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钢琴曲谱

时间:2024-07-05 04:20:14编辑:小早

土耳其进行曲钢琴曲谱

  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是他的钢琴奏鸣曲——K331的第三乐章。

  莫扎特谱写了十九首钢琴奏鸣曲。这些奏鸣曲都显示出明朗乐观的乐思,完美匀称的结构和严谨如歌的旋律等创作特征。《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其中的.第十一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它只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文雅的行板”,第二乐章是“小步舞曲”,第三乐章就是《土耳其进行曲》。

  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是一首单独的进行曲小品。本曲全称为《“土耳其进行曲”主题变奏曲》,这是一首以“土耳其进行曲”为主题而驰名世界的变奏曲。实际上,本曲的主题本身并非具有纯正的土耳其风格,正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一样,只是反映了当时流行的一种“东方风格”,而在现代人看来,本曲几乎没有什么东方味道。但是由于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畅的旋律,故与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齐名,成为不朽的古典小品。

  乐曲的主题简洁而极其节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贯的节奏,加上十六分音符来提高活泼感,全曲表现出一种带有童贞般的单纯(片段1)。像这种快活的节奏,在莫扎特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各个变奏并不着力渲染技巧,但朴实有力,而又不陷于单调,是一种巧妙的关联。


土耳其进行曲钢琴谱

   乐曲简介   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是他的钢琴奏鸣曲——K331的第三乐章。   莫扎特 共谱写了十九首钢琴奏鸣曲。这些奏鸣曲都显示出明朗乐观的乐思,完美匀称的结构和严谨如歌的旋律等创作特征。《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其中的第十一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它只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文雅的行板”,第二乐章是“小步舞曲”,第三乐章就是《土耳其进行曲》。   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是一首单独的进行曲小品。本曲全称为《“土耳其进行曲”主题变奏曲》,这是一首以“土耳其进行曲”为主题而驰名世界的变奏曲。实际上,本曲的主题本身并非具有纯正的土耳其风格,正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一样,只是反映了当时流行的一种“东方风格”,而在现代人看来,本曲几乎没有什么东方味道。但是由于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畅的旋律,故与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齐名,成为不朽的古典小品。   乐曲的主题简洁而极其节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贯的节奏,加上十六分音符来提高活泼感,全曲表现出一种带有童贞般的'单纯(片段1)。像这种快活的节奏,在莫扎特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各个变奏并不着力渲染技巧,但朴实有力,而又不陷于单调,是一种巧妙的关联。    乐曲构成   第一乐章A大调,6/8拍子,主题与变奏曲。优雅的行板的主题,是由前半段若干小节,后半段十小节的二段而成,并依惯例加以反复,非常优美,明显的反映了这一新时期的曲式概貌。主题及变奏精巧而细致,优雅而活泼。   第二乐章小步舞曲,A大调,3/4拍子。是规模相当大而附有中间部的小步舞曲。以强有力的齐奏为开始的小步舞曲主部共有四十八小节之长。中间部左手与右手相互交替,中央又插入有齐奏的强奏部分,技巧华丽而艰深。   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a小调,2/4拍子。具有法国风回旋曲。首先是著名的主题以a小调出现,整部作品中以这个主题最为脍炙人口。这一异国情调十足的乐章,在极为华丽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最为著名,经常被单独演奏,并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和轻音乐,这就是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

莫扎特最好的钢琴协奏曲

莫扎特最好的钢琴协奏曲

爱乐故事

莫扎特的名字,几乎是古典音乐的代名词,知道莫扎特的人一定比知道贝多芬的人多,他们一位是天使,来自上帝的赐予;一位是圣徒,全靠自身磨砺超凡入圣。走近天使是容易的,但天使的内在世界却很难深入,有时天使也呈现假象,当他在人类上空飞翔的时刻,我们感觉到的只有幸运的降临。莫扎特的身世以及苦难常常被他的天使外衣所遮蔽,所以他的音乐在平易近人的同时,总是令大多数人浅尝辄止。在我的观点里,莫扎特最伟大的两个领域——歌剧与钢琴协奏曲在一个大范围的爱乐群体中并未引起必要的重视,莫扎特的歌剧作为“最纯粹的歌剧”在此暂且不表,他的27首钢琴协奏曲至少有一半可入乐史经典行列。从他早期的第9,一直到最后一首第27,几乎每一首都不忍舍弃。面对半个多世纪以来诞生的大量精彩演绎录音,如何选择亦成难题。

