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历史都有什么
歌谣、传说、神话、故事、寓言、童话、传记、诗篇、稗史、游记、剧本、小说、随笔、评论……繁多的体裁构成了文学,也构成了文学的历史。然而,并不是每种抒怀或记叙文字都能进入文学史。就每个具体时代而言,能以经受时光的筛簸,穿越后世历代的传述而存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必是少数。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的历史实质上是精品文学的历史、经典文学的历史。在一个技术手段已经能够无限量提供资讯与娱乐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在阅读?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在探究心灵和人性方面,在摹写生存状态方面,在张扬想像力方面,在文明的传承与塑造方面,有哪一种文化样式的能力可在文学之上?答案是没有。文学无疑是表现力最为宽广最为强大的人类情感工具,其生命力既古远又蓬勃,自从以歌谣传说之类的形式诞生于口述年代以来,它的历史从未中断过-哪所是洪水滔天还是暴政窒息一切之时。只要生活在继续,人类就会把故事一直讲下去,把情愫不断表达出来。面对文学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特质-核心作品的价值亘古不变。尽管作家的写作技巧在不断提高,大众的阅读趣味也日新月异,但即使在已经进入电子阅读的今天,《荷马史诗》或唐吉诃德的魅力依然丝毫无减。
陈垣全集的作者资料
陈垣(1880.11.12-1971.6.21),汉族,广东新会(现广东省江门市境内)人。字援庵,又字圆庵,出身药商家庭。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陈垣先后创建广州光华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孤儿工读园、北京平民中学。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的教授﹑导师。[1]1926-1952年,任辅仁大学校长。1952-1971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49年以前,他还担任过京师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另有《陈垣学术论文集》行世。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他的许多著作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有些被翻译为英、日文,在美国、德国、日本出版,毛泽东主席称他是“国宝”。
安徽大学出版社的评价
安徽大学出版社充分依托安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在古文字研究、古籍整理、唐诗宋词研究、徽学及地域文化等专业领域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唐刺史考全编》《刘文典全集》《诗情画意的安徽》《明清徽皖篆刻简论》《出土夷族史料辑考》《陈垣全集》《楚帛书诂林》《楚系简帛释例》《金代文学编年史》《张英全书》《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上博楚简文字声系(1~8)》等一批学术精品,深受学术界、理论界读者朋友的欢迎。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心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深入的了解到陈垣、刘乃和、白寿彝、何兹全及刘家和五位史学名家的为人为师为学的历程,其中渗透了相关重要治史理论、思想和方法,这对我们青年学生具有极强的教化意义。老师们从“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什么是历史观?”等学习历史必须回答的问题出发,引导我们思考关于历史、历史学以及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从而让我们对这一系列问题形成自己合理的、独特的见解。老师们以不同于常规的视角和思考维度,引领我们探索有关历史认知的奥妙。【摘要】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心得【提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深入的了解到陈垣、刘乃和、白寿彝、何兹全及刘家和五位史学名家的为人为师为学的历程,其中渗透了相关重要治史理论、思想和方法,这对我们青年学生具有极强的教化意义。老师们从“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什么是历史观?”等学习历史必须回答的问题出发,引导我们思考关于历史、历史学以及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从而让我们对这一系列问题形成自己合理的、独特的见解。老师们以不同于常规的视角和思考维度,引领我们探索有关历史认知的奥妙。【回答】
