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免费赠送美国183件国宝,却向中国索要天价,这位华侨是谁?
《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爱国忧民有古风,米盐亲省尚嫌慵。” 人是独立的个体,个体生活于国家整体当中,利益是难以独立的,总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一些掌握着与整体利益相关的东西的人,在他们面前,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相关性就更加明显。有些时候,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却很难进行划分,有一个人将183件国宝免费赠送给美国,却向中国索要天价,这位华侨是谁呢? 藏书捐献者对两国的不同态度 他就是翁万戈,因为家族历史的原因,家中有很多名贵文物。而正是这个人,曾经捐献给美国183件珍贵文物,其中就有《长江万里图》,该画卷是清朝时期的名作,对于我国的书画研究可以做出十分重要的贡献。但我国书画界却再也无法针对该画卷做出研究,它已经被无偿捐献到美国,已经是不属于我们的国宝。翁万戈这一做法让许多人不满,人们不知他为何要这样做?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 这些问题都还没被研究出来时,人们又得知翁万戈不仅向美国捐献珍贵书籍,他也向中国捐献过。只是这个消息让人更加愤怒,他的藏书不是无偿捐献给中国的,而是让国家以450万美元进行购买的。这一下,人们纷纷在讨论翁万戈的做法,以至于同他是否爱国联系到一起。人们很纳闷他为什么不收美国的钱,却收自己祖国的钱,而且还是如此天价。舆论在翁万戈耳中似乎没有很大的影响,他并没有回应大家的疑问。 背后隐藏着无法判断对错的原因 在人们的讨论中,有一个问题就是翁万戈家中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国宝?对于珍贵的历史物件,普通人家自然是没办法接触到的,更别说能够将其保存。所以这翁万戈的身世一定不简单,有人调查后发现,他的宝贝们大多是祖传下来的。而他的祖上曾经做过同治和光绪皇帝的帝师,这也就不难知道他家中的宝贝为何如此多了。而那些家中的宝贝无时不刻不在吸引着翁万戈的注意,让他对收藏十分感兴趣,所以除去保存传下的宝物,他还有许多自己收藏的藏品。 事到如此,人们的疑问也就被解开,但大家依然不知道他为何要向美国捐献那么多文物。所以有人就开始深究他的家世,发现翁万戈就是一个富家子弟,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家中的财产全是他的。一开始翁万戈也将那些物件保存在自己的家里,有如此丰富的藏品,甚至都可以达到开设博物馆的境界。他又为何会选择将其捐献,心中真的舍得吗? 原来翁万戈捐献文物也是迫于时势,当时国家动荡,见着许多其他的文物都遭受不同的破坏,他们一家人每日都十分担心,自己家中庞大数量的文物要是被破坏那可是一大笔无法挽救的损失。翁万戈为保护那些文物,可以说是费尽脑汁。 最后他决定将文物漂洋过海运到美国去,这对他而言,对文物而言,都是当时最好的决定。在家人的帮助下,家中大量文物都被转移到美国,但如何保存那些文物却成为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他才想到要将其无偿捐献给美国,只有那样,那批文物才能得到最好的保护。 正义之举,无需解释 翁万戈为何要将文物捐献给美国的问题被破解,大家都知道他也是为保护文物才做出的无奈之举,人们也不再讨论这件事。那么一直没有发声的翁万戈在干些什么呢?他向更多不同国家的人宣传中国历史文化,还时常拿出家中留存的文物捐献,成为一位许多人知晓的华人社会活动家。 翁万戈所捐献的文物被保存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他希望自己国家的文物能够在那里传递出更好的中国故事,让更多人知道中国文物背后的历史。所以他免费赠送美国183件国宝,是为保其完整,这位华侨的做法是无法分辨对错的。一方面他所做出的决定受到时局的影响,另一方面他的初衷是好的,所以大家也不便指责对错。 甘哈曼言“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翁万戈迫于环境将其家中的物件大量捐献到美国,而如今我们拥有相对更好的生存环境,这些物件若是能够回到国内,那自然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create_time]2021-01-09 09:23:39[/create_time]2021-01-22 16:06:55[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1[alue_good]兰若留香喝一杯[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141091370,832714309&fm=3012&app=3012&autime=1689628149&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41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5[view_count]无偿向美国捐赠183件古董,捐给祖国却索要天价,这位侨胞是谁?
