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三岛由纪夫金阁寺经典语录
金阁寺是作家三岛由纪夫创作长篇小说。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三岛由纪夫金阁寺经典语录,希望你喜欢。 作家三岛由纪夫金阁寺经典语录 1) 用一只手去触摸永远,另一只手去触碰人生,这是不可能的。——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2) 夕照辉映下的翠绿的山腰,恍如在原野中央竖起的一扇金屏风。——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3) 如果说此刻我没有某种眩晕,那是谎言。我看见了,仔细的看见了。——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4) 我只要还有一点感情,就无法不期待获得对方的感情,不论是爱还是憎。——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5) 人这东西,一旦钻在美里不出来,势必不知不觉撞进世间最为黑暗的思路。——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6) 同班同学那种少年期特有的残酷的笑声,犹如洒满阳光的叶丛那样璀璨夺目。——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7) 对于我来说,美必须是这样的东西。它从人生中遮隔我,又从人生中保护我。——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8) 然后,我被某种感觉所袭击,我仿佛被万物所遗弃,但还不至于涌出泪水来。——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9) 如果人只过度思虑美的问题,就会在这个世界上不知不觉间与最黑暗的思想碰撞。——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10) 但是,她突然像落入死一般的假寐里,丰满的乳房在枕边灯的照耀下呈现出光泽来。——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三岛由纪夫金阁寺经典语录 1) 像金阁一般的美。——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2) 我心想:要活下去!——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3) 青春总是那么短暂匆忙。——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4) 金阁的美是无与伦比的。——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5) 金阁处处皆是,而且现实里看不见。——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6) 所谓应该公开的东西……也就是死刑。——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7) 等待我的现实,已经不是新鲜的现实。——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8) 由于背叛,她终于也能接受我了。此刻她正属于我。——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9) 但愿有朝一日,你对我显示亲切,对我袒露你的秘密。——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10) 在遥远的地方,涌起了使我异化的感觉,旋即又崩溃了。——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11) 我的确达到了快感,但我无法相信我正在体味这种快感。——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12) 但愿现实中的金阁比我想象中的金阁会显出更清晰的美。——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13) 女子公然用自己的手将一只莹白而丰满的乳房托了出来。是啊,眩晕的确袭击了我。——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14) 还有,倘使你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美,那么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美,为什么必须美?——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15) 这样,我看见她在我的眼前把和服的腰带解开了,把许多细带解开了,带子发出窸窣声解开了。——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16) 一个事物如果太过美丽,它必然不属于人间。人心是可怖丑陋的东西,禁不住这样的超凡脱俗。——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17) 她的领口松开了。