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时间:2024-07-07 19:31:36编辑:小早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作的政治经济著作。作者介绍: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卡尔·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经济支持。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遗留下的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众望所归地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书籍简介:该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和阶级关系作了全面剖析,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的后果: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产业后备军的形成,以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加强对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剥削等,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还论述了现代无产阶级随着产业革命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实地调查的大量事实,详尽地描述了英国无产阶级的悲惨生活,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进行了严厉的控诉。该著作不仅是社会学领域中先驱者的著作,同时也体现了恩格斯的新的理论观点。书中已经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运用了他和马克思共同得出的新的历史观。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作的政治经济著作,首次出版于1845年。该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和阶级关系作了全面剖析,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的后果: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产业后备军的形成,以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加强对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剥削等,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还论述了现代无产阶级随着产业革命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实地调查的大量事实,详尽地描述了英国无产阶级的悲惨生活,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进行了严厉的控诉。该著作不仅是社会学领域中先驱者的著作,同时也体现了恩格斯的新的理论观点。书中已经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运用了他和马克思共同得出的新的历史观。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如下:《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作的政治经济著作,首次出版于1845年。该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和阶级关系作了全面剖析,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的后果: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产业后备军的形成,以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加强对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剥削等,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还论述了现代无产阶级随着产业革命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实地调查的大量事实,详尽地描述了英国无产阶级的悲惨生活,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进行了严厉的控诉。该著作不仅是社会学领域中先驱者的著作,同时也体现了恩格斯的新的理论观点。书中已经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运用了他和马克思共同得出的新的历史观。内容简介恩格斯在书中全面述了无产阶级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根本道路。书中首先考察了无产阶级的起源和发展,指出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也产生了工业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其次,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悲惨命运。根据大量的官方和非官方材料,指述了英国工人阶级难以忍受的生活状况和劳动条件,证明这些现象是资产阶级后剥削和压迫造成的。第三,明确无产阶级不仅是一个遭受苦难的阶级,而且是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伟大阶级,直到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第四,总结了英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高度评价了英国宪章运动,称它是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的政治运动,但也批评了宪章主义者目标狭隘的弱点,提出了工人运动必须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强调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唯一可能的出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一、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恩格斯的早期著作,恩格斯在1842至1844年期间,着力研究了工人阶级的处境。1844年8月恩格斯在巴黎与马克思会见,决定与马克思共同进行理论研究,为无产阶级事业进行斗争,并开始合作《神圣家族》一书。恩格斯在巴黎逗留10天,写完了《神圣家族》中他所分担的七个章节之后,1845年9月9 日离开巴黎回巴门,1844年9月到1845年3月恩格斯以英国工人阶级为典型,写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后来在莱比锡出版。《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问世后,于1845年夏,恩格斯曾对这本书作了补充评述,指出:“我主要是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性,而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的是要说明无产阶级的这一斗争是完全合法的,是要用英国资产阶级的丑恶行径来戳穿他桐尘们的花言巧语。我写作这本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就是对英国资产阶级的起诉书。”《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一书通过对英国这一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形态的分析,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内在的深刻矛盾,论述了阶级冲突的经济根源和无产阶级产段氏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生动地描绘了英国工人难以忍受的生活状况和劳动条件,指出无产阶级的这种地位必然促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此书虽然还存在德国古典哲学的痕迹,但它所论及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等新思想、新观点,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局燃禅础。列宁认为这部著作是社会主义文献中最优秀的著作之一。

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历史背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恩格斯写于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在1845年5月出版于莱比锡的一部早期重要的著作.它是恩格斯在深入、细致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的产物,“是世界社会主义文献中的优秀著作之一”。

