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太白盛世唐朝

时间:2024-07-08 16:58:04编辑:小早

赞美大唐盛世诗句

赞美大唐盛世诗句有:
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唐·杜牧
2、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唐·杜牧
3、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唐·韦庄
4、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唐·杜甫
5、终日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马嵬坡》唐·郑畋
6、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唐·李商隐
7、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金陵怀古》唐·许浑
8、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忆昔二首其一》唐·杜甫
9、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长安古意》唐·卢照邻


唐朝的诗人,诗仙,太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赞美盛世大唐的诗句

1. 关于赞美盛世安康的诗句
关于赞美盛世安康的诗句 1.形容“盛世”的诗句有哪些
1.《子夜吴歌·秋歌_》

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2.《不第后赋菊》

作者: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长安道》

作者:储光羲

鸣鞭过酒肆,袨服游倡门。

百万一时尽,含情无片言。

西行一千里,暝色生寒树。

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

4.《登观音台望城》

作者:白居易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5.《长安早秋》

作者:子兰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门门走马征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楼。
2.描写安康的诗词
东面连楚,川鄂为邻。

土地肥沃,气候湿润。

雨量丰沛,沟渠纵横。

一区九县,千年古郡。

曾记否?南宋乾道年间,

安康甲第天下传,

玉题绣井摩云烟。

落城鼓吹震百里,

奎画岌岌蛟龙缠。

汉江流急,两岸山清;

鸟飞沙白,谷壑惊魂;

巍巍秦巴,生态彩屏;

群山毗连,丛峦叠岭。

紫阳硒茶,汉阴大米。

蚕茧丝绸,再度堀起。

山水名城,独具魅力。

地下宝藏,金银汞锑;

南有花岗、东有大理。

水能丰富,分布合理。

梯级开发,广阔前景。

紫、平名茶,镇、岚烟煤,

当为,西北第一;
3.跪求关于形容盛世的句子,和形容古代不是盛世却也百姓吃得饱穿得
太平盛世 天下太平,万物安宁.专指安定、兴盛和谐的时代.国泰民安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大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祁国泰民安.”世外桃源 晋、陶渊明《桃花源诗并序》:“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安居乐业 《汉书、货殖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后汉书、仲长统传》录《昌言、理乱》:“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安,安心,居,住的地方,乐,喜欢,业,职业.安心地住在那儿,喜欢自己的职业.形容人们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丰衣足食,前程似锦,阳光大道,幸福安康,其乐融融。
4.关于安康的诗句
1、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唐代:李世民《元日》释义:壮美的和煦之风浩荡在华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运途正昌。2、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先秦:屈原《九歌》释义:宫商角徵羽五音齐合奏,衷心祝神君快乐又健康。3、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唐代:杜甫《夏夜叹》释义:这乱世已令人忧伤,再加上天热烦躁身体疲惫,我不禁热切地将太平时世盼想。4、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魏晋:曹植《铜雀台赋》释义:其恩德广布五湖四海,美好的事物越来越多,百姓也安康。5、自天降康,丰年穰穰。

——先秦:佚名《诗经·商颂·烈祖》释义:平安康宁从天而降,丰收之年粮仓囤满粮食。6、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先秦:佚名《诗经· 周颂·天作》释义:百姓在此盖新房,文王让人民享安康。民众奔往岐山,岐山大道坦荡荡。

子孙永保这地方。7、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

——先秦:佚名《诗经 卷阿》释义:上天赐你长久的寿命,福禄安康全部都有。8、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

——先秦:佚名《 诗经 周颂·昊天有成命》释义:成王不敢享安康,日夜仔细经营使百姓生活安稳。9、明昭上帝,迄用康年。

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先秦:佚名《诗经 周颂·臣工》释义:圣明无比的上帝,赐我丰收好年景。

下令那些农夫们:备好锄铲等农具,同看收割的情景!10、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释义:自己惭愧所处官位高,未能亲眼看到百姓是否安康。
5.盛唐时期,歌颂盛世局面的诗句有哪些
1. 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阴山骄子汗血马,

2. 长驱东胡胡走藏。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

3. 张后不乐上为忙。至今今上犹拨乱,劳身焦思补四方。

4.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肃不可当。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

5. 犬戎直来坐御林,百官跣足随天王。

6. 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

7.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8. 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9.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

10. 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11.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

12. 宗庙新除狐兔穴。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13.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周宣中兴望我皇。
6.求形容太平盛世的古诗句
忆昔二首

杜甫

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阴山骄子汗血马,

长驱东胡胡走藏。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

张后不乐上为忙。至今今上犹拨乱,劳身焦思补四方。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肃不可当。为留猛士守未央,