她的手插进隐约可见的白皙胸脯,然后把左边的乳房掏了出来,裸露在我的面前。——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18) 结巴的人为了发出第一声而焦灼万分时,他也像一只企图挣脱内心世界浓稠的粘液而拼死挣扎的小鸟。——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19) 这第一个字音仿佛是打开我的内心世界和外界之间的门扉的钥匙,然而这把钥匙却从不曾顺利的将门扉打开过。——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20) 我微微一笑。对某种人来说,像这样无意识地流露出来的无可奈何的笑,好像成了引发亲切感的种子。我就是这样,总是不能对自己的印象细节负责。——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21) 把所有的背阴译成向阳,把所有的黑夜译成白昼,把所有的月光译成日光,把所有夜间苔藓的阴湿译成白昼晶亮的嫩叶在摇曳,那么,我或许会结结巴巴的忏悔所有这一切。——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22) 不被人理解已经成为我唯一的自豪。所以,我也不会产生要让自己被理解的、表现的冲动。我觉得命运没有赋予我任何能醒人耳目的东西。于是我的孤独愈发膨胀,简直就像一头猪。——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23) 金阁犹如夜空中的明月,也是作为黑暗时代的象征而建造的。因此我梦幻的金阁以涌现在其四周的暗黑为背景。在黑暗中,美丽而细长的柱子结构,从里面发出了微光,稳固而寂静地坐落在那里。不管人们对这幢建筑物做什么评语,美丽的金阁都是默默无言地裸露出它的纤细的结构,必须忍受着四周的黑暗。——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24) “金阁啊!我终于来到你身边住下来了。”有时我停住拿着扫帚的手,心中喃喃自语,“不一定非现在不可嘛!但愿有朝一日你对我显示亲切,对我袒露你的秘密。你的美,也许再过些时候就会清楚地看见,现在还看不见。但愿现实中的金阁比我想像中的金阁会显出更清晰的美。还有,倘使你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美,那么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美,为什么必须美?”——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25) 金阁与人的存在便是如此愈发成为泾渭分明的对比:人之形象容易毁灭,却浮现出永生的幻影;金阁之美固定不变,却渗透出毁灭的可能。人虽脆弱而无法根绝,金阁虽顽强而可使之毁于一旦。人为什么注意不到这点呢?我这一独到见解无可怀疑。假如我将这明治三十年指定为国宝的金阁付之一炬,这便属于纯粹的破坏,金阁势必无可挽回地归于毁灭,从而将人创造的美的总量确凿无误地减少一部分。——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作家三岛由纪夫金阁寺基本概述 金阁寺位于山西五台山南台之北,中台之南,除五座台顶的寺庙建筑外,金阁寺所处的地势最高,海拔1900米,距台金阁寺怀镇约15公里。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金阁寺与中国密宗的传播和密宗创始人之一的不空法师有极密切的关系。
读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去年一个阴郁的冬日午后,在日本京都鹿苑寺,我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遥望湖对岸的金阁寺,觉得它美到虚幻。 说来惭愧,其实鹿苑寺留给我极深印象的是幽绿的青苔,而不是这座熠熠生辉的金阁寺。 后来某一日突然想写鹿苑寺的青苔,在百度查询资料的时候,才得知《金阁寺》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代表作之一,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而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正是他纵火的原因。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的心情一直很压抑,这是第一次有如此不悦的读书体验。刚读完第一章,我就不喜欢主人公沟口,我也曾试图用宽容的心去理解他,比如像理解《红楼梦》的贾环,可是很多事情我还是做不到体谅他,读到结尾,合上书,才心生一丝恻隐。 三岛由纪夫的笔触细腻,大段的景物描写、大段的心理独白,他都能写到引人入胜。写美、写恶都能表现到极致,这也是我能坚持读完这本书的原因。 01.沟口与金阁寺 主人公沟口出生在日本内海成生半岛,生于僧人家庭,长相丑陋、口吃、喜怒无常。因为天生的缺陷导致沟口内心自卑、封闭。自少年时代,他的心中就向往金阁寺神圣的美。 后来沟口长大,父亲送他去鹿苑寺做僧人,他终于可以日夜陪伴在金阁寺的身旁。他独白道:“你的美若真是在这世上无与伦比,那就告诉我你为什么能那么美?” 二战中,京都遭遇空袭,沟口终于找到了他能与金阁寺相关的媒介,他梦想在炮火中和金阁寺一起化为灰烬,这一想法令他沉醉。