中国向来的教育主旨,是把学习的主动性放在求学者一方。或因此,抽象出来的“方法”向不为人所重;自信足者可说“文成法立”,谦逊一点的也以为“文无定法”。即使有意发凡起例,也往往比较隐晦,要读者自己去摸索。重视治学的“方法”问题,或是近代西潮冲击下的一种“中国反应”——在二十世纪初年清末尝试新学制时,深受日本的影响课程设置中,几乎每一学科都有“研究法”一门课,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方法热”。尽管如葛兆光老师所说,这西潮多半来自东瀛,但日本新学制的背后,显然有着西方的影子。【回答】
这样注重“方法”的倾向也有些本土的远因——从清朝乾嘉时候开始,“考据”逐渐成为一种带有独立认同的“学问”。有的人自称治考据,有的被他人称为工考据。类似说法相当常见,意味着一种带有广泛适应性的方法已从各种具体专门的学问中独立出来,自成一“学”,且极受重视。后来西方一些社会科学的学科,方法也专门化到几乎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子学科。不过在人文学科,这样的情形比较少见。【回答】
要说史学方法,不论教与学,真要到好的程度,其实都不简单,却也并非妙不可言。我想和年轻人分享蒙思明先生的一句话:史学方法“并不是一种神奇的东西、秘密的宝藏,而实际只是一些合乎逻辑、合乎常识,可以使人信赖的批判原则和工作程序”。换言之,史学方法的基础就是逻辑和常识,具体则是一些批判原则和工作程序。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手,更当积极主动去寻求。【回答】
方法和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的。一是要先有求的态度,二也要注重求的方法,而且主要靠学的人自己去摸索体会。不仅所谓“知识”如此,求知识的方法亦然,就看是否找到合适的途径。梁启超曾说,“真正做学问,乃是找着方法去自求,不是仅看人家研究所得的结果”。若自己学到“做学问的方法,乃能事半功倍”。我可以补充说,只要有心,看人家如何得到那样的研究结果,也能找到做学问的方法【回答】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心得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心得如下:一、治史历程深入的了解到陈垣、刘乃和、白寿彝、何兹全及刘家和五位史学名家的为人为师为学的历程,其中渗透了相关重要治史理论、思想和方法,这对我们青年学生具有极强的教化意义。要说史学方法,不论教与学,真要到好的程度,其实都不简单,却也并非妙不可言。蒙思明先生说过:“史学方法并不是一种神奇的东西、秘密的宝藏,而实际只是一些合乎逻辑、合乎常识,可以使人信赖的批判原则和工作程序。”换言之,史学方法的基础就是逻辑和常识,具体则是一些批判原则和工作程序。不仅可以学到手,更当积极主动去寻求。二、方法心得方法和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的。一是要先有求的态度;二也要注重求的方法,而且主要靠学的人自己去摸索体会。不仅所谓知码手识如此,求知识的方法亦然,就看是否找到合适的途径。史学名家:一、梁启迟喊嫌超梁氏首倡新史学,重视史学方法,为中心主流。并自著《中国历史研究法》正补二书,以示强力提倡。自此开新史学一代风气,举国风从。并专著开创《近三百年学术思想史》、《清代学术概论》,故除倡导之开风气,又具专业之功力。二、刘师培刘渗清氏祖孙三代精于《左传》研究。亦为二十世纪初之国学大师。惟在新史学时代,首先创作历史教科书。其于清末所办《国粹学报》专门探讨中国史官、史统、史籍与史学通论之开路先驱。二十世纪之史学通论,刘师培是开山大师。三、章炳麟字太炎。精通文字学,博览经学史学,具渊深学术造诣,亦富现代眼光。应系一代国学大师,亦为史界先驱。于国粹、国故、国学领域皆为时代前驱。
《校勘学释例》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校勘学释例》(陈垣)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zJ1-bWdIRmzhSuRbKirGA 提取码:5sgn 书名:校勘学释例作者:陈垣豆瓣评分:9.4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年份:2004-05页数:160内容简介:《校勘学释例》原名《元典章校勘释例》,是国学大师陈垣在校勘《元典章》基础上,分条陈列旧刻至误的类例,总结概括了校勘学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与校勘方法,是校勘学上一部带有总结性的重要著作。校勘之学起因于文件传写中的错误率太高,文件越古,传写的次数越多,错误的机会也越多。校勘学的任务就是要改正这些传写中出现的错误,恢复一个文件的本来面目,或使它和原本差别最微。
校勘学释例的目录
元典章校补释例序/胡适 序 卷一 行款误例 第一 有目无书有书无目例 第二 条目讹为子目例 第三 非目录误为目录例 第四 误连上文例 第五 错简例 第六 阙文例 第七 字体残阙径行删去例 第八 空字误连及不应空字例 第九 正文讹为小注小主讹为正文例 第十 抬头遗迹改革未尽例 第十一 表格误例 卷二 通常字句误例 第十二 形近而误例 第十三 声近而误例 第十四 因同字而脱字例 第十五 因重写而衍字例 第十六 因误字而衍字例 第十七 重文误为二字例 第十八 一字误为二字例 第十九 妄改三例 第二十 妄添三例 第二十一 妄删三例 第二十二 妄乙三例 卷三 元代用字误例(略) 卷四 元代用语误例(略) 卷五 元代名物误例(略) 卷六 校例(略) 重印后记 附录 《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简体横排标点本说明/陈智超
书的历史有多久?
