人(另外动用铁路昼夜不停的运送来18000吨炮弹,6500吨炸弹,7000吨燃料,4000吨粮食和4000吨物资、3000辆载重汽车..... 苏军一共498辆坦克、346辆装甲车,542门大炮,515架飞机)。7月15日,朱可夫被任命为集团军司令员。 苏军总参谋部决定总攻时间为8月20日(星期天),因为按照惯例,日军前沿部队的军官有半数要轮流到海拉尔去休假。进攻的命令20日凌晨2点45分传达到一线连队,对面日军阵地一片沉寂,苏军反攻做到了最大的突然性。8月20日凌晨,苏蒙军发起总攻战役。苏蒙军以3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5个装甲旅,1个机枪旅,1个空降旅以及大量的飞机、大炮,开始举行大规模的反攻。日军虽然1辆坦克也没有,被苏军成千吨炮弹猛烈轰炸,还被苏军装甲部队合围,但日军毫无惧色,在阵地上勇敢地和苏军激战。构筑在蒙古旷野上的土木机构工事很快被苏军的大炮轰成平地,日军就依托单兵用工兵铁锹挖成的简易单兵掩体作战。8月24日,日军竟然还发起了反击,3000名没有炮火掩护的日本步兵被阻止在铁丝网和野战工事以及大炮面前,随后苏军坦克开始出击,日军后退。战斗到8月26日,日军第23师团已经被完全合围了。在苏军重炮群、坦克群、航空炸弹的猛烈轰击下,日军第23师团损失惨重。此役,苏军重创重日军第23师团搜索队,全歼第7师团第26联队第1大队,日军第64联队和炮兵第13联队被苏军大部歼灭,第64联队长山县武光大佐和炮兵第13联队长伊势高秀大佐均被击毙,23师团第71联队长森田彻大佐亦被击毙,日军仅有的22门加农炮全部丧失。8月31日,在被上万吨炮弹轰击第11天后,弹尽粮绝的日军第23师团决定突围。2000多名第23师团士兵用手榴弹近战杀出一条路,突出重围。日军各部队亦随之突围。 8月29日,鉴于日军在诺门坎地区的不利情况,日军大本营决定在我国关内战场调集:第5师团(驻青岛),第14师团(驻河南开封、新乡),野战重炮兵第9、第10联队,速射炮9个中队,16个野战高炮队,1个飞行战队,22个汽车中队到达我国东北,以增强诺门坎地区。 同时关东军司令部调集第2师团10000人、第4师团9800人、第7师团8000人、高炮部队和国境守备队主力向诺门坎前进,企图战胜苏军。但在攻势发起前的9月3日被日军大本营阻止。9月9日,东乡驻苏大使向苏联提出诺门坎停战要求。9月15日,日本驻苏大使东乡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签订停战协定,双方于9月16日凌晨2时停止一切实际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