后来战争结束,金阁寺完好无损,沟口与金阁寺共同毁灭于世界的梦想崩塌。 在朋友柏木的教唆下,沟口开始尝试通过与女人发生关系,去开始新的人生,但是每次金阁寺都会出现。 在希望破灭之后,沟口选择了逃离金阁寺,他去了日本内海半岛由良川的一处荒凉的海边,在那里突然萌发了暴怒凶残的想法,他要烧掉金阁寺。最后,经过周详的计划,他终于纵火烧掉了金阁寺。 02. 不被人理解是我唯一的骄傲 书中写到少年时代的沟口的内心独白: 但是即便如此,每个人都是不一座孤岛,即使是最卑微的人,沟口也一样需要朋友。书中出现了三个理解他的人。 在鹿苑寺他认识了纯洁无邪的鹤川,鹤川接纳了他,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情感上的和谐与幸福。 在大谷大学,他结识了有内翻足缺陷的柏木。沟口觉得柏木信奉黑暗,他本身就存在于黑暗。柏木没有因为缺陷而自卑,反而以他自己黑暗的认知,活得逍遥快乐。 沟口深知柏木的行为卑劣,他曾经对着金阁寺祈求道:“我的人生若是像柏木那样般,请一定要保佑我,因为我无法承受那样的人生。” 故事结尾处,在沟口决意要烧毁金阁的那一晚,他遇到了无比亲切的禅海师父,他突然有种冲动渴望被师父理解。最后他写到:我感觉自己被完全理解了。 03. 美从来不属于任何私人。 沟口在成长的过程中,对美的认知也在不断转变。 对美由最初的期待,到期待落空,渴望能与美以求共存,再到向美寻求庇护,痛恨美阻扰他的人生,最后美已成仇敌。 读完第一章的时候,其实我同情和理解沟口, 沟口向往美,向往金阁,他说:“我曾经希望的骄傲,必须是更轻盈、更光明、更历历在目、更璀璨绚烂的。” 沟口是个很矛盾的人,一方面向往美,一方面企图霸占美。由于他的缺陷,所以心理上有对美的依赖和过度思考,一个自卑至极的人追求纯粹的美,那么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黑暗的、毁灭的。 点燃金阁寺的时候,他想进入究竟顶和金阁一起化为灰烬。可是他没打开门,于是他冲出火海,逃掉了。 故事结尾处沟口说:“我决定活下去。” 这个自卑到毁灭的人终于决定与自己和解了,可是美呢?已经被他亲手毁掉。 蒋勋老师在讲美的时候说过:“美不属于任何私人, 美无法掠夺,无法霸占。”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黑暗的一面,这是人性的复杂。如果我们可以想象站在终点眺望人生,是不是可以变得宽容一些,与自己和解,与美和解,与这世界和解,或许会过得更容易一些。 九洲芳文投稿二区
保罗·施埃德的介绍
保罗·施埃德,1946年6月22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美国著名导演,编剧,演员。1975年为西德尼·波拉克的《高手》编写的剧本,1976年为经典之作《出租车司机》编写剧本。1978年,施埃德拍摄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蓝领》。1999年,施埃德被美国作家协会授予终生成就奖;2002年,他被Telluride电影节授予银质奖章;2005年,美国电影协会向他颁发了富兰克林·夏夫纳校友奖章。
三岛由纪夫:“我将每篇作品都视为遗作来写”
有个人在年仅二十岁时,居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始终感受到一亿玉碎 [1] 的局面必将到来,因此我将每篇作品都视为遗作来写。”那一年是一九四五年日本即将战败之际,少年是平冈公威,即日本著名小说家三岛由纪夫。这句话出自 《三岛由纪夫青春纪事:我青春漫游的时代》 。
有些作品的珍贵之处,并非来自于本身的文学价值,而是他能折射作者本人伟大思想、精致语言的形成过程,从而在使读者深入理解作家思想历程的同时,引导读者反观自身,深入内心自省,不断挖掘自我、完善自我。阿城 《威尼斯日记》 只言片语,闲聊之中随便提到某个人,皆是重量级的人物,谈话内容更是珍贵。在契诃夫书信中,他对戏剧、小说的见解字字珠玑,还藏着他对同时代俄罗斯文学家的不少评价。《我青春漫游的时代》正是以这样的文学地位,存在于三岛由纪夫诸多作品中。它讲述的是三岛由纪夫17岁至26岁的少年思想历程,为中国读者独辟蹊径,打开了解当时日本社会民众思想状况和三岛本人思想形成过程的一道小门。
一九四五年早春,三岛由纪夫终于收到了日本军部入伍的征召令。他因患气管炎发烧,被误诊为胸膜炎,最后鬼使神差地使他逃过了兵役,旋即得以返乡。但那场战争给青春期的三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二战结束多年之后,他仍“感到随时可能爆发核战争”。“我将每篇作品都视为遗作来写”的这种幻灭心态和玩世不恭的末世情结一直留在了这位少年的阴影之中:
看过《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的人,想必对其中浓重的末世氛围印象尤为深刻——浓烈的色彩对比、荒漠化的世界、个性狂野寡言的人物,还有由末世情结演变而来那种人物性格的孤注一掷、疯狂执着贯穿电影始终。其中最抢眼的是那个汽车迷男孩。他是不死乔蓄养的战郎(war boys)队伍中的一员,疯狂地对机械着迷,在电影中吊着点滴仍不知死活地抢方向盘飙车。在暴力的外表下,深入内心才发现他是一个内在十分脆弱的男孩。饮用水随时干涸,身体虚弱得靠着血主的鲜血供养,甚至末日来临在即,但他感性地、冲动地沉浸于着迷的事物,来抵抗末世的恐惧。可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嘛!