中国因历史久远有着许多的文物,但许多爱好文物的人都不会愿意它们流落海外。而还有一些人是无私的,他们会选择把自己苦心保留的文物捐给国家,以此来保护文物。就连溥仪也是无偿捐献过一些,像如今收藏在故宫博物馆的那枚田黄石三联章。田黄石三联章本是乾隆皇帝的印玺,溥仪被赶出紫禁城的时候就贴身带着他,直到1955年把它捐给了国家。然而有一些人却把文物无偿捐献给美国,国内的人从他哪里只能花取巨额来购买,有时候还不卖,这个人名叫翁万戈。 翁万戈的家中有着大量的文物,其中还有不少是精品,而这些并不是他收藏的,而是他从家族之中得到的。这一切都要从一个人说起,他名叫翁同龢,对于晚清,可能大多人对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人都比较熟悉,而翁同龢正是跟他们是同一时代的人物。翁同龢1830年出生,1904年去世。 他的经历也不简单,咸丰六年(1856年),得了殿试的第一名,也就是状元。后来更是两次进入军机处,先后担任同治、光绪的帝师。那些文物也不是翁同龢一代人累积下来的,他的父亲是体仁阁的大学士翁心存,在朝中也是颇有影响的一个人物。特别喜欢收藏书,根据记载来看,他曾经一次购买过4万册的藏书,都是极有收藏价值的。 在翁心存去世后,按照古人的逻辑,藏书大半是给了长子翁同书,可翁同书去世后却把藏书给了翁同龢。翁同龢大概是继承了父亲喜欢收藏的喜好,时不时的购买一些,别人为了讨好他这个帝师也会特意找来名贵的藏书相送。翁同龢在京城当官当了四十多年,他手里握着的人脉是一般收藏家远远不能及的。后来的学者一向认为,他的收藏有很多高学术价值的善本,按标准还属于国宝级重要文物的那种。 不过翁同龢虽然一辈子收藏得多,可他没有儿子继承,于是在去世后,他所有的遗产都给了哥哥翁同爵过继给他的儿子翁曾翰。不巧的是,在之后的传承之中又有人没有孩子,只好从翁同龢哥哥翁同书的后代里找一个孩子来继承,而这个孩子正是翁万戈。这样算来可不是远了几辈,也是一个天上掉馅饼的事,只因没有孩子啊。 翁万戈出生在1918年,他被过继并且接受家产的时候才两岁。从两岁开始,他以后的生活都不必再愁,这些文物可够他活几辈子的。为了保护这批收藏,1938年战事刚起,翁万戈就把收藏打了包,从天津运去上海转道去了美国纽约。从这以后他就一直定居在纽约,估计翁同龢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花了一辈子收藏的文物最终的归宿是国外的博物馆。或许还是世代相传吧,当初翁同龢就能为了跟李鸿章的恩怨耽误北洋水师。 2000年,翁万戈把家藏的80多中宋元明清珍惜古籍,通过拍卖公司以4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上海图书馆。买也没什么,毕竟这是人家家藏的,然而让所有人想不到的是,翁万戈转头就免费给美国捐赠了一批。2018年12月13日,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宣布,他们接受翁万戈给的史上数量最多并且意义最非凡的一批书画捐赠。 这批文物一共是183件,其中包括130幅绘画、31幅书法、18件拓片、4件刺绣。这些文物价值各有不同,基本上包括在十三个世纪五个朝代中。而翁万戈本人还是波士顿博物馆的长期资助人,1875年翁同龢狠下心购得的长江万里图也被他送了出去。这幅图,翁同龢买回来之后爱得不行,足足花了他四百两银子都舍得,就这样轻描淡写的无偿捐赠了出去。不知翁同龢要是知道他幸辛苦苦收藏的藏品,就这样被翁万戈送给了外国会不会气得冒青烟?
[create_time]2021-01-26 14:22:04[/create_time]2021-02-04 21:43:47[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0[alue_good]孔鲤解答[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334258148,4055338421&fm=3012&app=3012&autime=1693029470&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29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4[view_count]翁万戈:将183件国宝免费送给美国,却向中国要价450万,凭什么?
大家对翁万戈先生的评价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把文物捐给美国,是“不爱国”,祖辈留下来的宝贝怎能假借他手。也有人说上面的说法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捐给国外也能更好地发扬文化。更有人说,翁万戈把文物捐给美国是想让它们得到好的保护与安置。可事实真能如此吗? 美籍华人翁万戈清末有个著名的收藏家族,翁同龢是这个家族中最著名的成员。他是同治帝和光绪帝的老师、两朝宰相,是晚清重要的政治人物,慈禧都要敬他三分。由于他的父亲原因,他也酷爱收藏,加上权力很大,接触的收藏品也大多是比较珍稀的!后来这些家藏一直传到了翁同龢第五代世孙——翁万戈的手中。1918年,翁万戈出生与上海,两岁时,翁家几代人收藏就发给了他。 将183件国宝免费送给美国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去美国留学,在美国完成学业。将文物分批运到美国,但是却在晚年将翁家六代人的收藏卖的卖,捐的捐。通过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4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上海图书馆。但是更令人费解的是将183件文物全数捐给美国博物馆! 向中国要价450万对于他的行为大家各执一词,有的人表扬他说是战争时期保护文物,捐给美国为了宣扬中国文化。有的人说他是出卖国家文物,应该将文物捐给国家,导致中国文物流落在外国。如果说捐往国外是为了中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可是连全部展出这一基本条件都满足不了,又谈何传承? 虽然他早就入了美籍,但这些文物从根源上来说还是属于中国的。作为一个正常的中国人对于我们祖辈传下来的文化,内心肯定是有爱护之心的,不存在什么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应该相信祖国可以做到对这些文物有更好的保护,同时也能向全世界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create_time]2022-05-23 18:08:00[/create_time]2022-06-02 11:05:05[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0[alue_good]吐槽的观后感[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130057389,3122268040&fm=3012&app=3012&autime=1697032805&size=b200,200[avatar]最想被夸「你懂的真多」[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7[view_count]从国外拍卖买回来的中国文物,到了国内会怎么处理
1、标准的就是按进口文物报关, 缴纳关税/增值税,清代以前(1911)的关税好像还有优惠,零关税还是怎么的, 忘了
2、这个一般拍卖行都有后续SHIPPING服务,可以问一下, 或者找家物流公司运, 海运不需要6个月, 正常连头带尾2个月最多了
3、正规进口肯定要交关税的,网上可以查
4、正规进口的话, 检验检疫也是要的, 怕木头里有蛀有虫啥的 。。。
5、老红木没听说不让进口, 即便是象牙犀角,只要是古董, 也有正常渠道的, 好像是去联合国一个濒危物种办公室申请许可证
以上都是说的正规正常情况。
[create_time]2018-05-04 23:52:17[/create_time]2018-04-28 16:56:51[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7[alue_good]海烟人[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b77f5b4.mqc9N-Kgx2cBaB6_NkKJWg.jpg?time=2862&tieba_portrait_time=2862[avatar]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392[view_count]
中国有多少文物在外国没有收回
