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

时间:2024-07-02 21:39:40编辑:小早

社会性的名词解释

社会性是社会性动物的意识的表现,它使社会内部个体的生存能力远远超过脱离社会的个体的生存能力。社会性主要包括这样一些特性,如利他性、协作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等。“社会性”的概念:社会性是生物作为集体活动中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社会性是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属性。人并不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社会性的生物。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生物看起来比人更具有社会性,如蚂蚁、蜜蜂等。在蚂蚁社会中个体的蚂蚁无论是当“工人”还是当“皇帝”都是天生的。


社会名词解释

社会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生物,能够长久维持的、彼此不能够离开的相依为命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结构,包括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个体与国家等关系。社会的基本功能有交流、整合、导向、继承、制约,其类型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本质是人和组织的形式。由人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即谓之社会,“社会”和“会社”意思差不多,后者在汉语中本意指人与人之间互相联系而结成的组织,如结社、集会等:社指的就是团体,会指的就是用来聚集的地区,合并就是在一个地方所聚集成的一个团体。旧日里社逢节日之集会行赛。现代通常意义上的“社会”一词来自于日本,对于西文“society”一词,近代学者严复曾译为“群”,日本人则译为“社会”,因双音节词又比单音节词更适合于口语,故而并不太严谨的“社会”一词反而击败了更为准确的“群”,牢牢地扎根于汉语中,流传至今。人类社会特征:1、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是由人群通过一定的文化模式组织起来的。2、生产活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进行生产。3、任何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社会群体。4、具体社会有明确的区域界限,存在于一定空间范围之内。5、有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任何一个具体社会都是从前人继承下来的一份遗产,同时又和周围的社会发生横向联系,具有自己的特点。6、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创造适合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自考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哪里找?

自考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可以登录查找。作为专门的在线教育平台,的备考指导栏目就专门收录有自考的历年真题和模拟练习题,还有备考的知识点指导。点击底部咨询官网。
自考的优势
1、解决就业问题。在提升学历的同时,还拓宽自己的职场范围,为自己往更好方向发展的时候提供了一张入场券。
2、升职加薪。在一个公司工作,如果没有本科学历,是很受限的,单在工资就低别人很多,然后升职方面更是没戏,因此这里就突出本科毕业证的重要性,它可以为你升职加薪提供了基础条件。
3、考研究生。因为本科学历可以直接报考研究生,而专科生只能在专科毕业满两年,或两年以上,才能以同等学历报考研究生。另外,本科在职研究生,还可以申请硕士学位,但如果你是专科,今后若想在职获取硕士学位,机会渺茫。
4、考公务员。无论在哪个城市,报考公务员都是需要本科以上的学历,因此有报考公务员想法而自己又是专科学历的朋友,那么自考本科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5、出国留学。自考本科证已经得到国家的认可,而且含金量仅次于全日制本科。如果有了本科证,就可以在国外直接报读更高一级学历了,不需要在国外再浪费时间,这样会省许多费用。
6、职称评定。如今社会上各种职称评定对学历的最低要求都是本科,特别是教师行业、外企行业和国家单位等,假设你没有本科证,那么就丧失了评定职称的机会。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河南自考社会学概论需要重点掌握哪些知识点?

自考社会学概论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1、社会需要在社会中的地位
2、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4、社会交往的意义
5、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理论
6、符号相互作用论
7、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8、角色扮演的过程
9、社会化的内容
10、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特殊社会化的关系
11、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
12、社会群体的特征与功能
13、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和功能
14、家庭的功能
15、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16、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17、组织目标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18、指出“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对管理策略的不同观点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生活中的社会学是什么课程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科学。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是整体论的代表。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把社会分割为若干部分进行分别研究,就不可能对社会的条件和运动进行科学研究.这一观点对社会学的发展影响甚大,也为社会学研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社会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德国社会学齐美尔认为,应该把社会相互作用的形式作为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他主张把人们相互作用的形式从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中分离出来。社会学的影响:探讨社会生活中基本的相互作用模式,这些就是社会中存在的基本的社会关系,被称为形式社会学。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社会行为也称社会行动,它是行动者赋予其意义的有意识的行为。德国社会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社会学是一门探讨社会行动的综合性学科。主张社会学要研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行动者们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的主观目的。个人及其行动成为韦伯的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理解人们社会行动的意义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目的,被称为理解社会学。