三岛亦如此,自有应对的方式。他把文学当作一座小而坚固的堡垒,对现世进行无声的抵抗——“我切身感受到周遭的世界正在逐渐崩塌,尽管政府高喊‘万众一心’的口号,可我知道我们住在虚假的世界里,它正一步一步地走向毁灭的道路。”他说。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阅读拉迪盖的小说《魔鬼附身》、《欧杰尔伯爵的舞会》,从文学中汲取同世界对抗的力量。愈感到时代的快速崩落,他就愈能体会经典作品中带来的平静和强大魅力。每次警报响起,他抱着刚落笔的文稿,躲进潮湿的防空洞。他写道:“我从防空洞口探出去,远方遭受到空袭的城市景象美极了。火焰在高座郡夜间的平原上映现出各种色彩,我宛如在观赏远方那如壮烈的死与毁灭的盛宴般的篝火。”
少年还有具有一种无知的自我保护能力,将他的文学堡垒砌得更牢固。他把少年比作陀螺:
但这始终是一种本能的、感性的支撑,都是对末世来临的感伤式反抗。他自认此般消极的抵抗显得懦弱,但也是无可奈何。
这般经历烙印在他的性格中,影响了他的人格和作品。成年以后,三岛身上无不显示出早熟少年经历过非常时期后发展而来的气质、性格——没有为非作歹的本领,却对自身之恶兴趣盎然,感性地追想着恶魔般的东西,逐步陷入幻灭的虚无主义。
幸运的是,他是一位具备强烈自省能力和习惯的优秀作家。在他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位作家时刻自省的力量:在返顾过去的经历、自身的性格过程中,不断思考哪些东西对自己来说是多余的、哪些是欠缺的,努力在不同的阶段重新发现自我。他彻底分析这种虚无主义美学的根源,发现原因之一是耽于感性的浪漫主义,之二是现代人的一种自恋情结——对自我的媚态,“只会助长现代性的感官世界”,把自己丢入漫无止境的自我陶醉的循环中。他在言说和小说创作上的逻辑性不足,也可归因于此。
于是,三岛对自己泛滥成灾的感性失去了耐性,决心与它做最后的诀别。他终于弄明白在少年时代使他激情张扬、之后又折磨他的诗,其实就是伪诗,滥情的宣泄而已。同时,他也认识到自己体内并没有真正独树一帜的诗人灵魂,但必须巧妙地平衡生活中的现实与诗意二者,因此他逐渐走上了小说创作的道路。“小说家必须有银行家的风采。”托马斯·曼这句话也成为他理想的文学追求。因为他领悟到:“在文学上无论是知性的或感性的,或者如尼采所言的阿波罗精神和狄俄尼索斯精神,若不能兼顾二者,便不是完美的艺术创作。”
接着,二十四岁那年,三岛的心灵深处出现了两个强烈的想法:一是无论如何都得活下去;另外则是清楚地投向理智而明朗的古典主义。你可以看到,三岛的人生在不断地自省和自我调节中,逐渐走向光明和理性。
那么,十多年后他最终切腹的结局,就让人想不通了。
对此,不同立场的人,会做出不同解释。我赞同返回他的文字来读懂他。应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偶然因素的存在。“我感到个人立场的形成,有时不光是出自确切的思想和深刻的人生经验,偶然因素或其他意外状况同样发挥着重大作用…..反正政治观点就是这么回事。”三岛在文中写道。读完三岛的青春纪事,你知道他虽经历心灵创伤但仍是一个不断自我调节走向光明的人。他的人生轨迹亦是如此。若非偶然因素存在,对他最后结局仅以“谏世”武士道精神草草解释,这是否过于粗暴?
其二是对艺术的践行。在《我心向往之》这篇文章中,三岛将他的人生按照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分为四个阶段:着迷于恶魔般的东西,并受它指引走向文学;阅读拉迪盖的小说,从中汲取力量对抗走向毁灭的外部世界,并认识到文学的取向终究是形式严谨、内容充满希望的;转向阅读森鸥外作品,认识到完美的艺术创作必须兼顾感性和知性;最后一个阶段奔向彻底的毁灭——若不把现有的东西彻底摧毁,作品便无法获得新生。“卓越的艺术作品的构造像堆积木,但以玩者的心态来说,他总要堆上最后一块木块,看到整座积木垮下来方肯作罢……就算积木无法承受最后的木块而垮下来,我依然要把它放上去。尽管积木会哗啦哗啦塌掉,但积木本身即是艺术建构的作品。”
三岛对自己信仰的艺术精神,是实践于文学作品,身体力行于现实生活中的。他把自己的生命作为最后一块木块,放在人生这部本已完美的作品上,让作品崩塌于众人前,并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完成了此生最后真正的遗作。
注: [1] 指日本全体国民一亿人都因战争而死——原文注