在Decca的目录上,阿什肯纳吉有一张唱片可谓至宝,是与匈牙利指挥家伊斯特凡·克尔特斯合作的第8和第9,20世纪60年代由王牌录音师威尔金森操刀录音,不仅真实地传达出阿什肯纳吉的灵性与人情味,还将意气风发的克尔特斯飘逸而开阔的伴奏尽情捕捉。第9的新录音首选莱夫·奥维·安兹涅斯演奏并指挥挪威室内乐团的EMI版,这位我非常推崇的钢琴家技巧驾轻就熟,音色甘美清冽,他以北欧格里格的意境来重塑莫扎特,声音的形状和音乐的造型无不透出清新之美。安兹涅斯有点过早地将演奏重心转移到海顿与莫扎特,虽还谈不上一家之言,但独具特色是肯定做到了,而这些是以他的无敌技巧和纯美音色作保证的。

晚年的鲁道夫·塞尔金与阿巴多的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录制了一系列莫扎特,多以正价发行,一张一张凑起来比较麻烦。PHILIPS当年出版“二十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塞尔金卷”便以五首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为主体,只辅以一首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五首协奏曲除第14系早年阿道夫·布什伴奏的老录音外,其他四首都是与阿巴多合作。第12、16、17、19应当代表了这个系列的最高水准。塞尔金的大师风范表现在他以贝多芬的观念去解读莫扎特,采用了特别宽广徐缓的速度,表现出音乐中庄严神圣的一面。塞尔金的琴声力量平均,少有起伏,却能紧紧抓住听者的神经,犹如磁石一样把你的全部注意力吸引过去。正当壮年的阿巴多恰当地找到自己位置,他的伴奏与塞尔金的独奏层层缠绕,却一点不显得老迈拖沓,反倒有种爽朗乐天的状貌。如果这个专辑还不能满足对塞尔金演奏莫扎特的热爱之情,那么包含第12、20和包含第21、23的两张正价版就一定要再想办法补充了。

EMI的“Seraphim”将安妮·菲舍尔的两张名版合在一起,年代虽早,但音响效果极好,声音有厚度有层次,钢琴的颗粒结实饱满。菲舍尔虽为女性,却有着恢宏的力度和敏感的指法变化,她的触键轻柔而晶莹,于了无痕迹中讲求色彩的转换。

同样是女钢琴家,哈丝姬尔的境界似乎更高一些,她没有十分讲究细节,以局部的精美取胜,而是将情绪升华,透过源源不断的情感推动,将音乐的能量点点积聚。哈丝姬尔是使莫扎特音乐重新归于庄严形态及戏剧结构的代表人物。她重新制定了演奏莫扎特的标准,从精神,到情绪,到具体风格体现,哈丝姬尔都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PHILIPS“二十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将“哈丝姬尔”第一集全部选为莫扎特协奏曲,分别为第十三、二十、二十三、二十四和二十七,算是精华荟萃,只可惜漏掉第二十一。

古尔达与阿巴多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四部协奏曲是任何一位莫扎特热爱者必有之物。古尔达所代表的正是非常高调的维也纳趣味,具体表现在他身上则是特立独行和情绪多变,古尔达如果在演奏时倾尽全力,往往会显得主观化,但他的众多名演都是这种极度主观催生出来的。他的莫扎特很难说符合原意,但独有的结构设计以及表面上咄咄逼人的霸道却具有权威的说服力。古尔达的戏剧性处理也往往显得诡异而神秘,他有时还放肆得出格,经常在演奏中如游戏般地加入自己写的装饰奏,有时又矜持得冷冰冰,该浪漫的地方平铺直叙,面无表情地一笔带过。