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数量究竟有多少?这恐怕是一个谁也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那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大得足以让国人心惊肉跳,大得足以让世人瞠目结舌。更值得国人关注的是,在这些巨大的数字中,属于历史上数次被侵略者掠夺的文物珍品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建国后,特别是近20年以来流失的文物越来越多。记者长时间跟踪国内外一些比较可靠的文物资料库,对境外中国文物藏量较大的博物馆及它们所藏文物的来历,作了较为系统的调查与统计,结果如下:
--英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130万件,大多数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被侵略者从中国非法劫掠流落海外。其中,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书画、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雕刻品等珍稀国宝有3万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国古代绘画精品几乎都在馆中。这些文物珍品涵盖了近7000年中国历史,其中许多都是从未面世的孤品。如:为历代宫廷收藏珍品的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摹本、初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左武卫大将军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图》、宋初江南画派代表人物巨然的《茂林迭嶂图》、北宋三大家之一的陕西画家范宽的《携琴访友图》、号称龙眠居士的安徽人李公麟的《华岩变相图》、宋大文豪苏轼的《墨竹图》。此外,还有商代青铜双羊尊、西周康侯青铜簋、邢侯簋、敦煌壁画、汉代玉雕驭龙、唐代黄玉坐犬等,这些也都成为了该馆的镇馆之宝。
--法国各博物馆、图书馆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260万件,这些文物均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从中国非法掠夺所得。卢浮宫博物馆羁留中国文物达3万件以上,其中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商周青铜器、瓷器的收藏量达6千多件。其分馆吉美博物馆还收藏中国文物数万件,占该馆馆藏文物总数一半以上。其中历代陶瓷器1.2万件,居海外博物馆中国陶瓷收藏之首。此外,巴黎等市立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收藏数量均与卢浮宫不相上下。法国国立图书馆收藏敦煌文物达1万多件,包括北魏的绢写本、隋朝的金写本、唐代的丝绣本、唐代金书、明万历刻本、大清万年地图、圆明园的40景诗绢本等。其中敦煌书画的三种唐拓本均为孤品、稀世珍宝。
--日本拥有1000余座大小博物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近200万件之多,绝大多数均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和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被日本侵略军劫掠出境。仅东京国立博物馆一家,就藏有中国历代文物珍品9万余件。其中珍品、孤品不计其数,远远超过中国国内的普通博物馆,如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至今仍羁留其中;此外,分别存放于日本不同博物馆的王羲之《妹至帖》、《定武兰亭序》、《十七帖》、《集王圣教序》,还有前凉时代的《李柏尺牍稿》,也都是难得一见的稀世文物珍品。据中国政府统计,自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共1879箱,破坏的古迹达到741处,被抢中国文物多得无法估计,仅战后日本方面自己统计的数字就有360万件。
--德国各大博物馆都藏有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物,据该国相关刊物披露:有据可查的总数大约在30万件左右。这些中国文物主要是通过两种渠道来到德国: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抢得、20世纪初借考古为名从中国盗得。仅以1902-1905年为例,三年间,德国考察队在吐鲁番、库车一带共运走古物400箱。其中有从未发现过的摩尼教创始人梅尼兹的肖像壁画以及许多珍奇的手写文书、纺织品、钱币等。但收藏这些文物的博物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毁灭性的轰炸,几百幅壁画损失了一半以上,柏孜克里克的20余幅壁画全部化为灰烬,近300尊塑像毁坏了一半。
--"八国联军"之一的沙皇俄国,当年并没少从中国掠夺文物珍宝,奇怪的是战后人们却很少能从前苏联的博物馆里看到那些文物。记者就此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发现了其间的秘密:当年俄军掠夺的中国文物,一部分被流亡的沙俄旧贵族变卖到他们新的居住国,另一部分则因为当年中苏同属一个社会主义阵营,苏联政府没有允许这些明显打着沙俄帝国侵略印记的"战利品"公开于市,而是把它们藏匿在一些研究机构里。记者在圣彼得堡的东方研究所藏品目录里,就发现了沙俄掠夺中国文物的蛛丝马迹,那里不仅有来自圆明园和故宫里的中国明清时期文物,而且还有更为珍贵的敦煌遗书1.2万件,该书藏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本土。而我国国内现存敦煌遗书也只有2万件,其余则被英、法、日、奥、瑞典等国瓜分。
--据不完全统计,加拿大各大文物机构共藏有中国古代文物近20万件,该国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馆长、中国文物研究专家鲁克思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的采访时,曾用流利的汉语声称:"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中国藏品有3.5万件,这些文物的精美珍稀程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甚至很多中国博物馆也没有我们的藏品丰富……"他还承认:这些中国文物中,大部分都是由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于1909年至1934年之间,在中国河南洛阳雇人"考察挖掘"而获得。据史料记载:当年,这个怀履光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后,就一直替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集中国文物,前后历时六年,共发掘10余座大型木椁墓,出土文物多达1万多件,其中仅东周王室珍宝就有数千件。
--美国媒体透露:近30年来,流入美国的中国文物大约有230万件,其中20多万件精品被美国各大博物馆收藏。与英、法、日、俄等国家不同的是,美国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大多数都是在最近20年左右的时间里,通过境外走私非法所得。如: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设有10个中国文物陈列室,其间不乏雕刻、绘画、铜器、陶瓷等各种类别的稀世珍品。在该馆5000多幅中国古画中,有堪称国宝的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历代帝王图》、保存完好的唐张萱《捣练图》宋代摹本、宋徽宗的《五色鹦鹉》等;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有中国国宝石刻"昭陵六骏"中的"拳毛■"和"飒露紫"。而在中国本土碑林博物馆馆藏中,"六骏"中的这两骏却只能是复制品;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几乎一半收藏品是中国文物,包括书画、佛教艺术、铜器、玉器、陶器等;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竟然将中国文物确定为该馆的主打收藏对象,现有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陶瓷2000多件,玉器1200多件、青铜器800件,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收藏中国玉器最丰富的博物馆;此外,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古代善本书将近400种,约1.4万卷;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藏有中国家谱1.5万卷……