音乐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音乐电影排行榜前十名:《绿皮书》,《音乐之声》,《悲惨世界》,《闪光少女》,《歌剧魅影》,《完美音调》,《爱乐之城》,《雨中曲》,《心灵奇旅》,《寻梦环游记》。1、《绿皮书》这部电影讲述了保镖托尼被聘用为古典钢琴家唐的司机,跟着唐从纽约开始举办巡回演出,一路南下,而在这其中,也遭遇到一系列的麻烦,俩人在这个过程里,产生了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的故事。2、《音乐之声》这部电影相信也不用多说了,应该是很多人心中音乐电影的启蒙之作,曾获得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电影。3、《悲惨世界》这部电影改编自同名音乐剧,而音乐剧又改编自法国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4、《闪光少女》这是一部少见的与中国民族乐器相关的故事,一群热爱民乐的二次元小伙伴,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学校的西洋乐队“宣战”,打破偏见,让更多人认识到了中国民乐,最终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影片中洋溢着青春和热血,是一部“被名字耽误的好电影”。5、《歌剧魅影》改编自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创作的音乐剧《歌剧魅影》,影片描述十九世纪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的故事。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音乐剧这种表演方式,其中有不少片段如今看来依旧是经典。6、《完美音调》讲述了贝卡加入学校的阿卡贝拉女子美声合唱团后,用自己的才华改变了合唱团传统的表演方式,与成员们共谱青春的故事。7、《爱乐之城》影片讲述了女演员与爵士钢琴家之间的故事,两个人在爱情中追逐梦想,相互鼓励,最终成就了彼此。8、《雨中曲》影片讲述了好莱坞演员唐与合唱队女孩凯西之间的故事,上映于1952年,从“默片时代”到“有声时代”的过渡。9、《心灵奇旅》由迪士尼公司、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联合出品,讲述了梦想成为爵士钢琴家的男主乔伊·高纳与厌世的灵魂22相遇,一起探寻生命的意义的故事。10、《寻梦环游记》这部获得了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电影,灵感源于墨西哥亡灵节,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乐手埃克托在五彩斑斓的神秘世界开启了一段奇妙冒险旅程,在旅途中,也让人看到了梦想与亲情,很多人看过电影之后感动落泪。
经典的电影歌曲
经典的电影歌曲 外面下着雨,躺在舒适的沙发上,再放上几首经典的英文电影歌曲,是不是更有情调了呢?下雨天和音乐更配哟。若有心情或是时间,还可以看看相应的影片。 1.Just Blue ——Paris-France-Transit(1983) Just Blue同名专辑里的一首曲目。电影《煎饼侠》热映,其中一场戏,大鹏勇闯记者群,当时的配乐就是这一首。由此,翻出记忆里怀旧的小情怀。此曲被奉为内地观众的“神曲”,发源地:《动物世界》。一起随时光顺流而下的还有赵忠祥的经典配音:雨季过后,又到了动物交配的季节。 这东西叫屎壳郎,学名蜣螂。 2.Sunny——Boney M (前西德迪斯科演唱组合) Boney M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耀眼的音乐符号,他们的迪斯科舞曲风靡全球,喇叭裤,摇摆舞,还有火辣辣的热情。哈萨克斯坦电影《图班嫁给我》中,邦尼开着那辆小拖拉机,整天放着Boney M的巴比伦河(Rivers Of Babylon)。星爷在《长江七号》里也曾用过BM的另一首《sunny》,韩国电影《阳光姐妹淘》里也是用《sunny》作为怀旧曲目代表的。看来,音乐与微笑真真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3.The color of the night——Lauren Christy 1994年,布鲁斯.威利与珍.玛奇主演的好莱坞心理惊悚情色片《夜色》的片尾曲。此片在当年口碑不算好,卖肉之名被禁,然后扔进金酸梅烂篮里。在我看来电影还不错,故事有点狗血,但视听感觉真心赞。劳伦.克里斯汀的同名歌曲让人印象深刻,就像香浓丝滑巧克力,回味无穷。这首歌曲还在港剧《冤家宜结不宜解》中出现过。 4.Girl, You'll Be A Woman Soon——Urge Overkill 原唱Neil diamond,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这位拥有俄罗斯、波兰犹太血统的歌坛巨星,在好莱坞成长为了举足轻重的歌唱艺术家。美国偶像也曾特意为Neil设置过选手选唱专场。电影《低俗小说》里的版本是翻唱版,由美国地下反主流摇滚乐队Urge Overkill翻唱。音乐出现在文森特、蜜丫回到家,文森特去卫生间,蜜丫一个人跳舞,发现毒品前。《老友记》第一季里的插曲就有neil版的这首歌曲。 5.Promise Me —— Courtney Saunders 在丹尼尔戴刘易斯与卡米拉.贝勒主演的电影《杰克与露丝的情歌》里,故事接近尾声。Courtney Saunders哼唱着Promise Me,乐曲低转呢喃,后隐中爆发,观众在充满情感的乐曲中目送露丝的过去与梦想,随杰克的灵魂在烈火中燃烧。