不可忽略另一位老大师的珍贵版本,他代表的是德国的诗意与美感,完全不同于维也纳明快与甜美。演奏贝多芬的权威肯普夫在诠释莫扎特晚期协奏曲时,免不了受贝多芬风格影响。他的演奏既有雕塑感又有建筑感,于首乐章呈现出俯临天下的帝王之气,慢乐章则自然散发出贵族的清逸之气。肯普夫的技巧没问题,修养更是钢琴家中的翘楚,他的莫扎特第二十三、二十四和二十七集浪漫、雄浑、温情、孤高、诗意、寄情于一体,是我们领略莫扎特钢琴艺术时不可不听的重要版本。“画廊版”收入的是第二十三和二十四,“原版大师”加入第八,日本版多出第二十七。

DG“原版大师”将第二十七与双钢琴协奏曲(K.365)放在一张,前者由吉列尔斯演奏,后者是他与女儿海伦合奏。吉列尔斯演奏莫扎特虽倾向于古典风格,却能自成一家,讲究宏大而匀称的布局,前后节奏步调的一致性,对音响及力量的控制不动声色,每一个句子出来都浑然天成,但内在的生命力源源不断,为表面平静的音乐发展提供深厚的支持。吉列尔斯与女儿海伦合作的双钢琴协奏曲清新而美妙,犹如阳光洒进院落,灿烂的金辉赏心悦目,这正是音乐中最美妙的意境啊!


莫扎特有哪几首钢琴曲

莫扎特最有名的10首曲子:《土耳其进行曲》、《G小调第一钢琴四重奏》、《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小星星变奏曲》、《莫扎特c小调双钢琴赋格》、《第十钢琴奏鸣曲》、《D大调小步舞曲》、《第四十交响曲》、《弦乐小夜曲》。1、《土耳其进行曲》属于八级曲目,其主题简洁而极其节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贯的节奏,加上十六分音符来提高活泼感,全曲表现出一种带有童贞般的单纯,反映了当时流行的一种“东方风格”。2、《G小调第一钢琴四重奏》莫扎特29岁的作品,弦乐与钢琴相互呼应,一问一答,充满故事性,节奏欢快明亮。3、《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这是莫扎特写的第十一首钢琴奏鸣曲,也是最闻名的一首,将钢琴的流畅与自然充分展现,这首曲子让耳朵无比舒服。4、《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三协奏曲规模变大,技术更为精湛,表现的幅度以及艺术性都有飞速的进展,主奏乐器与乐队之间对话式的特点,重用管乐器等,此曲也具有浓厚的法国色彩。5、《小星星变奏曲》曲子为8-9级钢琴曲,莫扎特于1778年所创作。只是弹下来的话里面一些大跨度和快速的部分还是需要技巧的。6、《莫扎特c小调双钢琴赋格》双钢琴,两位钢琴家对弹的曲子,声部繁多,是一首曼妙的宫廷乐曲。7、《第十钢琴奏鸣曲》前两小节是正式的“交响乐式”的主题,整洁而独立。然后是五小节和谐的乐句之后。突然再次遇到开始的主题,这些情绪和内容的变化,表现出许多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特色。8、《D大调小步舞曲》乐曲的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八度齐奏呈示 (片段1),音乐优美典雅。随后出现的主旋律,宛如连绵不断的涓涓细流,柔和而舒展 (片段2)。9、《第四十交响曲》作品既有温柔真挚的抒情风味,如怨如诉的悲怆气氛,又充满兴奋激昂的精神;既是抒情性的,又是戏剧性的。10、《弦乐小夜曲》此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管乐器,只是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悠扬悦耳,优雅清新,洋溢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特殊魅力。