历史背景
该书的写作以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特别是工人阶级的悲惨境遇为背景.英国是一个资本主义产生比较早的国家。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发生产业革命,随后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结构有了重大变化,形成了一个在总人口中占很大比重的强大的工人阶级。工人阶级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巨额社会财富,但他们却一无所有,世世代代地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生活日益贫困,经常受到失业、饥饿、死亡的威胁。由于这种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恶劣的经济状况越来越难以忍受,工人以各种形式进行的反抗逐渐兴起,从盗窃和毁掉资本家的财产,发展到有组织的罢工和暴动以及其他政治斗争。
工人阶级的悲惨处境及其抗争,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注意,为了解决这一全国性的社会问题,英国议会曾辩论和通过了各种提案,但无论是救济和改善的方法,还是迫害和镇压的手段,都无济于事。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则较深刻地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弊端.提出了种种改良措施。但他们不是依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而是幻想通过说服资产者和统治者,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社会.与此同时,法德等国家也出现了强大的工人运动和各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
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成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并着手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不是某些善良人们的主观簿造,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要通过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来实现。因此,必须全面考察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总结其斗争经验,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并为本阶级的彻底解放而自觉斗争.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目的,恩格斯写出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光辉著作。
中心思想
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依据大量材料,极其严厉地控诉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雄辩地证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而且由于“它所处的那种低贱的经济地位.无可遏止地推动它前进,迫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同时指出:“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止人认识到,除了社会主义,他们没有别的出路。”而“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的目你时,才会成为一种力量。”