另外一首翻唱自Jay Hawkins的I put a spell on you也是一首可以久久萦绕耳边的歌曲。 6.The diva dance——Inva Mulla Tchako 电影《第五元素》里最经典的插曲。外星人Diva在舞台上表演的歌曲,是由阿尔巴尼亚女高音歌唱家Inva Mulla Tchako演唱的。前半段是意大利作曲家Donizetti的歌剧咏叹调《香烛已燃起》,后半部是欢快的.《女神之舞》,主声部是美声唱法,新编曲融入流行乐元素,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反复回荡的“海豚音”,据说该唱段是模仿巴洛克声乐时期的阉伶歌手制作而成的。 7.Llorando——Rebekah Del Rio 电影《穆赫兰道》里有段令人难忘的场景,在酒吧里女歌手(Rebekah Del Rio本人)在台上清唱了一首意为“哭泣”的西班牙歌曲Llorando,这段虚实交融的故事与背景音乐成为很多穆迷心中的经典。这首歌也作为《越狱》第三季、《铁证悬案》第三季片尾曲出现过。 8.Supermassive black hole——Muse Muse缪斯乐队的粉丝一定知道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是《暮光之城》的忠粉儿,那对这首歌曲也一定有印象。吸血鬼的小清新范儿,需要专属于他们这一族群的Music,不能玩太重口的,但也不好太过“儿戏”,所以这样一首巴洛克另类英伦摇滚风特别适合他们。 9.Melody——Bee Gees 英版《两小无猜》,超大牌兄弟组合Bee Gees的音乐电影,用他们的专辑曲目为故事引线,让人陶醉在bee gees的音乐里,一同感受早熟的童年,那酸酸甜甜的味道。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那么我们放学后就约会吧,去海边看大海好了,然后找个地方结婚,请所有的同学来观礼,不要他们随份子,只要他们能让老师和校长相信我俩的爱并非玩笑,而且还要请一个特牛的乐队来助兴。PS:Bee Gees我跟我老姐的最爱。美剧《行尸走肉》S05E13片尾曲是Bee Gees的“spicks and specks”。 10.Mein Herz Brennt(我心燃烧)——德国战车(Rammstein) 瑞典丹麦电影《永远的莉亚》片头曲用了德国战车的经典曲目“我心燃烧”。吟唱着“亲爱的孩子们!”低音控诉的大提琴,卷起音符的骇浪,德国战车的咆哮,带着怜悯与鼓励,悲伤粉碎了无用的墙,卷成一股力量,像踩在莉莉亚脚下的风火轮,燃烧着她的心灵,召唤着她,奔向安息享乐的死亡天桥。另外,德国战车的很多音乐是电影的热门配乐曲目。在大卫林奇的《妖夜慌踪》,范迪塞尔的《极限特工》杰克吉伦哈尔的《后天》这些电影里都能找到。 11.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Judy Garland(原唱) 1939年米高梅出品童话音乐片《绿野仙踪》,朱迪嘉兰演唱的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作为插曲在影片中出现。后来被N多大牌歌星翻唱,然后又被N多经典电影借去作为背景音乐永驻于光影世界。2009年申.阿克的奇幻电影《机器人9号》用怀旧的“留声机”直接播放了这首歌曲。皮特的《第六感生死恋》、周杰伦《头文字D》里都有这一首,吴宇森的《变脸》里是olivia newton john演唱的版本。 12.Goodbye horses——Q Lazzarus 《沉默的羔羊》里异装癖、变态狂魔“野牛Bill”准备化妆,然后去杀女孩子时的背景音乐听起来很诡异,令人毛骨悚然。当时播放的歌曲便是这首“Goodbye horses”。这首歌本身听起来也有一种焦灼的情绪在里面,但并不那么激烈,甚至有种类似轻描淡写的忧愁的意境,而且节奏轻盈够劲,但放置于电影场景中,却有了梦魇般的鬼魅与恐怖气息。在电影《疯狂店员2》的配乐曲目里也用到这首歌曲。 13.California Dreaming——The Mamas & The Papas美国摇滚乐队组合(妈妈爸爸乐队) 超经典的老歌,也是各种翻唱,类似民谣摇滚,1966年发行的单曲。电影《阿甘正传》里的经典插曲,阿甘在越南给珍妮写信,背景音乐便是这一首歌曲。《重庆森林》里王菲超爱的那首音乐也是这一首。 14.Django——Luis Bacalov 1966年的老版《姜戈》,故事经典之外,同名主题歌曲Django后来也成为了经典。昆汀的翻拍版《被解救的姜戈》,致敬之心足够诚意,不断循环播放Luis Bacalov的Django,甚至在临摹开场白时,又给主题曲留了足够多的时间,不把观者的耳朵灌醉不罢休。 15.You Make Me The Thief of Your Heart——Sinead OConnor 《因父之名》片尾曲,在丹尼尔戴刘易斯饰演的北爱青年沉冤昭雪时,电影画面里传来由爱尔兰著名女歌手Sinead O`Conno演唱的这首歌曲。这首为电影及Sinead 创作的歌曲由U2组合Bono操刀,曲调与唱腔意在流露一种爱尔兰民族情结,是压抑的悲凉与愤怒。 ;
三岛由纪夫作品