求 E小调小提琴奏鸣曲 K304 莫扎特 小提琴和钢琴谱

  莫扎特的《E小调小提琴奏鸣曲 K304》小提琴+钢琴谱如下。  《弦乐艺术史》中这样描述它:这首作品的感情格外强烈,带有抑制不住的悲凉色彩。在我所听过的莫扎特的作品中,这首作品的确是最悲伤的。在第20号钢琴协奏曲与第一号钢琴四重奏这两首小调作品中,无论莫扎特的情绪多么不稳定,最终反面的情绪(指悲伤、愤怒、不安等)会被正面的情绪(指希望、欢快等)所替代,让人看到希望的曙光。唯独这首作品,它的悲伤永远都没有结束,在时空中已经延续了二百多年,把所有听到它的人都感动的禁不住落泪。  这首作品共有两个乐章,第一乐章——Allegro,音乐一开始,小提琴与钢琴就齐奏出一段紧张、不安(甚至是带有悲观色彩的)的主题,暗示着悲剧的开端。接着欢快的旋律与不安(悲观色彩)的主题交替出现,情况似乎是时好时坏。他一次次地振作起来,又一次再一次地被击退,你甚至可以听到他无奈的叹息。最后那象征着命运悲剧的琴声预示着不幸的来临。第二乐章——Tempo di minuetto,请务必注意这个乐章。先由钢琴奏出一段伤感的主题,紧接着你就听到了小提琴悲伤的哭泣,更确切的说那是莫扎特内心的哭泣。(关于这一段小提琴的乐评,我实在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那种感受,以至于这篇乐评被我耽搁了一星期仍然没有完成,因此我不打算写这段乐评了,它实在太动人了,只能用耳朵倾听,而不能言语表达,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音乐始于词尽之处”。)他是那么的悲痛,以至于最后哭泣到昏倒过去。在梦中,母亲又回到了他身边,抚慰着他的头发,哼着甜美的摇篮曲哄他入睡。待他入睡后,母亲慢慢地离他而去,莫扎特从梦中惊醒,呼唤着母亲的名字朝她奔去,才发现原来是一场梦。悲痛再次涌上心头,他站在风中,摇晃着身子不知道要去往何方。 音乐评论家阿尔佛雷德·爱因斯坦这样形容过这首曲子:“这是莫扎特作品的奇迹之一。它源自最深沉的感情,以一种超越了交替对话的方式,来敲击伟大的悲剧世界的门。而这样的门,换了贝多芬是要长驱直入,狠狠地撞个大开的。莫扎特并没有表现的悲怆欲绝,而这种克制,这种对内心火焰的掩藏,还有在第二乐章的大调部分中那带有伤感的幸福欢乐的短短一瞬,只能增强了这首貌似短小的奏鸣曲谜一样的魅力。”

莫扎特的所有小提琴曲名?

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MOZART: Violin Sonatas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钢琴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有编号的共36首:第一号C大调,K6,作于1764年。第二号D大调,K7,作于1764年。第三号降B大调,K8,作于1764年。第四号G大调,K9,作于1764年。第五号降B大调,K10,作于1764年。第六号G大调,K11,作于1764年。第七号A大调,K12,作于1764年。第八号F大调,K13,作于1764年。第九号C大调,K14,作于1764年。第十号降B大调,K15,作于1764年。第十一号降E大调,K26,作于1766年。第十二号G大调,K27,作于1766年。第十二号C大调,K28,作于1766年。第十四号D大调,K29,作于1766年。第十五号F大调,K30,作于1766年。第十六号降B大调,K37,作于1766年。第十七号C大调,K296,作于1778年。第十八号G大调,K301/293a,作于1778年。第十九号降E大调,K302/293b,作于1778年。第二十号C大调,K303/293c,作于1778年。第二十一号E小调,K304/300c,作于1778年。第二十二号A大调,K305/293d,作于1778年。第二十三号D大调,K306/300i,作于1778年。第二十四号F大调,K376/374d,作于1781年。第二十五号F大调,K377/374e,作于1781年。第二十六号降B大调, K378/317d,作于1779或1781年。第二十七号G大调,K379/373a,作于1781年。第二十八号降E大调,K380/374f,作于1781年。第二十九号A大调,K402/385e,作于1782年。第三十号C大调,即K403/385c,作于1782年。第三十一号C大调(改编自《C大调行板与小快板》),K404/385d,大约作于1785-1790年间。第三十二号降B大调,K454,作于1784年。第三十三号降E大调,K481,作于1785年。第三十四号降B大调,未完成,作曲年代不详。第三十五号A大调,K526,作于1787年。第三十六号F大调,K547,作于1788年。另有未列入编号的早期作品2首:C大调,K46d,作于1768年;F大调,K46e,作于1768年。另有未完成的奏鸣曲乐章:1.A大调,KAnh48/480a/385e,大约作于1784年。2.降B大调,K372,作于1781年。3.C小调,K396/385f,约作十1782年。4.G大调,KAnh47/546a,约作于1790-1791年。5.降B大调,KAnh42/375b,约作于1782-1783年。6.降B大调,KAnh43/375c,约作于1782年。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变奏曲》有:G大调,为《牧羊女切里梅妮》(Labergere Celimene)主题而作的12段变奏曲,K359/374d,作于781年,梢快板,主题为三段体。其版本可选:1.阿卡尔多与卡宁诺演奏版,Nuova,CD编号6742。这张唱片上还收有莫扎特的《第二十号小提琴奏鸣曲》和《G小调变奏曲》(K.360)。2.祖克曼与尼克鲁演奏版,RCA,CD编号RD60740。这张唱片上另有莫扎特的第十三、二十、三十二号小提琴奏鸣曲;G小调,为《在泉旁》(Helas jai Perdu mon amant)主题而作的6段变奏曲,K360/374b,作于1781年;小行板,主题为西西里风格。