以上数字,只是流失海外且有据可查的中国文物的一部分。一位在国家安全部门工作的朋友对记者说:"中国流失的文物,已经形成国际化一条龙经营。从盗掘到走私,直至出现在国外交易市场,常常几天之内就可以完成。"为了印证这位朋友的说法,记者走访了部分海关人员。他们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日趋繁荣,海关的物品检查量大得惊人。因此,不少地方只能采取抽检的方式查验过关物品,抽检比例一般在5%。就照着这种低比例的抽检,每年查扣下来的走私文物仍数量可观。记者翻阅了近几年中国海关总署的有关记录,其中不少案例让人触目惊心。
--2002年5月23日,罗湖海关从一名旅客行李中截获一堆装在蛇皮包里的青铜器,那位旅客自称是在广州旧货市场上花300元买来的"烂铜"。后来,经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这170件"烂铜",都是汉代文物,其中还有14件为国家级珍贵文物;
--2003年3月28日,深圳海关成功破获一起走私国家珍贵古生物化石的案件,共截获国家限制出口文物共计2165件,其中还出现多件国家一级文物。这批走私化石数量之多、级别之高、时间跨度的连续,均属国内罕见。从无脊椎动物化石到有脊椎动物化石的品种之齐全,足可以组成一个较大规模的古生物化石展览馆;
--2003年12月22日,国家海关总署在天津把历年来查获的近9000件走私文物移交给国家文物局。
--2006年3月21日,大连海关的缉私人员在辽宁丹东大东港口岸检查一艘货船时,发现集装箱内没有货主申报出口的密度板材,而是藏着大量的古旧物品。后经辽宁省文物管理局专家鉴定,这12000件古旧物品绝大多数都是珍贵的中国文物,其中光是汉代瓦当就有1055件。
--2007年11月1日,杭州海关破获建关以来最大的一起文物走私案,共查获古生物化石15箱,计1177件。其中有古生物化石相框28盒、动植物化石717片、鳄鱼头化石2个、龟类化石19块、水晶状化石1箱、恐龙蛋化石21个、清晰整体脊椎动物化石5个、植物化石4大块、完整脊椎动物化石380块。
仅仅4个海关、仅仅一天时间、仅仅5%的抽检,竟然查扣了15512件文物(不包括天津海关)。假如按照所有海关、按照一年365天、按照100%的查验比例推算,中国文物每年会流失多少?
在我们拥有绝对主权的国家口岸,一批批弥足珍贵的中国文物,正在源源不断地被一些丧心病狂的不法之徒劫持到异国他乡,遭胁迫于丧权辱国之旅。为了让其中一些重要文物回国,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不但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与财力,而且也承受了交织着屈辱与愤怒的心理煎熬。中国政府除开依据有关国际法不断向那些非法占有中国文物的国家提出索回文物的严正交涉之外,每年还拨出数千万资金去海外回购流失的文物。近年来,一些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家和收藏家,也通过多种渠道斥巨资去海外回买本国文物,或捐献国家,或藏宝于民。但即便如此,面对数量巨大的流失文物,这一切努力都只能是杯水车薪。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中国文物保卫战的文化含义决不亚于一场抗日战争!
[create_time]2016-12-01 17:45:15[/create_time]2011-10-15 16:54:39[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68[alue_good]小新萝卜[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aeb2ed.3u5Up28vhWljWC6aRLYjpQ.jpg?time=3221&tieba_portrait_time=3221[avatar]TA获得超过434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246[view_count]
崔如琢的个人经历
崔如琢出道甚早,学养深厚。他自幼习字,书法上深受郑诵先先生影响;及长学画,绘画上为李苦禅先生入室高足。在国内,崔如琢的作品曾多次被国家领导人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故宫博物院也多有收藏。赴美后,崔如琢的作品在国际展览中屡获艺术成就奖,并被美国前总统里根、前国务卿基辛格、陈香梅女士、宋美龄女士、贝聿铭博士、台湾塑胶巨头王永庆、报业大王王惕吾、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泰国王室和联合国及亚、欧、美几十所博物馆、美术馆、高等学府广泛收藏。不仅如此,崔如琢的作品在海内外艺术品市场上颇受欢迎,在香港佳士德、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中贸圣佳、北京华辰、北京荣宝等国际国内拍卖会上屡创佳绩,影响日隆。由于崔如琢先生深厚的传统艺术造诣和市场对他的高度认可,中国艺术品三大拍卖公司之一的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在2004年12月11日秋季拍卖会上为崔如琢先生举办了个人作品拍卖专场。所有参拍作品全部成交,赢得满堂红,获得很大成功。为当代这一年龄段的中国画家举行拍卖专场,在国内拍卖界尚属首次。2005年7月30日,中贸圣佳拍卖公司十周年庆典,再次为崔如琢先生举办专场拍卖,34幅作品成交额逾千万元。鉴于崔如琢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市场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半月刊》社、《中国青年报》社等七家单位共同推选崔如琢先生为2004年全国十大艺术英才之一。2005年10月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为了赋予“神六”更多的文化含义,崔如琢先生创作的绘画长卷《和平颂》被选为搭载纪念品,随同神舟六号一起遨游太空。 崔如琢在艺术理论方面造诣深厚,出版的著作有《崔如琢的世界》、《崔如琢画集》、《如琢书画收藏集》等。2007年10月17日崔如琢美术馆在北京开馆,馆内展出了他16岁至今创作的100多幅优秀作品,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私人美术馆之一。崔如琢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历代艺术大师的书画作品,从宋元到明清及近代绘画大师的精品收藏逾百件,在书画艺术品收藏和鉴赏方面,经验丰富知识渊博。1981年定居美国之前,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82年任纽约中国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美国杜威大学科作艺术教授,1984年荣获美国纽约杜威大学艺术博士学位,作品曾多次参加展览,获得艺术成就奖,并为亚、欧、美洲等几十所大学及博物馆收藏。 现任世界华人书画家收藏家联合会荣誉会长、中华名人协会副主席兼中华名人书画院院长。
[create_time]2016-05-13 23:16:29[/create_time]2016-05-28 14:12:07[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2[alue_good]手机用户94502[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ce6f0f0.PmrW_IKKsA-Lv4qireiiPg.jpg?time=4979&tieba_portrait_time=4979[avatar]TA获得超过13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49[view_count]崔如琢是谁?