三岛由纪夫作品如下:1、《丰饶之海》这三安由纪夫超长篇巨作,1965年在杂志"新潮”开始连载。丰饶之海是三岛在东京市谷陆上自卫队东部方面总监部切腹自杀前的压铀之卷,将三岛式美学发挥到极致。丰饶之海,是“月之海”的意思,存在于月球上的巨大坑洞,虽名为“丰饶〞,其实是匮乏。丰饶之海前后分四部曲——《春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丰饶之海》将他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为三岛的文学生涯画上了包号。2、《金阁寺》《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妒。《金阁寺》发表后大受好评,获第八届读卖文学奖。三岛要在《金阁寺》中描述这种对传统既爱又憎的奇妙心态,这在他看来似乎用一般的真善美方程式是不可能完成的,加上他一向追求倒错美学,于是将金阁寺僧徒的思想和行为作艺术上的提升。他要在美与丑、爱与憎的紧张对立中创造〝死与额废”的美,构筑自己独特的美学世界。总之,三岛由纪夫驱笔写《金阁寺》,就是以金阁与人生相比喻,写美与人生、艺术与人生的悲剧性的关系。3、《恋都》真由美虽受美国人的恋慕,仍思念着战时殖死的恋人,最后知道恋人自决末遂,两人终成誉属。小说展示了战后美占领下的种种世相和一个个有爱也有泪的爱情故事,构建成一幅“恋都”的图景。4、本丛书所选的作品是作者盛年时期的代表作,其中绝比多数作品的中文版系首次面世,在美学的追求上,三岛着力于对逆反的性爱、异常的性欲作深层心理的挖掘,从隐微的预唐中探求人性的真实,在文学创作的风格上将日本与希腊古典主义融为一体,将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尽美之境。5、《天人五衰》《天人五衰》是三岛由纪夫的超长篇巨作《丰饶之海》的最后一部,描写了被本多收为养子的安永透知道了自己只是他人转世之身,并不是能自由选择命运的人,从而服毒自杀的故事。七十八岁的本多繁邦收少年安永透为养子,而安永透的在骄傲心理的驱使下梦想将自己的养父踢到失败者的位置,自己坐享其成。本多一心等待安永透二十岁的到来并希望由此证实他是否是金让转世;不料本多的好友庆子因为看不过安永的行为而将转世之事向其全盘托出,本多因此与庆子绝交。安永透在读过松枝清品多年前留下的梦的日记之后自杀,但最终未能成功而双目失明。他黯然渡过了二十一岁,之后日渐消沉。本多因为丑闻遭杂志大肆报道,决定拜访六十一年未去的月修寺,与聪子再会。交谈中,聪子却否认了清显的存在,表示这一切只是本多的梦。
三岛由纪夫为什么要自杀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当代著名的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那么三岛由纪夫为什么自杀?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三岛由纪夫为什么自杀,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岛由纪夫自杀原因
三岛由纪夫是一个对日本传统的武士精神和严厉的爱国主义深深的赞赏,但是在二战之后,日本越来越西方化和日本主权受制于外国,对此三岛由纪夫感到十分的不满。于是在1965年,他以自己的小说《忧国》为蓝本自编自导了同名电影,这也预示了他的结局。影片中一位热忠于天皇的日本上尉在1936年政变后切腹自尽。
在1968年,三岛由纪夫组织了自己的私人武装,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于1970年将他政变的计划实施。三岛由纪夫在总监部的阳台上向800多名的自卫对士官发表演说,呼吁真的武士随他一起发动起兵,推翻否定日本拥有军队的宪法,使自卫队成为真的军队,以保卫天皇和日本的传统,但是没有人响应他。
三岛由纪夫从阳台上退到室内后,按照日本传统仪式将自己切腹自尽。三岛由纪夫在额上系上了写着“七生报国”字样的头巾,并用白色的布将准备切腹的部位一圈圈的裹紧,拿起短在陆上自卫队总部进行最后演讲的三岛刀往自己的腹部刺下,割出了一个很大的伤口,肠子从伤口流出来。就这样, 历史 上一位著名的作家离开了人世。
三岛由纪夫是不是同性恋
据说三岛由纪夫确实是有同性恋的倾向。一方面从《假面的告白》中看,这几乎就是他的自传。当然也有人将这个理解为青春期少男时期的萌动情愫,也不一定是表明了他就是同性恋。还有一点就是三岛由纪夫出没在东京银座的同性恋酒吧。而且他的同性恋情人福岛次郞在《剑与寒红》,这本书中公开了他和三岛由纪夫性交往的描述。在这本书中还直接登出了三岛由纪夫给他的私信。最后三岛由纪夫的家人以侵害著作权为由将他告上了法庭,法庭最后判下了所有书下架禁止销售,并且赔偿三岛由纪夫的家人500万日圆,同时还在媒体公开道歉,后来这本书也被查禁了。
三岛由纪夫是十分崇尚男性美的,《禁色》是直接写到了范畴,在他其他的作品走过也可以读出一些苗头,比如在《午后曳航》中,他把男性的生殖器官比喻成了一尊佛塔。所以说三岛由纪夫同性恋倾向肯定是有的,但是他在生前没有承认过。
三岛由纪夫生平简介