要内容
全书着重阐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工人阶级孕育、形成史的阐明
在这部著作的“导言”中,恩格斯开宗明义地指出:“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铭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全集)第281页)他首先介绍了使用机器之前纺纱织布在工人家中进行的情况,接着指出,珍妮纺纱机的诞生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织工逐渐抛弃了自己的农业而专门织布,“他们光靠工资生活.没有丝毫财产,甚至连虚假的财产(例如一小块租来的土地)也没有,这样,他们就变成了无产者。”(第284页)由此不仅引起了工业无产阶级的出现,而且也促进了农业无产阶级的产生。
随后,“导言”用很大篇幅概述了近60年来英国工业的发展史,并说明了英国工人阶级伴随产业革命而形成的过程。恩格斯指出,机器代替手工工具,工厂代替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第296页)“大资本家和没有任何希望上升到更高的阶级地位的工人代替了以前的师傅和帮工;于工业变成了工厂生产,严格地实行了分工,小的师傅由于没有可能和大企业竞争,也被挤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去了。”(第296页)这时工人阶级第一次真正成为居民中的一个稳定的阶级。布满整个大不列颠的广大工人群众正是这样产生的:
〔二)对英国工人阶级极端恶劣的生活、工作状况的描述
这部著作的正文部分,详细、逼真的展现了英国工人阶级生活、工作中的悲惨情景。
恩格斯首先就生活方面作了介绍。他指出.由于工业的发展,英国形成了许多大城市。这里是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区,也最为明显地表现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在这里,“一小撮强者即资本家握有一切,而大批弱者即穷人却只能勉强活命。’,“一方面是不近人情的冷淡和铁石心肠的利己主义,另一方面是无法形容的贫穷”。(第304-305页)富人握有强有力的武器——资本,不断向穷人发起进攻,而穷人只能徒手战斗,孤立无援,承受着由贫穷所产生的饥俄、疾病和死亡.书中还具体反映r英国工人衣食住等方面的遭遇。衣着方面,他们穿的是粗布衣,甚至破烂衣,并且往往打赤脚,饮食方面,质量很差,由于收入少,只能买最次甚至腐烂的东西.上豆皮、菜帮、烂水果成了饥饿难忍的工人用以充饥的食物.居住方面更为恶劣,房屋狭小、简陋、肮脏。宅旁河水污黑,烟囱的黑烟毒化着空气。“在这种条件下生活的人们,的确不能不下降到人类的最低阶段”。(第342页)英国工人阶级在精神生活方面更是极端匾乏.他们一切智力的、精神的和道德的发展都被忽视.生活的毫无保障,挣一天吃一天的日子,对道德所起的破坏作用比贫穷还要厉害得多,酗酒、纵欲和犯罪盛行,工作方面,机器的采用不但使许多工人失业,而且因更多地使用童工、女工而大量排挤了成年男工。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没备,工业城市中,“除了许多畸形者,还可以看到大批的残废者:这个人缺一只或半只胳膊,另一个人缺一只脚,第三个人少半条腿;简直就好象是生活在一批从战争中归来的残废者里面一样。”(第450页)资产阶级的令人厌恶的贪婪还造成了一大串疾病:妇女不能生育,孩子畸形发育,男人虚弱无力,四肚残缺不全,整代整代的人都被毁灭了。
书中还尖锐地揭示了工人受到非人待遇的社会根源,指出:正是英国社会把工人置于这种境地。“社会知道这种状况对工人的健康和生命是怎样有害,可是一点也不设法来改善.社会知道它所建立的制度会引起怎样的后果,因而它的行为不单纯是杀人,而且是谋杀”。(第380页)
(三)对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斗争的详尽分析
这部著作没有停留于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控诉,同时还明确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地位必然会推动其为求得自身解放而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书中在揭示了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经济根源之后较详细她分析了斗争形式的发展过程与必然结局。指出,工人最早、最原始的反抗形式是犯罪。“但是工人很快就发觉这样做是没有什么好处的。罪犯只能个人单枪匹马地以盗窃来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社会却能以全部权力来猛袭一个人并以占绝对优势的力量压倒他。”〔第502页)随若人口的集中,工人“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己经意识到,……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第407-408页)于是开始进行集体的战斗,用暴力捣毁机器和工厂,“但是这种反抗形式也是孤立的,它局限于八别地区,并且只是针对着现存制度的一个方面。……工人们必须找出一种新的反抗形式。”(第502页)它就是工会,工人借助它组织群众性的罢工,为提高工资而斗争,还配置了基金会,用金钱帮助失业工人。这种形式对工人有巨大的教育和鼓动作用,并“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强了工人对有产阶级的仇恨和愤怒”。(第507页)但此种形式也有局限性,即无力把工人从雇佣奴隶制下解放出来。而只有工人阶级独立的政治运动才能实现这个伟大目标。书中说明,英国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宪章主义”运动,在宪章主义旗帜下,起来反对资产阶级的是整个工人阶级,他们向资产阶级保护自己经济利益的围墙“政权和法律进攻,因此已经将以前的经济斗争转变为政治斗争。但是由于宪章主义者目标狭隘和缺乏理论指导,这一斗争失败厂。因此需要实现宪章运动和社会土义的结合。恩格斯在书中充满信心地宣告,工人运动除了社会三L义以外.再没有其他出路,而社会主义只有当成为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才变成一种力量,“工人阶级才会真正成为英国的统治者”。(第527页)从而点明了这部著作的主要思想。
(四)对现代社会两大对抗阶级斗争前景的预示
书中在详尽和深人剖析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阶级对立之后,高度赞扬了英国无产阶级,阐明了其崇高的历史地位;严厉地批判了英国资产阶级,描述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最后,恩格斯写道:“随着小资产阶级的不断破产,随着资本迅速地向少数人的手里集中,无产阶级的人数将按照几何级数增加起来,使整个民族,除少数百万富翁外,很快都成为无产阶级。”(第585页)随着阶级的分化的日益尖锐,反抗的精神日益深入工人的心中,个别的游击式的小冲突在扩展成较大的战斗和示威,因此“革命是不可避免的,要从既成的形势中找到和平的出路已经太晚了”,“即使资产阶级中有一部分人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即使资产阶级的习气普遍地改好了,也都无济于事。”(第586-587页)因为整个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性不可逆转,整个资产阶级的本性也不可改变。