莫扎特:弦乐三重奏、二重奏MOZART: String Trios & Duos

莫扎特创作的弦乐三重奏包括:1.为弦乐三重奏而作的三重奏鸣曲,降B大调,K266,作于1777年。2.为弦乐三重奏而作的《6首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号D小调,第二号G小调,第三号F大调,第四号F大调,第五号降E大调,第六号F小调),K404a,作于1782年。3.为弦乐三重奏而作的《降E大调嬉游曲》,K563,作于1788年。而弦乐二重奏包括:1.《G大调二重奏》,K423,作于1783年。2.《降B大调二重奏》,K424,作于1783年。

莫扎特:降E大调嬉游曲MOZART: Vertimento in E Flat
这首为弦乐三重奏而作的《降F大调嬉游曲》,K563,作于1788年,共包括6个乐章:1.快板,2.柔板,3.小步舞曲、小快板、三重奏,4.行板,5.小步舞曲、小快板、三重奏,6.快板。其

莫扎特:为小提琴、中提琴而作的G大调二重奏MOZART: Duo for Violin and Viola in G
这首二重奏,K423,作于1783年。共3个乐章:1.行板,G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在开头以下行音阶开始,经过部与第一主题相似,转入D大调后小提琴先以弱音呈示第二主题,中提琴接替。呈示部结尾以强有力的16分音符分散和弦始。发展部开始采用新素材,不久出现分散和弦与音阶组合,开始严格的卡农,从D大调发展到G小调,再回主调。再现部反复呈示部。2.慢板,C大调,自由形式。开头的装饰主题先由小提琴呈示,中提琴接替后交换,经中提琴16分音符模进,小提琴细致的装饰,再回主调,在中提琴和弦伴奏下,呈现结尾主题。3.回旋曲,快板,G大调。主题先由小提琴呈示,中提琴反复,第一插句为D大调,第二插句由E小调与E大调两部分组成,严格的卡农。最后以反附点下行进入回旋主题而通往结尾。

莫扎特:为小提琴、中提琴而作的降B大调二重奏MOZART: Duo for Violin and Viola in B Flat
这首二重奏,降B大调,K424,作于1783年。共3个乐章:1.序奏慢板,降B大调,转主部快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由小提琴奏出后,经过句中有复弦奏法轻快的连奏,加入颤音、附点与分散和弦。转入F大调后,第二主题先由小提琴,再由中提琴,再由小提琴呈示,结尾句也由小提琴奏不同的主题。发展部以呈示部最后的音型始,自F大调起,转入降号调系的各大小调继续发展。此部分前半部有优美的插句,后半部则有16分音符音型的卡农,再现部是主调呈示部素材的反复。2.如歌的行板,降E大调,开头旋律与海顿的《降B大调二重奏》同,全曲可分成两部分,后半部是将前半部主题装饰而成。3.优美的行板,降B大调,主题与6个变奏。主题由阶进下行的前半部与阶进下行的后半部形成,第一变奏是小提琴将主题分割成三连音符,中提琴辅助。第二变奏以卡农模仿附点节奏。第三变奏小提琴作16分音符进行,中提琴应和。第四变奏是第三变奏的乐器交换。第五变奏两种乐器互相辅助进行。第六变奏速度改为小快板,主题加入休止符小提琴表现,两件乐器同时出现大幅度跳跃。这个变奏之后再进入快板的主题变奏,开始的2/3由小提琴以16分音符呈示,其余由中提琴续完。