自2011年第一件过亿作品诞生后,这几年崔如琢的作品在拍场屡次破亿。一位在世画家成交价能突破亿元大关,而且还在短短几年内出现8幅作品,这已经超过了许多近现代艺术家的市场表现,甚至引起了艺术圈外的关注。这位曾向故宫豪捐1亿元,名誉与争议同在的巨富画家今年73岁,此前他在不同场合说,自己的愿景是在80岁之前让作品价格超过毕加索。但众人识得毕加索,却并不见得熟悉崔如琢。不过在国内艺术市场上,2014年以来崔如琢未尝败绩。但崔如琢是谁,相信很多藏友都会在心里打个问号,下面小编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位全国十大艺术英才之一 崔如琢 崔如琢,美籍华人,著名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1944年生于北京。幼拜师郑诵先习字,长投李苦禅门下学画。1981年怀揣800元美金,带着梦想行闯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始涉足书画、收藏、鉴赏等领域。11年后旅居香港,9年后再度回归故乡——北京。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崔如琢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心系祖国,致力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反对台独,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胸怀国内民众,关注国内和谐社会建设。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早年取法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傅抱石等历代大师,后拜入国画大师李苦禅门下,书法则师承书法家郑诵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历代艺术大师的书画精品,藏品囊括从宋、元、明、清到近现代大师的书画精品,数量颇丰。 今年4月,崔如琢的大尺幅积墨作品《秋烟漠漠雨??鳌吩诒@?愀鄞号囊?.416亿港元成交,成为艺术家第八件过亿作品。但围绕着崔如琢的舆论往往颇具火药味。胡润将崔如琢选入“在世国宝国画艺术家”的第一名;著名艺术市场评论人牟建平则质问:“胡润艺术榜究竟是艺术成就榜?还是拍卖成交榜?”。深层次思考这些正面与负面评价,崔如琢仿佛一个解不开的谜团。但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咱们可以先抛开质疑单纯欣赏一下他的8件过亿拍品: 2011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盛世荷风》以1.28亿港元成交,这是崔如琢首件过亿作品 《丹枫白雪》手卷在保利香港2014年春拍上以1.84亿港元成交 《百开团扇》保利香港2014年秋拍1.298亿港元成交 《葳蕤雪意江南》保利香港2015年春拍2.36亿港元成交 《山水四屏镜心》保利香港2015年秋拍1.34亿港元成交 《飞雪伴春》保利香港2016年春拍3.068亿港元成交 《秋风摇翠》保利香港2016年秋拍1.416亿港元成交 《秋烟漠漠雨??鳌纷髌酚诮衲?月在保利香港春拍以1.416亿港元成交 随着中国当代水墨板块成为市场焦点,这一领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便迎来了他的飞速发展期,这一现象不仅在个人藏家中获得了极高的关注,也为企业收藏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这其中,崔如琢的作品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在美国、台湾等地被里根、基辛格、宋美龄、李光耀、贝聿铭等各大中外名人及博物馆、美术馆收藏,而其指墨积墨山水、花鸟画也因同时满足了现今收藏领域对传承与创新的双重要求而与诸多企业家以墨结缘。这其中,和润集团董事长舟山籍企业家虞松波,星河湾地产董事长黄文仔,日本阳光财团法人关口胜利、香港太平绅士孙少文等都是崔如琢作品的支持者,他们接连包揽了保利香港、佳士得香港等这几年上拍的大部分崔如琢的天价拍品。2017秋拍即将来临,我们再来看看崔如琢藏品估价如何,又有哪些作品最有可能冲破亿元? 2013年作山涧晓雪镜心设色纸本 2013年作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镜心设色纸本 2008年作烟中过寒山镜心设色纸本 2012年作满目荷花千万顷镜心设色纸本 2016年作冷碧新秋水,淡香醉万家镜心设色纸本 2011年作野水白云外镜心设色纸本 2011年至2012年作十六开册页及书法一件镜心设色纸本;水墨纸 近几年,崔如琢连续三次蝉联《胡润艺术榜》第一名,在TEFAF、artnet、Artprice等世界权威艺术市场研究机构的发行报告中,他连续入选古今中外艺术家排名前十名,且在去年进入了当代在世画家世界最贵前三行列。崔如琢不仅是全球最贵的在世画家,而且也是中国文艺界的首善。在慈善捐赠、社会办学、文化推广等方面有一定的贡献。在2008年至2016这八年里,光是现金捐赠,就接近两亿元,其中一笔是给汶川赈灾捐款5000万元,一笔是2016年给故宫捐赠的1亿元,这笔善款也是故宫收到的史上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这两项巨款,皆是卖画所得。 本文由资深鉴赏师古玩商刘老师(kong_luit)撰写,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想知道更多古玩最新资讯敬请关注!
[create_time]2018-01-29 04:27:37[/create_time]2018-02-13 04:14:00[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血盟旭帅109[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bd3cfc8.qC648bv-nBMKhrt1J572-w.jpg?time=3674&tieba_portrait_time=3674[avatar]TA获得超过10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12[view_count]翁同龢的五世孙为啥要把珍贵的中国文物捐给美国博物馆?