致使岐雍防西羌。犬戎直来坐御林,百官跣足随天王。

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

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

宗庙新除狐兔穴。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周宣中兴望我皇,

洒血江汉身衰疾。


李白嗜酒,他都喝了什么酒

李白乃唐朝诗人,从诗歌中看,唐朝诗人所饮之酒不限一种,论颜色,有白酒、绿酒等等。

唐人诗词中多出现“烧酒”一词儿,该“烧酒”是指颜色发红的酒,而不是蒸馏酒),上至行政高层,下至黎民百姓,主要喝的是米酒、葡萄酒,还有发酵后只压榨不蒸馏的清酒。这些酒的度数都很低,按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的几种唐酒造法,成品酒的酒精含量当在3%到15%之间,近似现在的熟啤、干啤或者加饭酒。

李白有一首有名的专门“劝酒”的诗《将进酒》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又云“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喝酒的性格,那是不醉不归的。而当时的“清酒”,度数不高,相当于日韩的“清酒”或者现在的“啤酒”。而且,当时是“大斗买粮,小斗沽酒”。喝酒的“斗”,也不同于称粮食的“斗”,一“斗”仅三两升的样子。想来李白的酒量,那至少要在数斗乃至十斗。


李白赞美大唐盛世诗句

盛唐,一个流光溢彩的时代,一个令人无限向往的时代,而这个时代最华丽的光华,便凝聚在三个横亘千古的名字上。其中便李白,盛唐如果没有李白的诗歌,那么他的光华一定会暗淡许多。而在盛唐时期最耀眼的时刻,被李白留在了他的诗《清平调三首》里,让后人得以在他的诗中,想象那个绝世的美人,那个伟大的帝王,那个流光溢彩的时代。今天我们就来仔细品读李白的《清平调三首》,看看李白怎样用他绝世的诗才来赞美大唐盛世。原文清平调词三首 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清平调词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共三首七言乐府诗。第一首从空间角度写,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从时间角度写,表现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总承前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译文其一云想变作贵妃的衣裳,花想变为贵妃之容貌,贵妃之美,如沉香亭畔春风拂煦下的带露之牡丹。若不是群玉仙山上才能见到的飘飘仙子,必定是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遇到的女神仙。其二美丽得像一枝凝香带露的红牡丹,那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与之相比也只能是枉断肝肠。借问那汉宫中谁能与她相比,就算赵飞燕,也只有凭藉着新妆才差可与之比方。其三名花和绝色美人相与为欢,长使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沉香亭北倚栏消魂之时,君王的无限春愁都随春风一扫而光。注释⑴清平调:唐大曲名,《乐府诗集》卷八十列于《近代曲辞》,后用为词牌。⑵“云想”句:悬想之辞,谓贵妃之美。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⑷群玉:山名,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因山中多玉石,故名。⑸会:应。瑶台:传说中西王母所居宫殿。⑹一枝秾(nóng)艳:指牡丹花(木芍药)而言。秾,一作“红”。⑺巫山云雨:传说中三峡巫山神女与楚王欢会接受楚王宠爱的神话故事。⑻可怜:犹可爱、可喜之意。飞燕:即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倚新妆:形容女子艳服华妆的姣好姿态。倚,穿着、依凭。⑼名花:牡丹花。倾国:喻美色惊人,此指杨贵妃。典出汉李延年《佳人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⑽看(kān):此为韵脚,读平声。⑾解释:解散、消解之意。释,即消释、消散。一作“识”。春风:此指唐玄宗。⑿沉香:亭名,沉香木所筑,在唐兴庆宫龙池东。故址在今西安市兴庆公园内。沉,一作“沈”。阑干:即栏杆。创作背景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743)或天宝三年(744)春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不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全唐诗》题注:“天宝中,白供奉翰林。禁中初重木芍药,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移植于兴庆池东沈香亭。会花开,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中弟子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手捧檀板,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遂命龟年持金花牋,宣赐李白,立进《清平调》三章。白承诏,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龟年歌之,太真持颇梨七宝杯,酌西凉州蒲萄酒,笑领歌词,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徧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太真饮罢,敛绣巾重拜。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他)学士。”赏析这三首诗,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第一首,一起“云想衣裳花想容”七字,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根本及不到当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相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歌舞,而杨妃则比较丰肥,固有“环肥燕瘦”之语(杨贵妃名玉环)。后有人据此说,杨妃极喜此三诗,时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脱靴,认为大辱,就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但这种说法遭到很多学者反对。这些学者认为:李白诗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瞒不过博学能文的玄宗,而且杨妃也不是毫无文化修养的人。据原诗来看,有明显的抑古尊今之意。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烦恼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十分优雅风流。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无怪这三首诗当时就深为唐玄宗所赞赏。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李白是盛唐时期的吧,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生活在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统治时期,即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白居易生于772年,于846年离世,属于中唐时期。