莫扎特:弦乐四重奏 MOZART: String Quartets
莫扎特共作有23首弦乐四重奏,创作时间自1770-1790年,20年间中间中断了约10年。这23首四重奏包括两个阶段的创作:前13首为早期作品,为1770-1773年在旅行时期所作,其创作先是意大利风格后转向海顿风格,明显受他人影响。这13首中第一号因在米兰近郊罗迪所作,称为《罗迪》。第二至第七号因在米兰所作,称为《米兰四重奏》。第八至第十三号因在维也纳所作,称为《维也纳四重奏》。自到萨尔茨堡后,包括旅行曼海茵、巴黎期间,莫扎特未曾作过一首弦乐四重奏,此段时间,海顿也停止了弦乐四重奏的创作。直至移居维也纳的第二年,也就是1782年末,可以说是受海顿创作OP.33的启示,莫扎特在1个月内作成6首第十四至第十九号的《海顿四重奏》献给海顿。这是莫扎特23首弦乐四重奏中的精华。在这6首《海顿四重奏》之后,1786年8月,在完成《费加罗的婚礼》之后,他创作了为出版界好友霍夫曼斯特而作的单首第二十号《霍夫曼斯特四重奏》。之后,莫扎特的注意力移至弦乐五重奏,直至1788年访问柏林后,才计划创作6首一组弦乐四重奏呈献给当时的普鲁士王腓德烈·威廉二世,可惜只完成了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三的3首。这3首《普鲁士四重奏》是他晚年清澄风格的杰作。

莫扎特:弦乐五重奏 Mozart: String Quintets
莫扎特共作有6首弦乐五重奏:第一号,降B大调,K174,作于1773年;第二号,C小调,K406/516b,作于1788年;第三号,C大调,K515,作于1787年;第四号,G小调,K516,作于1787年;第五号,D大调,K593,作于1790年;第六号降E大调,K614,作于1791年。另有7个片断(KAnh79-83、86、87)。
在莫扎特之前,海顿从未想过要超越弦乐四重奏的固定编制,在莫扎特之后,一般作曲家也不敢轻易尝试弦乐五重奏,直到贝多芬与舒伯特。莫扎特师法的是米切尔·海顿与博凯里尼,博凯里尼作有125首五重奏,但他都是大提琴编制。莫扎特则是加入中提琴,以此提高内声部组合的可能性。莫扎特在他的弦乐五重奏中,强调对位,在互为对话的外声二部对话中,穿插简洁的内声三部。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 MOZART: Voilin Concertos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协奏曲,有编号的为5首:第一号,降B大调, K207,作于1773年;第二号D大调,K211,作于1775年;第三号G大调,K216,作于1775年;第四号D大调,K218,作于1775年;第五号A大调,K219,作于1775年。另有未编号的3首(因亲笔谱已散佚):《D大调协奏曲》,K271a,也称为第七号;《降E大调协奏曲》,K268,也称为第六号;《D大调协奏曲》,KAnh294a,这3首作曲年代均不详。莫扎特有编号的5首协奏曲中,经常演奏的是后3首,其中尤以第三与第五最为美妙。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回旋曲 MOZART: Rondos Violin and Orchertra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降B大调回旋曲》,K269/K261a,作于1775-1777年间;《C大调回旋曲》,K373,作于1781年。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E大调柔板 MOZART: Adagi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in E
这首《E大调柔板》,K261,作于1776年。其版本除可选格吕米奥版,收于Philips,廉价小双张,CD编号438 323-2和谢霖版,Philips,CD编号422508-2(4张)外,另可选:1.奥伊斯特拉赫演奏,柏林爱乐乐团协奏版,EMI,CD编号CDM7 64868-2。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享誉世界,时间的长河无法使之褪色。弹奏和倾听这些乐曲都会获得同样的快乐。事实上,观众是否到场并不重要,因为演奏者是他自己最好的听众,他可以获得弹奏和欣赏两方面的乐趣。虽没有贝多芬般戏剧性的演进历程,却是利用当时新发展的奏鸣曲式作成的最精致最优美的音乐。奏鸣曲式的确立虽是海顿的贡献,莫扎特却敏锐地紧随其后,写出了比海顿更充实、更杰出的钢琴奏鸣曲。海顿晚年的作品,反倒调转过来,跟随莫扎特的轨迹写作。这两位天禀相异的作曲家,在同一时代中相互砥砺,为后起之秀的贝多芬铺起了一条坚实的康庄大道。