2018年12月13日,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他们收到了史上最大一笔中国古代书画捐赠。这笔价值连城的珍贵书画共183件,其中包括130幅绘画、31幅书法、18件拓片及4件织绣,横跨了十三个世纪五个朝代。 这其中尤为珍贵的,是清代王翚的画作《长江万里图》。这幅名画大约作于康熙三十七到康熙三十八年,是继王翚完成名动朝野的《南巡图》后,荣归故里时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画界难得一见的传世瑰宝。该画构图宏大,逶迤绵延,极尽想象力。描绘了长江入海口至源头沿途两岸景色,历时七个月,才终于完成。 (翁同龢) 收藏这幅名画的人,就是史上大名鼎鼎的晚清重臣翁同龢。 咸丰6年,26岁的翁同龢高中状元,从此踏上了仕途,历任刑、工、户三部尚书,官至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人称“状元宰相”。是同治、光绪两朝帝师。 翁同龢当初为了得到这幅《万里长江图》,可谓费尽周折。据他在日记中记载,光绪元年三月的一天,一直酷爱收藏书画的翁同龢,信步由缰地来到琉璃厂书肆游览。不经意间,他一眼瞥见了这幅名画,当时就心动不已,赞叹道:“真乃天下奇观也!” 于是,翁同龢向卖画人询问价钱,“竟索要千金”,翁同龢只好黯然离去。 后来,卖画人认定翁同龢是个行家,也是个大买主,主动将画作送上门来,最后以400金成交。 而此次波士顿博物馆的捐赠者,正是翁同龢的五世孙翁万戈。 翁万戈于1918年7月出生于上海,一生都在从事中国书画的收藏,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 (翁万戈) 2000年,翁万戈把翁氏藏书80种共542册,以450万美元捐售给了上海图书馆。2010年,将明代画家吴彬《勺园祓禊图》捐赠给了北大。2015年12月,又将《翁同龢日记》手稿本及《翁氏文献丛编》手稿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2016年,他把南宋画家梁楷《道君像》捐售给了上海博物馆。2018年,翁万戈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两幅名画,一幅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临戴进谢安东山图》,一幅是清代画家王原祁的《杜甫诗意画巨轴》。 当然了,捐给中国,在我们看来理所应当。那么,为什么翁万戈要把中国的文物捐给美国呢? 其一,翁万戈是美籍华人。 翁万戈1918年出生于上海,两岁时继承翁氏家族庞大的书画收藏品。他幼入私塾,熟习四书、经史。受家族影响,翁万戈从小就对中国古代书画兴趣浓厚。 1936年,翁万戈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很快沦陷。为了能完成学业,翁万戈于1938年8月赴美,就读于普渡大学并获该校工程学硕士。 1948年,为躲避战乱,翁万戈将家传的全部藏品从天津转运上海。但上海也不太平,为了保住祖宗留下的珍宝,也为了守住中国文化艺术珍品,翁万戈不得已将这批宝贝打包运往美国。 由于收藏品无法空运,翁万戈只好委托一个俄国人走海运。后来,当翁万戈抵达美国几个月后,才收到货运轮船抵达的消息,一颗揪着的心才算放下来。当这批宝藏历经坎坷、远渡重洋到达纽约时,翁万戈暗下决心,尽其所能地守护家藏,肩负起一个收藏世家的传承使命。 后来,翁万戈加入美国国籍,成为了一位美籍华人。 (翁万戈) 其二,翁万戈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 翁万戈在美国期间,抓住美国人想要了解中国的契机,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他不但将藏品捐献出来,让世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灿烂辉煌的悠久文明,还拍摄纪录片,或者著书立言,介绍中国艺术珍品。 翁万戈曾用英文写过一本书《古代中国美术品的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选》,在美国出版后,成了畅销书。还写过一套三卷本《陈洪绶》,获得了中国图书奖。这些举动,都大大地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也让西方人明白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三,波士顿博物馆有雄厚的实力保存好这批珍宝。 翁万戈赴美后,接触的第一个博物馆就是波士顿博物馆,对这家博物馆的收藏和保存条件心知肚明。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他最终选择了他信任的博物馆作为这批文物的落脚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波士顿是美国移民较多的城市,将中国的艺术珍品放在这里展出,将更加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因此,翁万戈将私藏珍品捐献给美国,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我们不能狭隘地进行道德绑架,认为他的举动就是不爱国的表现。更何况,既然是翁氏家族世代收藏品,自然就是翁万戈的私藏,他自有任意处置的权力。只要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发扬与传播,就是一种爱国行为。
[create_time]2020-10-17 15:55:39[/create_time]2020-10-27 09:20:50[finished_time]6[reply_count]0[alue_good]幻福宠o[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0becdfb.Dz-xaymiPEHPtbP8-sJ6mw.jpg?time=6211&tieba_portrait_time=6211[avatar]醉心答题,欢迎关注[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24[view_count]将中国的古董捐给外国,为何翁同龢的第五世孙要这么做?