社会学专业的10门主干课程是哪些

社会学专业的10门主干课程是哪些 确定这四科是主干课程:社会学概论,发展社会学,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方法, 这几科也要考的:应用社会学,人类学概论 ,社会工作,西方社会学理论, *** 理论,组织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社会学 我再看看,帮你回答,不好意思啊! 机械专业的主干课程有哪些? 主干课程:数学、力学、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电工电子技术、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特种加工、CAD/CAM、自动化制造系统、制造装备设计和精密加工、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传动与控制、数字化与网路化制造、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机器人技术、机械优化设计、现代设计技术等系列课程等。 淮海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哪些 1、淮海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经济学,路基路面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 实践环节:测量实习,土木工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工程地质实习,毕业设计等。   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结构分析与设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通土建、建设专案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具有综合应用外文、计算机和现代装置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研究和应用开发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桥梁、道路、市政工程等的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开发、研究与教育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阶工程技术人才。 数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那些 数学专业主干课程:初等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数学分析选讲、复变函式、近世代数、高等代数选讲、数学教育学等 、数学与应用数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深入一线教学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数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稳定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能为人师表。 2.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初步地掌握数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思想方法. 3.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 5.掌握强身健体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关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能力的要求。 东北师大国际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六门主干课程是哪六门? 是自考吗?自考的话主干课如下: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英语(二) 3.WTO与国际惯例 4.国际投资学 5.国际商务 6.企业反倾销技巧与策略 平均分70分以上可申请学位, 可到网站看看相关资料: :economic.nenu.edu./index.php?fatherid=10&typeid=23&sec_tlu=t 当今社会学专业有哪些热门课题? 农民工融入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人口老龄化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 你可以搜国家社科院专案有关社会学的都有哪些,那个一般就是焦点和热点 早期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 学校课堂里缺少的就是人文教育,这其中包括人的人性和灵性。人性教育讲究的就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和情感,而灵性开发追求的就是人类最了不起的原创性和思想性。人文教育的失缺将会导致科学越发达人类越野蛮的可怕后果,这就是在异化人性,扼杀灵性。 北京大学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哪些? 主要学科和主要课程 1.主要学科:基础医学,药学 。 2.主要课程:  (1)英语、数学、物理、计算机应用、政治理论课、解剖学概论、生理学概论、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病原学、病理生理学;  (2)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药剂学、药物治疗学、药事管理学、药物分析等;  (3)专业必选和专业选修课程。希望帮到你 信用管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 信用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信用管理专业知识、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较强,并熟悉相关的国际惯例和法则,掌握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资讯系统、经济法、市场调查与分析、会计学、财务管理、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信用和市场风险管理、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征信资料库应用开发、资信评估、客户关系管理等。 法学专业主干课程16门的 法学本科核心课程扩充到16门 (2011-07-10 21:05:51) 2007年3月11日,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815会议室举行了全体委员会议。会上充分研究、讨论和通过了调整法学学科核心课程的决定和马克思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法学)的建议名单。会上通过的法学学科核心课程共16门,其中包括原来的14门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民法、商法、智慧财产权法、经济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又新增了两门(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权利分析有哪些基本模式