莫扎特的音乐,与其说是“歌唱性”的,不如说是“歌剧性”的。聆听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也同样能够感受到歌剧的影响:性格各异、无限丰富的主题完美地融为一个整体,这正是歌剧音乐的魅力所在。贝多芬在他的典型作品里对乐思的使用是高度节制的,甚至可以基于一个主题构造整个乐章(如《热情》);而莫扎特却从不吝惜他的乐思,美妙的旋律挥之即来,往往在呈示部中就出现了三四个主题,在展开部中更是常常引入新的主题。莫扎特在奏鸣曲式中使用的主题之丰富,在所有的作曲家中都是罕见的。如果说贝多芬通过双主题的对立斗争,着意表现人性中抗争和奋斗的一面的话,莫扎特则是通过多主题的表现手法,刻划人性中开朗乐观的一面,表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1777年以前的8首属于早期作品,其中作者的风格已初露端倪,虽还略显稚气;1778至1785年的6首中期作品风格已趋成熟,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内涵也更为深刻,其中著名的C小调幻想曲与奏鸣曲,悲剧性的境界堪与贝多芬的作品相比;1788年以后的晚期作品形式格外紧凑,并应用了主调和复调相结合的手法,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最初是为业余爱好者所作,因此并没有很高的技术难度。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职业钢琴家极少把它们列入自己的演奏曲目。本世纪上半叶,只有施纳贝尔等少数钢琴家公开演奏过莫扎特的奏鸣曲。然而这些作品的妙处并不在于技术。50年代俄国大钢琴家李赫特访华时,有人问他哪些作品难于演奏;在列举了几部作品之后,李赫特补充了一句:“还有莫扎特,所有的莫扎特都很难。”内在的深刻与外表的含蓄节制相统一,丰富的表情与分寸的把握相统一,这正是莫扎特音乐表演的困难之所在。

钢琴奏鸣曲在他的作品里占有相当的分量,也都是不朽的传世之作。他的18首钢琴奏鸣曲的内容深刻、形式多样。主题形象生动丰富,流泻般的优美旋律充满魅力,可以看到典雅的维也纳古典风格的“歌唱性快板”。

主题和副题的对比,虽没有贝多芬式的强烈个性对比,但发挥得也式很巧的。第一乐章奏鸣曲式,莫扎特运用C.P.E。巴赫所创立的奏鸣曲式,但又有新的发展。加强发展部和两个主题见的过渡段。第二乐章慢板乐章,通常用行板或广板,ABA曲式。莫扎特的任何一个慢板乐章都是极高质量的精品。温暖、真诚、恬静。第三乐章大都是回旋曲或缩短的奏鸣曲式,洋溢着莫扎特独有的轻巧优雅。

莫扎特奏鸣曲的曲式都是较完整的曲式。他在发展部里发挥钢琴的技巧、重视两个主题间的连接段。海顿的奏鸣曲里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很像,莫扎特的不一样,不只是调,性质上也不同。第一主题一般有两个动机,但在他以前的作家很少这样。第二乐章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温暖、纯朴、光明。 第三乐章一般纯真欢快。基本是3个乐章,规范、有个性、讲究。

No.1,K.279,C大调,给人以即兴的感觉。

No.2,K.280,F大调,真正莫扎特风格的曲子,是初、中级程度中比较好的一首。第二乐章用一点淡淡的复调手法,

No.3,K.281,bB大调,第二乐章Andante和第三乐章Rondo是相当富于音乐表现力的。

No.4,K.282,bE大调,此奏鸣曲以慢乐章开始,接着是小步舞曲和回旋曲,第二乐章的两个小步舞曲有巴洛克时期的感觉。

No.5,K.283,G大调,是早期较吸引人的优雅作品之一,学生都要学习这首奏鸣曲。

No.6,K.284,D大调,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经常作为教材用,第二乐章是有波兰舞曲性质的回旋曲,很难表现,第三乐章是变奏曲。