书的由来: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当时的人们就地取材,把图文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甲骨文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书,而只能算是书的早期雏形。约在公元前8世纪时简策的出现算是中国最早的书。汉朝发明了造纸之后,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纸质书。隋唐木版印刷术发明后,书籍成了传承文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宋代时毕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方便了中国的图书印刷,使人们看书变得方便,而通过活字印刷、平版印刷、机械印刷等方式,使得量产图书变得容易,图书的应用更为普遍。书的功能1、休闲娱乐功能:书籍能愉悦心情。罗伊兰德说,阅读是永恒的快乐。读书的乐趣在于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让人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我们在脆弱时获得力量和鼓励,让我们在孤独时多了一个朋友。2、文化传承功能:代代相传的智慧宝库。人类与野兽不一样的是,从蒙昧到开化,智慧不断增加和累积。书与人类文明的进程相伴走过了数千年,从野蛮走向文明,从传统走向现代,人类的祖先就千方百计地将他们所创造、积累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各种形式保存下来,传承给后人。书记录了人类的历史、新发现、知识和经验,后人从书上学习到古人的智慧结晶。3、社会化功能:人类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南宋著名理学家魏了翁在《唐文为一王法论》中指出:书以载道,文以经世,以言语代赏罚,笔舌代鞭扑。书是传播的一个载体,在舆论导向、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对读者进行思想教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4、经济功能:文化产品和知识变现。从经济效益角度讲,出书业有如印钞业,书具有获取利润的文化产品的特性。人类是一种求知欲旺盛的生灵,我们一直是很愿意为知识以及有价值的信息付费,因此,知识变现的其中一个途径就是出书,以获取版权收益。
书的历史有多久
两千多年书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开展,贡献非常大。一种记录、分析、总结、组织、讨论及解释信息的、有插图或无插图的、硬抄或平装的、加套或不加套的,包含有前言、介绍、目录表、索引的用以增长知识、加深理解、提升并教育人类大脑的装置,该装置需要视觉、有触碰的感官形式存在并使用。
当代文坛的笔名为何越来越少
笔名是作家诗人、文人墨客摇笔杆时题署的别名、化名。现代文坛曾大兴笔名之风,几乎每位作家都有笔名,有的多达十几个、上百个(如鲁迅),因而研究现代作家的笔名,已成为现代文学史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现代作家的逐渐远行,笔名的破译也越来越难。幸亏上世纪有一些有心人爬梳勾稽、通信调研,发掘了大量现代文坛的笔名资料,得以使我们还能从中获悉珍贵的笔名信息。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当数徐乃?、钦鸿合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也出有一本朱宝梁编著的《二十世纪中文著作者笔名录》。 笔名数量之多、笔名艺术之丰富多彩,已成为镶嵌在现代文坛的一道亮丽风景。笔者近因兴趣所至,在编写当代文坛笔名与原名对照表的过程中,深感笔名艺术似乎已离当代文坛而去。当然,当今文坛也有一些响当当的笔名,如莫言(原名管谟业)、苏童(童忠贯)、贾平凹(贾平娃)、刘恒(刘冠军)、二月河(凌解放)、方方(汪芳)、残雪(邓小华)、梁晓声(梁绍生)等,但极大多数作家都是以原名刊文行世,如王蒙、铁凝、陈建功、高洪波、陈忠实、王安忆、叶辛、李存葆、张贤亮、蒋子龙、韩少功、曹文轩、秦文君、叶永烈等等,至于70后、80后的韩寒、郭敬明、张悦然、饶雪漫等,更是不再以笔名行世了。为何当代文坛的笔名越来越少?究其原因,拙以为主要是与当今社会奉行的“实名制”有关。 所谓实名制,即每位公民只能拥有一个登录在户口薄、身份证上的姓名,无论是银行存取款、邮局取汇款、购房按揭办房贷房产证、乘飞机办机票以及工作证、驾驶证、工资卡、公证书、医疗证等,都只认身份证上的那个姓名,其他一律免谈。