清朝末年,国内天灾人祸不断,西方列强步步紧逼,一心想瓜分中国。在内忧外患的窘境下,慈禧太后通过辛酉政变开始掌控清朝的大权达四十七年之久。“尽中华之地利,结与国之欢心”,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慈禧太后一味妥协退让。 英法联军侵华进入北京,对“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进行大肆劫掠,最后还放火焚毁了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列强军队进入紫禁城,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抢劫。列强一次次的侵略,无数的文化珍宝流落到了海外各地。 以慈禧为代表满清官僚集团对西方列强软弱妥协,最后沦为了帝国主义的代言人,而这种跪在地上求生存的思想,深刻的影响到了这些官员及其子孙后代。 翁同龢是清末重臣,自幼便学习四书五经,科举考试一路顺畅,于咸丰六年(1856年)考中进,进入官场。翁同龢由于学问精深,成为了同治、光绪两朝的帝师。翁同龢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思想保守,曾极力反对任何的变法运动,是保守势力和帝党势力的重要代表。 自诩饱读诗书,贤德敦厚后的翁同龢在腐朽黑暗的清末官场上,也是紧跟“潮流”,大肆敛财,搜刮民脂民膏,竭力充实自家府库。翁同龢在四五十年间为子孙们攒得了许多文玩字画、古董文物,而且这些宝贝都是价值不菲的珍品。传承到翁同龢的第五世孙翁万戈的手中时,家藏珍宝还是数目惊人。 翁万戈,翁同龢第五世孙,1938年赴美留学,学业完成后便在美国定居。一生致力于向西方宣传中国文化,成为美国很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 翁万戈继承了翁氏家族的主要的珍宝,他的珍藏主要集中于明清两代的名人字画,包括沈周、文征明、华岩、金农等等,其中最值钱的藏品是《长江万里图》。《长江万里图》将中国传统山水画和近代美术完美融合,笔法成熟,是近代美术的集大成之作,是国宝级的画作。 对于这家流落在海外的《长江万里图》,国家曾希望能够够回,但是却遭到翁万戈的拒绝。拒绝了国家的请求后,国人以为老人不愿割爱,会自己收藏,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事,翁万戈竟然把这副中国的瑰宝无偿捐献给了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近代中国战火不断,翁万戈为了保护自家珍藏,便将这些藏品都转运到了美国。这一做法的确保护了文物古董,但是在中国局势逐渐稳定,国家势不断增强的情况下,面对国家希望收回流亡文物的时候,翁万戈却将自家的藏品一件件的无偿捐赠给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翁万戈总共向波士顿博物馆捐赠文物近200件,其中包括书法、绘画、瓷器等等,这些文物包含的历史跨越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但是永远将无法回到祖国的怀抱。 祖国的回收和无偿捐赠这差距巨大的对比,让人对翁万戈的的这一举动难以理解。 有人认为翁万戈在移居美国后,便已经把自己定位为美国人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美国利益,所以他会将自家珍宝捐献给自己的美国。也有人提出了相反的说法,他们认为翁万戈一直都致力于宣传中国文化,把其作为终生的事业,而把能够代表中华文化印记的文物捐献出去,让外国人欣赏学习,这是最有力的宣传方法之一。 除了这两种说法外,还有一种调查后说法是翁万戈无偿捐赠是把这文化珍品作为自己的子孙进入美国社会的敲门砖,中华文化的珍宝只是翁家晋升的垫脚石。 翁万戈的真是实法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我们也不能强迫他将文物捐献给祖国。但是我们作为中华儿女,民族的屈辱历史不能忘记,让流亡海外的文物回到祖国的怀抱是一种爱国的表现,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create_time]2020-10-18 16:47:05[/create_time]2020-10-04 09:28:1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满屋新鲜事[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819434899,1345659224&fm=3012&app=3012&autime=1689319344&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561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6[view_count]老父留下千年国宝,子女回国捐赠却被离奇调包,至今仍下落不明,是什么?
《朝元仙仗图》是有小吴道子称号的武宗元的所绘制的一幅白描长卷,在这幅画中人物形态栩栩如生,线条勾勒奔放有力。 其线条勾勒所带来的美感经常被后世学习,在历代著名画家的作品中都会找到《朝元仙仗图》的痕迹,流传至今的永乐宫壁画更是对《朝元仙仗图》的传承。但是在2008年《朝元仙仗图》失窃,至今下落不明。 《朝元仙仗图》 北宋时期统治者十分沉迷于道教,大肆修建宫殿,墙壁则辅以画道教人物进行装饰。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便是为宫殿壁画所绘制的小样。《朝元仙仗图》描绘的是各方神仙前往朝谒的队仗。 众仙神态自得,裙裾临风。帝君在前,华服盛装,形象端庄。左端威武猛将开路,右端仙人气势不凡,潇洒随行。身后仙官执旗打幡,击鼓鸣金。身侧金童玉女,绰约伊人,飘飘然行进于廊桥之上。个个神情恬淡,姿态动人,衣着处的各处细节都各尽其态。 画中人物尊号一一有对应,整幅画线条长垂流畅,形象生动,人物描写细腻,使画面具有丰富的线条美。面部表情能用各种不同的线条来表现,炯炯有神,眉毛形态的变化,以及眼睛的细节处理得惟妙惟肖,从而使同样的面孔上彰显出截然不同的个性,是线条运用达到登峰造极的代表作之一。 《朝元仙仗图》曾被美国著名华人收藏家王季迁收藏,2003年王季迁去世后,其子女将《朝元仙仗图》拿到鉴定机构,被估价约一亿元人民币。可惜的是在其去世后失窃至今下落不明。 王季迁与朝元仙仗图的历史渊源 1907年,王季迁出生于书香门第,家中藏品有很多,从小耳濡目染。青年时师从书画鉴赏大家,年纪轻轻便有幸接触各种名家书画,汲取了许多关于书画鉴赏的知识与技能。 