以上几首是他在家乡萨尔茨堡创作的。

No.7,K.309,C大调,第一乐章是很有精神的快板,第二乐章更接近 Adagio的行板,第三乐章是回旋曲。

No.8,K.310,a小调,每乐章都是很好的天才作品除了幻想曲(K.475)和奏鸣曲(K.457)是小调外,这是莫扎特唯一的悲剧性的小调奏鸣曲。甚至在最后的Rondo都要以悲伤的触键,不要弹得太欢快。

No.9,K.311,D大调,第一乐章主题光辉,要用莫扎特得触键和语气,此曲经常用到。

No.10,K.330,C大调,莫扎特此时是完全掌握奏鸣曲得形式了,句法和内容如此完美。

No.11,K.331,A大调,变奏曲,第一乐章是主题与变奏,第二乐章小步舞曲,第三乐章是有名土耳其进行曲。

变奏曲和小步舞曲都是莫扎特较好的风格,第三乐章要用不可阻挡的精神,用钢琴弹出土耳其士兵乐队的效果。

No.12,K.332,F大调,优雅,适合演奏和教学,第三乐章较辉煌的快板。慢乐章用了大量的优雅装饰。

No.13,K.333,bB大调,是在技巧和音乐上都较完美的作品。吸收C·P巴赫的思想,融合在自己的作品里。尤其是第二乐章和声丰富。

以上几首是他在曼海姆时期写的。以后6年没写钢琴曲,写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No.14a和No.14b,幻想曲(K.475)和奏鸣曲(K.457),c小调,尽管奏鸣曲是先于幻想曲两年完成,但在第一次正式出版时就放在一起了,也可分开弹,但有明显的连带精神。主题两个动机对比强烈,有贝多芬的气质。

No.15,K.533或494,F大调,普通三乐章。

No.16,K.545,C大调,简易奏鸣曲,学生早期应该练习,结构小,但很完美。

No.17,K.570,bB大调,普通三乐章,用莫扎特轻巧、典雅的触键法。

No.18,K.576,D 大调,技术性很强的作品,演奏和教学必弹曲目。

如果简单分析一下莫扎特奏鸣曲的性质,第一乐章的主题简洁并洋溢着莫扎特特有的轻快优美的风格的有G大调(K.283),F大调(K.332),C大调(K.545),bB大调(K.333)和C大调(K.330)。3首D大调和F大调(K.547)第一乐章的主题光辉,充满活力,像交响乐队的演奏。另外,a小(K.310)和c小调幻想曲(K.475)加c小调(K.457)时悲剧性的,优美隐藏着悲哀,表现了深刻戏剧性的作品。

莫扎特的奏鸣曲虽然在数量上不及海顿和贝多芬.但却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而无翻版的余地。没有任何两支奏鸣曲是类似的;在维也纳派的作品中混合了德国和意大利的风味。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使斯卡兰蒂及巴赫的弟子卡尔·菲利浦·伊曼纽尔(CarlPhiliPP Emanuel)、约翰尼·克里斯蒂安(JohannChristian)的音乐风格得以延续,同时为贝多芬和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奠定了基础。谁也无法否认剧作家莫扎特带来的新而独特的曲调,正如尼森(Nissen)曾贴切地表述:“以手指变换的方式使音乐好象一种语言交流,一个人不断地领悟另一个人的思维.然后以上佳的口才滔滔不绝的接续下去……”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 in C major K279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2 in F major K280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3 in B-flat major K281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4 in E-flat major K282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5 in G major K283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6 in D major K284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7 in C major K309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8 in A minor K310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9 in D major K311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0 in C major K330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1 in A major K331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2 in F major K332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3 in B-flat major K333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4 in C minor K457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5 in F major K533_494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6 in C major K545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7 in B-flat major K570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8 in D major K576


上一篇:去皮机

下一篇:土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