三岛由纪夫,原名叫平岗公威,1925年出生在日本东京,他 毕业 于东京大学,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记者、电影演员等多重身份的人物。作为二战后日本国内的文学大师之一,三岛由纪夫不仅在日本文坛上拥有高度的声誉,在西方同样也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他甚至被人称为是“日本的海明威”。
三岛由纪夫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中,他的祖父出生于农村,属于失去土地的最下层人,之后考入了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走上了政坛,才因此娶上了贵族家庭的女儿。三岛由纪夫之所以能写出日本古典戏曲《近代能乐集》,这和他的祖母的熏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祖母经常带他去看能乐和歌舞伎的演出。
三岛由纪夫在6岁的时候就进入学习院初等科,年仅13岁的他就在学习院的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酸模》。16岁的时候,他以三岛由纪夫的笔名在杂志上连载了中篇小说《花儿怒放的森林》。三岛由纪夫曾经两次被入围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名单,也是作品被翻译成英文等众多语言版本最多的当代作家。三岛由纪夫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金阁寺》、《鹿鸣馆》、《丰饶之海》等。
三岛由纪夫对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和严厉的爱国主义是有着深刻的赞赏,而日本战后社会日益变得西方化和日本主权受到制约感到极度不满,最后他按照日本传统的仪式切腹自尽,结束了他的生命。
猜你喜欢:
1. 川端康成为什么要自杀
研究日本文学的来~关于三岛由纪夫
其实我觉得,他的风格与川端康成十分相似,如果说川端康成是他的转折点,我想是的吧··而且他的死对川端康成的影响也很大·· 怎么说呢??我看过他的《春雪》。一直感觉他的心灵有那么一点点的扭曲,他的《忧国》里,三岛即描写了一个军人壮烈的切腹之死,从而惨烈地预示了自己的结局。在美学的追求上,从隐微的颓唐中探求人性的真实,常常是通过一种极限的语言或极限的表现,表达“美的对抗”的精神。 怎么说呢,我并不是太喜欢他,对他的了解仅仅停在文学方面,长篇的话我还是比较喜欢川端康成,短篇比较喜欢芥川龙之介的 下面是我找到的,是作家莫言对他的评论 三岛一生,写了那么多作品,干了那么多事情,最后又以那样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好像非常复杂,但其实很简单。三岛是为了文学生,为了文学死。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文人。他的政治活动骨子里是文学的和为了文学的。研究三岛必须从文学出发,用文学的观点和文学的方法,任何非文学的方法都会曲解三岛。三岛是个具有七情六欲的人,但那最后的一刀却使他成了神。
三岛由纪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
复杂人格和人生经历三岛由纪夫于大正末年出生于东京一个显赫的家庭。他的父亲是日本政府内的大员,而祖母则是有着高贵血统贵族妇女。从小在祖母的严苛管教下长大的三岛使他养成了偏爱孤独和娇弱的性格。小时候的三岛面目清秀异常俊美,但也拥有着异于常人的成长经历。从他的一系列作品如《鲜花盛开的森林》,《假面自白》,《写诗的少年》和《春雪》里一个复杂而鲜明的少年形象浮出水面。一方面这个家族背景显赫的少年沉浸在大和传统世袭贵族的优雅中,却也目睹过这种优雅所无法挽回的没落,而祖母窒息的管教和家庭感的缺失又使他变得孤僻。年幼的三岛把自己和书本关在一起,王尔德童话中美的哀伤,法国诗人们的唯美和颓废与大和民族的物哀和幽玄的美学共同影响着三岛。同时,神秘超然的佛教,日本一脉相传的神道教和主导伦理的儒学也充斥了三岛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然而所有这些,却无法不让敏感的少年对外头遭到二战战火摧残,西方文化入侵和世俗主义腐蚀的社会视而不见,在三岛中,不论是平安朝传承下来的美学抑或是菊与刀的理想都与现世的丑陋如此泾渭分明,极端的自我毁灭的倾向也就在那时扎下了根。并且,也许是天生如此,也或者是畸形的成长所促发,年轻的三岛由纪夫产生了性倒错,然而生理上对于女性的无感也并不妨碍他唯美意义上对女性之美的探索,反倒是对于男性,不仅出于官能上的一种向往,也因为西方神话传说艺术的熏陶和影响,三岛产生了无比的激情,这种出于对男性肉体的迷恋,加之自身原本便具有的对武士道文化的秉承,使他对肌体这一概念产生了致命的形而上的理解——三岛对大和之魂的诠释便是与男子之躯紧密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