意义
尽管该书是马克思主义尚未正式产生之前的一部早期著作,还有某些不成熟之处。但瑕不掩瑜,恩格斯的这部伟大著作是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从理论意义看,书中通过对英国社会状况、产业革命、阶级矛盾的详细分析,阐发了生产力推动历史发展,工业革命产生无产阶级,资本主义运动所衍生的阶级矛盾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走向崩溃等思想,为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作出了贡献,大大推动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此外该书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完成巨著《资本论》,提供了许多观点和材料,对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从实践意义看,这部著作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所处的低贱的社会地位和他们为彻底改变这种地位而斗争的必然性,在当时对提高无产阶级觉悟和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成为国际无产阶级开展革命斗争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历史背景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一、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恩格斯的早期著作,恩格斯在1842至1844年期间,着力研究了工人阶级的处境。1844年8月恩格斯在巴黎与马克思会见,决定与马克思共同进行理论研究,为无产阶级事业进行斗争,并开始合作《神圣家族》一书。恩格斯在巴黎逗留10天,写完了《神圣家族》中他所分担的七个章节之后,1845年9月9 日离开巴黎回巴门,1844年9月到1845年3月恩格斯以英国工人阶级为典型,写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后来在莱比锡出版。《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问世后,于1845年夏,恩格斯曾对这本书作了补充评述,指出:“我主要是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性,而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的是要说明无产阶级的这一斗争是完全合法的,是要用英国资产阶级的丑恶行径来戳穿他们的花言巧语。我写作这本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就是对英国资产阶级的起诉书。”[1]《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一书通过对英国这一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形态的分析,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内在的深刻矛盾,论述了阶级冲突的经济根源和无产阶级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生动地描绘了英国工人难以忍受的生活状况和劳动条件,指出无产阶级的这种地位必然促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此书虽然还存在德国古典哲学的痕迹,但它所论及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等新思想、新观点,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列宁认为这部著作是社会主义文献中最优秀的著作之一。


恩格斯为什么要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工人阶级的悲惨处境及其抗争,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注意,为了解决这一全国性的社会问题,英国议会曾辩论和通过了各种提案,但无论是救济和改善的方法,还是迫害和镇压的手段,都无济于事。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则较深刻地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弊端.提出了种种改良措施。但他们不是依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而是幻想通过说服资产者和统治者,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社会.与此同时,法德等国家也出现了强大的工人运动和各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成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并着手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不是某些善良人们的主观簿造,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要通过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来实现。因此,必须全面考察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总结其斗争经验,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并为本阶级的彻底解放而自觉斗争,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目的,恩格斯写出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光辉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依据大量材料,极其严厉地控诉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雄辩地证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而且由于“它所处的那种低贱的经济地位.无可遏止地推动它前进,迫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同时指出:“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止人认识到,除了社会主义,他们没有别的出路。”而“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的目你时,才会成为一种力量。”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什么显著变化?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农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21%,工业在英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增大。工业革命后,英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逐年上升。拓展资料:1、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为某些行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机会,一方面也会对其他行业带来生存的威胁。通常在经济成长的过程中,服务业的重要性会与日俱增,服务业的比重会日益扩大,服务业从业者有较大的市场机会。产业结构高度化,也称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产业结构高度化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2、英国工业革命使它的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的发展,工业革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使英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号称“世界工厂”,称霸世界达半个世纪之久。英国在工业革命80年左右时间里,建立了强大的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机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机器大生产空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列宁指出:“19世纪中叶英国几乎完全垄断了世界市场”。3、工业革命都,英国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和管理经营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所有制方面发生了变化,改变了剥削阶级内部力量的对比。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统一性、标准化,资本主义国家每一个经济部门、地区都转入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这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改变了每个国家的经济地理结构。资本主义的统一市场最终形成,商品经济最终代替了自然经济。


英国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如下:1、经济上,对中国进行原料掠夺和商品输出,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地社会;2、政治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犯中国主权,使中国主权遭到破坏,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3、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的主要任务,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思想上,魏源、林则徐等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5、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中国近代工业、科技、教育起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革命的意义如下: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2、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3、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5、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6、带来了工业污染;7、开始了城市化进程;8、使弱小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进程。


上一篇:英格兰足球队服

下一篇:牛栏奶粉官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