在讨论个人地位的获得与维护之前,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 个人地位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建构方式是一种个人关系的建立。所谓个人关系并非社会学通常讨论的人际关系。虽然人际关系也是指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但这一层意义上的个人是有角色的个人, 它表明的是一种类的概念, 如作为一种规范性概念的五伦即属此类。而个人关系指的是一个真实的个人面对这种角色规范关系原则和自己所面临的现实生活环境所发展出来的实际交往策略和亲疏状态。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实际关系策略和亲疏状态并非就没有角色和规范, 而只能是个人关系。在中国社会, 从人伦规范到个人关系的过渡之所以可能, 在价值层面是受儒家借助“礼”的操作来实现角色关系的影响, 如董仲舒所谓的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 而差内外远近新旧之级者也”(注18), 看起来是要规范人的一切地位和角色行为, 但正因为它在实际中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单这两句话中的变项组成的多变项关系, 如序是“尊”, 差是“外”会怎样, 序是“贱”, 差是“近”又会怎样等, 就让礼应付不了了)。这就在现实上促使了社会个体只能以礼为据, 在交往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自主地区分每一具体对象同他的特定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一种作为人际关系的概念不但不表示个人关系, 反而限制个人关系, 因为它要让人们通过规范以类的方式来互动。结果情况恰恰相反, 在礼的名正言顺的指导和推动下, 伦常规范只被灵活地运用于个人关系之中, 而失去了米德所讲的概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s) 的可能。忽视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重要差别, 就会忽视中国社会建构的真实性,回到讨论中国社会的价值或制度层面上去。 个人关系建立的重要, 带动了个人地位的重要。因为个人关系的建立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个人地位获得与维护的过程。如果个体非常需要在日常社会中获得其个人地位的话, 那么什么因素的确立能够让他获得个人地位; 获得之后又怎样对其加以维护呢?下面将讨论这些问题。 笔者曾根据中国家庭权威和财产两项资源在传递中的分离, 即长子继承权威, 财产诸子平分, 推导出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上的四因素模式变量, 它们是权威、道德、均分制和血缘关系(注19), 这里, 我通过对这四因素的拓展, 相应地从四个方面来讨论个人地位的获得, 它们分别是个人权威、道德品质、礼尚往来及连带关系。 (一) 个人权威。权威是权力的一种方式。在社会学中, 权力指的是个体(或群体) 在特定的角色和地位上所表现出来的迫使他人产生遵从性的能力或影响力。而权威就是这种能力或影响力的合法化, 它更多地体现出受权力控制的人对权力拥有者的赞成和承认(注20)。根据我对个人地位的定义, 所谓赞成和承认应该就意味着个人地位的出现。但这里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 在中国, 个人地位的合法性不单指一个体在法理性地位上得到的权威, 这样的理解很容易将个人地位和社会地位相混淆。我这里所指的个人地位合法性更多地是通过两种传统力量得到的, 一种是血亲中的辈分和性别, 如家长、族长、男性等; 另一种是个人交情, 如人情、面子等。其与社会地位的差异在于个人地位在更多情况下是网络型而非组织型的, 其表达方式是“你敬他三分, 我也就敬他三分”。这里所包含的关系是也许我和他并不相识, 但我对你的服从足可以保证我对他的服从。再者, 就权力的能力和影响力而言, 个体能得到这样一种个人权威, 在中国社会主要靠的是韦伯所谓的卡里斯玛权威(也译做个人魅力型权威)。韦伯本人也说:“中国人的理论充分显示了君权地位的卡里斯玛特征, 而这是依附于他的个人资格,以及他的被证实的个人价值。”(注21) 可见,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辈分和血缘这些先赋性(ascribed) 参数和做人方式, 实际上让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和场合来获得其个人权威。这种个人权威的普遍分布就形成了一些社会心理学家发现的中国人具有权威性的人格特征。总之, 拥有个人权威是获得个人地位的重要途径。 (二) 道德品质。在中国, 道德品质之所以成为个人地位获得的依据, 可能发生在孔子对君子含义的修改之后。君子原指的是一种占有统治地位的人, 孔子强调的君君、臣臣, 即是主张不同等级地位上的角色要按自己的角色规范来行事。但同样也是孔子,在他强调了这样一种角色地位和规范后, 又将君子的含义转化为一种高尚的、有修养的、有学识的人。就君子的第二个义项而论, 因修德而成为君子的人, 获得的显然不是社会地位, 而是他的个人地位。于是君子不仅可以指称社会地位, 而且还可以指称个人地位。细想起来, 君子一词含义上的转化暗含了一种前提上的改变, 即位于君子地位上的人不一定是个守道德的人, 而不在君子地位上的人则可以通过自己的修德而赢得人们的尊重。占统治地位的君子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求得的, 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则是人人都可以努力的, 因此这种前提的改变不但使个人地位凸显出来, 社会地位淡化下去, 而且也确立了个人地位有别于社会地位的另一种空间, 因为它使人人都相信, 只要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 就能提高个人地位(而非社会地位)。即“德高”可以“望重”。 (三) 礼尚往来。礼尚往来在中国不单反映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交换行为, 而且具有报的含义。通常意义上的社会交换主要指的是双方对等的交换, 而报指的却是一种不对等的交换, 即施报者下一次的付出总要大于受报者上次的付出(注22)。交换的对等关系在客观上导致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因互不拖欠而随时可以终止, 而不对等关系所要造成的客观结果则是受报一方对施报一方的亏欠感, 由此引出受报者更多的付出, 从而使此类行为具有反复循环下去的特点。这一特点使报带有一种恩的观念, 即表示因对方的施礼或帮助而更看重和敬重对方, 由此而达成更为友好的或更为亲密的关系。因此, 报的根本功能就在于个体通过礼尚往来来提高一方的或彼此的个人地位。如果这种行为引起了对方的对等性偿还, 那就意味着送礼者的个人地位没有提高, 而如果一方用加倍施予的方式来让对方为此和自己在交换上拖欠下去, 或彼此拖欠下去, 则表明互动双方在逐级地加重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 你滴水之恩, 我涌泉相报, 虽然他们各自的社会地位没有改变, 但彼此的个人地位却不断升级。 (四) 连带关系。传统中国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发展起来的社会。它对个人地位的获得具有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从纵向上看, 前定(代) 社会地位的高低会影响后代个人地位的高低, 如一个人出生于名门望族, 可以使之获得个人地位; 二是从横向上看,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或个人地位的提升会引起相关他人(如亲属、同乡、朋友、同学、同事等) 的联结倾向。因为在中国社会, 如果一个人能联结上那些有社会(个人) 地位的人, 就可以通过这种连带关系使自己也有了个人地位。人们常说的“找熟人”、“托人”、“撑腰”或“沾光”等指的就是建立连带关系的行为和结果。费孝通曾用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对中国社会关系网络的形状进行了概括和描述(注23), 差序格局主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空间上的天然分布, 连带关系想要揭示的是人们根据个人地位高低而建立起来的网络社会。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一个人未能获得个人地位, 即使别人和他存在着天然的亲缘关系, 也不会有人去联结他。当然在这种连带关系里, 存在着一个显性个人地位和潜性个人地位的划分问题。显性个人地位是指已被他人承认的个人地位; 潜性个人地位则发生在个人地位虽未获得, 但他人在交往中已对对方的未来个人地位有所预计的情况下。中国人常讲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用,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个体在他人没有或个人地位不高的前提下仍有联结倾向, 乃属于一种计策性行为。可见, “关系”在中国社会的特定含义是指一个人能否联结上有社会或个人地位的他人。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1、答:帕森斯的主要社会学思想是:结构功能主义;
围绕对他的思想批判而形成的社会学理论流派有:社会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