这就是现代化社会的“一名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许觉民从抗战时期开始一直使用笔名“洁泯”,但在实行实名制的当下,却带来了不少麻烦。他在《我的笔名由来》一文中不无感慨地说:“这多年来,邮局实行真实姓名汇款之规定,写作的人总有稿费寄来,寄发的报刊单位总用发表者的笔名的名字作收款人。这样,领款证件上的真名与收款人的笔名对不上,就领不到钱。我多次因收款人用笔名问题,出示了身份证和作家协会发给的会员证,会员证上有我的笔名。回答说不相干,只认定身份证为准。我于是将汇款单寄还报刊社,请求改正真名后寄来,有的拖延几个月后重新办理,有的不予理睬。至此,我省悟到笔名已不可用,原想要文雅一些,但已雅不起来,只好以粗俗的本名署名写文,从此还俗了。”(董宁文编《我的笔名》第205页,岳麓书社2007年版)类似许觉民因使用笔名致使日常生活造成麻烦的现象,在当今作家中时有发生,因而很多作家已经放弃了笔名。这就不免使人发问:现如今笔名还有存在的意义吗?为何从前文化人的种种雅兴如今越来越少了呢? 现代化讲快,讲效率,讲速度,所谓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财富,自然容不得你在那里慢悠悠地显摆什么笔名、斋名、字、号了。现代化社会讲的是高铁、动车、手机、电脑,什么都要快,越快越好,越简单越好。因而不但字、号早已弃之不用,笔名斋名也久已生疏,而且眼看连姓名符号也要被一连串数字代码“数字化”了。什么身份证号、工作证号、驾驶证号、银行卡号、牡丹卡号、信用卡号……什么都是代码,什么都是数字。在快节奏的数字化时代,“一名主义”无疑是最适合时代需要的姓名制度了。 笔者曾与友人谈及,与农业社会的文化人相比,今天的文化人丢失了什么?拙以为至少有三件东西已经丢失了:一是表明个性的字、号,二是用来寻根的家谱,三是交流性情的诗词唱和。过去的文化人对于名、字、号十分重视,十分讲究,不但人人既有名又有字还有号,而且如何使用名、字、号直接关联着一个人的素质与品性。上世纪前半叶出生的那一代文化人,还保留着浓重的字号传统,称人、自称亦必依礼而行。国学大师、北师大中文系教授启功先生(1912―2005)晚年曾遇到过一件使他十分不快的事:安徽某出版社筹划出版《陈垣全集》,有编辑找到北师大,诚请启功先生题写书名。启功先生十分为难,因为陈垣先生(字援庵,斋名励耘)是他的恩师,哪有弟子可以直呼师名的道理?启功先生推辞再三,而那位编辑不懂个中原委,则是坚执再三。启功先生最后只好提出,《陈垣全集》的书名他无论如何不能写,如果一定要写,他就在扉页另书:“陈援庵先生全集受业启功敬署。”这就是那一代文化人的素养与作风,只可惜这些文化传统己经渐行渐远模糊不清不为世人道了。在快节奏的浮华年代,如果现在还有人在使用字、号,讲究笔名、斋号,那简直就成“出土文物”了。
哪个文学笔名最好,{文学家中}
钱钟书(钱终输)的笔名“中书君”
资料:
中华笔名文化源远流长,文人雅士大都喜欢用笔名,一来可隐匿真名(当然也可以藏拙),二来显得风雅。许多笔名起得煞费苦心,大有深意,值得玩味再三。刘继兴对笔名文化甚感兴趣,认为最叫绝的笔名当为钱钟书的笔名。
钱钟书先生的笔名是“中书君”,为什么说它是最牛的笔名?此中学问大了去了,而且“机关”藏尽妙趣横生,让人无法不为钱先生的机智与博学而折服。
这还得从钱钟书先生的学术巨著《管锥编》说起。一些作家与学者曾对《管锥编》书名作过诠释。据《庄子·秋水》记载,魏公子魏牟曾经教训思想家公孙龙说:“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意思是说,你琐琐碎碎地去辩论,真好比是用竹管去看天,用锥子去量地,不是太渺小了吗?这样一个比喻,在《说苑·辨物》、《史记·扁鹊传》、《韩诗外传》等古籍中也运用过。钱先生借用这个典故,将自己的书名定为《管锥编》,是说自己的书不过是“以管窥天”、“用锥指地”而已。既表示自谦,也表示自有一方天地。
学者陆文虎曾写过《管锥编略解》一文,通过考证,指出“管”与“锥”分别是“管城子”、“毛锥子”的省略性叫法。而“管城子”、“毛锥子”,在古汉语中都是笔的意思。按陆文虎的解释,《管锥编》就应当是“笔记”、“笔会”的意思。李洪岩先生在研究中进一步发现,中华书局出版的《谈艺录》补订本第566页说,唐代文人韩愈曾经以“中书君”代指“笔”。笔在古代的雅称是“中书君”,而“中书君”正是钱钟书先生的笔名,这个笔名妙就妙在既以笔之名为笔名,又与“钟书”二字谐音。他认为,由于“中书君”与“管城子”、“毛锥子”同义,所以,又可得出“管锥编”三字中隐着作者的名字,是“钱钟书集”的意思。
妙哉钱钟书,居然以笔之名为自己的笔名!且其笔名与真名还是谐音!又在《管锥编》书名中隐藏作者名,真是妙不可言。区区一个笔名都能玩出这么大的学问来,难怪钱老被人誉为“文化昆仑”呢。(文/刘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