初唐(公元618—712年),大体上是指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或称武德至开元初)之间。

中唐(公元766-835年),代宗大历初至文宗大和末,共六十四年。


与其说是盛唐造就了李白,不如说是李白造就了盛唐。

余光中对李白这样评价:“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李白的辉煌与大唐的辉煌是命脉相连的,人们常说是盛唐造就李白,我却以为,是李白造就了盛唐。

李白初入长安时还只是个二十多岁的文艺青年,那时,他胸怀大志,渴望在政治上一展宏图。所有的困难在他眼前都如同小山丘,是抵挡不了他前进的步伐的。

于是,他豪情万丈地写下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句子。在这首《将进酒》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洋溢着自信、意气风发的青年,是一个相信世界上没有他跨不过的坎的青年,是胸怀宇宙、睥睨一切的青年。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的气度,就是大唐的气度。李白年轻的时候,正值唐代政治、经济欣欣向荣的时候,社会安定、人民富裕。正是这样的社会背景,给了他骑着装饰俊美的大马,穿起奢华繁复的衣服的底气。

这时的李白,相信“人生得意须尽欢”,在与朋友们一次又一次的觥筹交错中畅谈着自己对未来的美好幻想。我们可以想象,一个面色泛红、神态微醺,鲜衣怒马、长襟飘飘的少年在高谈阔论后嘴角扬起了一个坚定的弧度,似乎未来的一切都在他的把握之中。

公元744年的一天,唐玄宗正和杨贵妃慢慢踱步在宫中的沉香亭前,看着亭旁的牡丹花正开得热烈,兴致大好。如此良辰美景与佳人,不记录下来多么可惜啊。于是唐玄宗大手一挥诏李白入宫,希望他为此情此景赋一首诗。于是,《清平调》诞生了。

杨贵妃的国色天香,和李白的生花妙笔,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凝练出传咏千古的佳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不愧是李白,他没有直接说贵妃的衣服多么华美、贵妃的面容多么漂亮,而是从旁人的看法间接衬托贵妃的美丽。只要是见过贵妃的人,一看到云,就会想起贵妃飘逸的衣裳,一看到花,就会想起贵妃的容颜。

在李白的笔下,杨贵妃已经惊为天人,是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由此,杨贵妃留在了李白的诗里,留在了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作为大唐辉煌的象征,美艳了无数人的时光。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的梦,是蓬莱仙境的梦。他是那样的超凡脱俗,因而看一切事物都已经不在人间看,而要到天上去看了。

他家喻户晓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么的简单,又多么的不简单。如此奇幻的想象和超脱世俗的浪漫色彩,常常让人怀疑,李白这个诗人,是真实存在过的和我们一样的人吗?让人感觉他仿佛是从云间走来,仙气飘飘,给尘世蒙上了奇丽的色彩。

老年的李白,远离了长安这个喧嚣之地,在西南蜀地的层层叠叠的山中度过了他最后的时光。安史之乱的萌发,使得他的政治理想彻底地落空。他年少时的宏图大志再无法实现,于是李白就寻山访友,在自然与友情中排解自己的郁闷,写下了《听蜀僧浚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朋友是蜀地的僧人,特意为李白弹起了琴曲。在手一来一回间,仿佛是群山的松涛在摇荡着发出声音,洞彻心扉。

此时,李白的世界不再是“五花马、千金裘”那样的繁华与喧嚣了,而是十分的静谧和空旷,只余下阵阵琴声,回荡在耳畔。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李白的心灵被彻底地洗涤了,褪去了年少的轻狂和中年的沉重,只余下了知天命之年的释然与静气。

过往在皇帝跟头写诗,与一群文友喝酒的喧嚣岁月彻底地翻篇了,此刻,李白看淡了尘世的浮华,回归到生命本身的宁静里去了。

李白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如果没有他的生花妙笔,也许人们对唐朝的印象只是历史教科书上的方块字。但有了李白,人们知道了唐朝的鲜衣怒马和绝色贵妃,更知道了唐朝有这样一名仙气飘然的诗人。

没有李白的唐朝是不完整的。与其说是盛唐造就了李白,不如说是李白造就了盛唐。


上一篇:传橙

下一篇:盛世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