28岁那一年,王季迁作为故宫博物院的审查员,远赴伦敦,这一时期王季迁先生见识了许多宝贵的中国古代书画,开阔了眼界,为后来的收藏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2岁的时候王季迁开始学习西洋绘画,学习西洋绘画使王季迁容纳并接受东西方的绘画差异,有了知识的铺垫使王季迁欣赏艺术品的境界更上一层楼。 1950年王季迁偶然在犹太收藏家侯世泰的古玩货架上邂逅了《朝元仙仗图》这件稀世珍宝,当时侯世泰认为这是赝品,《朝元仙仗图》就被随意搁置在了布满灰尘的货架上。 看过画后王季迁踌躇不安,一方面自己没有足够的钱购买下这幅画,另一方面王季迁又怕被别人抢先一步,于是几次与侯世泰交涉,最后以王季迁六幅珍藏的六幅明清字画与之交换,终于将《朝元仙仗图》收入囊中。 在经过仔细鉴定后,确认这是武宗元的真迹。这一事件在收藏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侯世泰这时想反悔,带着有名的律师团以欺诈的名义将王季迁告上了法庭,王季迁先生用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赢得了胜诉,名声大噪,一时间许多拍卖公司都请他为作品把关。 因为王季迁先生眼光的毒辣,每次他拍藏品时,就可以证明藏品的质量高,就会有一堆追随者,不断抬高藏品价格,想把藏品收入囊中,就这样王季迁越来越受推崇。 珍宝失窃 王季迁先生是西方最出名的华人收藏家之一,他就像出使西方的中国使者,为向西方传播中国书画做出了巨大贡献,让众多学者领会到中国古典书画艺术发展的美与成就,开启了海外对中国书画接受与鉴赏研究的道路,对于向外国人传播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思想内涵有很大的帮助。 早在1992年,王季迁就联系过故宫博物院,想将自己毕生最得意的三件收藏品以低价卖给故宫。其中就包括了《朝元仙仗图》。 但是当时的故宫没有资金,无力支付,即使王季迁提出用其他珍宝来交换,由于种种交接、审批过程的耗时,以及无人愿意承担风险,这项拖了许久的交易也就作废了。 与故宫博物院交易不成,王季迁又想把这三件珍宝卖给台北故宫,但由于当时在位者拒绝拨款,交易又没有成功。 2003年7月3日,九十六岁的王季迁去世。临终前,王季迁一再嘱托女儿,将国宝送还到祖国。 2005年夏,王季迁的女儿王娴歌将《朝元仙仗图》带回中国,经过王娴歌与哥哥王守昆、侄儿王义强商量,决定将《朝元仙仗图》捐献给上海博物馆。 由于捐献收藏品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审查,《朝元仙仗图》被暂时存放在上海一家银行的保险柜中,钥匙分别由王季迁的女儿王娴歌,侄子王义强两人手中各持一把。后来因为遗嘱问题两家人拉开了财产争夺战,关系破裂。 2008年,王娴歌在法院的陪同下打开保险柜,保险柜被打开后王娴歌发现保险柜里面的《朝元仙仗图》是一幅赝品,真迹早已不知所踪,天价国宝被人调包,事情非同小可。 兄妹两人对簿公堂,开始互相指责。王娴歌认为侄子介绍她来这里保管《朝元仙仗图》不怀好意早就存了监守自盗的心思。侄子王义强认为王娴歌早就做足计划,带来的就是赝品,真迹早就被王娴歌藏起来据为己有,然后自导自演想栽赃嫁祸。 谁应该拥有这些遗产,国宝丢失又是谁的错误?两人互不相让,各执一词,是否是王义强将宝贝调包,或是妹妹王娴歌自导自演自己将珍宝私藏,又或是被贼人偷盗走,事实真相难以理清,后续又牵扯到王家的遗产争夺,此事也就一直没有定论。 直到现在《朝元仙仗图》依旧不知所踪,这件千年珍宝也未能回归祖国。对于国宝的遗失,我们感到遗憾和痛心,只能寄希望于事实真相水落石出,让国宝完好无损地回归祖国 。
[create_time]2021-01-09 11:44:33[/create_time]2021-01-23 14:31:47[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0[alue_good]撸串妹子酱[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f7b4b0f792657472880fb4f54b8395fe.jpeg[avatar]每天分享饮品资讯,欢迎关注。[slogan]每天分享饮品资讯,欢迎关注。[intro]29[view_count]中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瓷器种类?
楼上说的是陶器。
陶和瓷是2个不同的概念。
楼主问瓷器分类,应该是问瓷器的窑别。
按民窑与官窑分,是一种大的分类。
往下细分,出现过的著名的民窑,宋五大名窑:柴汝钧哥定。
烧制时间 是最常用的一种分类和命名方法。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划出“朝”,如唐瓷、宋瓷、明瓷、清瓷等;二是划出“年代”,一般用于明、清瓷器,如明洪武窑、明宣德窑等。
烧制地点 指总的烧制区域。如“越窑”泛指浙江余姚、上虞、绍兴地区的窑址,“耀州窑”泛指陕西铜川市的黄堡镇、陈炉镇、立地坡、上店及玉华宫等窑址。
烧制特征 胎质、釉色、装饰、形制和铭文是构成瓷器的五大要素。其中,釉色又是区别瓷器类别的一个重要标准。我国陶瓷在发展中经历了单色釉到多色釉(彩釉)的过程。单色釉包括青釉、白釉、红釉、蓝釉、黄釉、绿釉、黑釉等,而青釉又可分为粉青、天青、豆青等,白釉分甜白、青白,红釉有霁红、牛血红、豇豆红等。多色釉包括两种:一种用釉色与形状不一的色块构成釉面,如均釉等;另一种用釉彩勾勒图案,如青花、粉彩等,习惯上又称为“彩瓷”。彩瓷具体又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双层夹彩三种。
烧制窑别 是我国封建等级制度最生动形象的反映。官窑器泛指官办窑厂专为皇室烧制的产品,始于唐五代,明清时盛况空前。民窑器则是民间窑厂烧制的各种产品。官窑器工艺精美、端庄华贵,民窑器则显得洒脱、生动
[create_time]2007-03-16 15:08:28[/create_time]2007-03-29 11:31:19[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121[alue_good]clio1985[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459751f.8sihMIP8SYuSpPVvwxQ5NA.jpg?time=2867&tieba_portrait_time=2867[avatar]TA获得超过55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3806[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