2、答:中国早期社会学的发展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中学释西学,具体表现在严复的群学思想上;第二阶段是以西学发明中学,具体表现为社会科学是如何作为晚清国学派拯救国学的利器的;第三阶段是社会学的学科形成本土化,具体表现为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起,社会学的专业设置逐渐从以教会大学为主扩展至国立大学,教学和研究上逐渐将西方理论和概念与本土材料结合起来;第四阶段是社会学学科实质的本土化。

3、答:一是强调研究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亦即研究个体的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二是扩大"个体"概念的内涵。
4、答:人的生物属性,是指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所具有的生物特性,即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所具有的社会特性,即人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虽然人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同为人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但是,人的生物属性是人和其他动物共有的属性,它不能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人的社会属性则揭示了人和社会的本质联系,揭示了人所以是人而不是其它动物的特殊性质,因此,社会性是人类特有的本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四、论述题:
答:一是马克思的批判社会学传统。他认为,正视社会冲突的晋遍存在,把历史的进步、人类的解放与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批判与一个特定的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强调经济因素在形成社会、政治结构中的优先作用,是马克思社会思想的突出点。马克思研究社会的方法被称为辩证唯物史观,即回到社会历史本身,利用辩证法思维揭示社会存在的总体结构和本质特征。
二是涂尔干的实证社会学观点。他明确地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独立的客观存在物----社会事实,确定了根据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的基本方法论,并将功能分析与与因果分析区分开来,而且通过对社会分工,自杀、宗教等社会现象的出色研究,为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三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韦伯开创了经典社会学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传统----理解社会学。他主张社会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人的社会行动,通过“理解”人的行动动机中所包含的“主观意义”去认识社会现象。韦伯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理性化问题。他认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以表现在欧洲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中的“资本主义精神”为支撑,这种精神是西欧理性主义发展的结果。

作业二:
一、选择题:
1、C 2、B 3、ABD 4、C 5、B 6、C 7、ABCD 8、ACD 9、BD 10、B 11、D 12、D
13、ABD 14、BC 15、ABD

二、名词解释:
1、常人方法学:该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创立的。它主要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该理论认为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决定的,这些规则通常是理所当然的和心照不宣的。但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常人方法学认为在任何一个互动过程中,都存在一些背景知识,互动双方都必须了解这种背景知识,遵守其隐含的规则。

2、科层制:也称官僚制,是建 立在系统地划分组织权力基础之上,以有效也实现目标为取向、由专业人员按照正式规则来运行的管理体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主要方式。

3、单位的制度性依附:是指单位成员对单位的高度依附是由单位制度本身所决定的,而不取不取决于具体的人际关系。这种制度性依附是单位制度的基本特征,它具体体现在单位成员骊单位的社会和经济依附,单位成员对单位政治的依附,单位成员对直接领导的人身依附。

三、简答题:
1、答: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处于这种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者可以从中得到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各种形式的便利。其特征有:关系性、无形性、公共物品性、不可转让性以及社会资本在投资上的不确定性。
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其特征有:弥散性、多重性、隐孙、隐蔽性。
社会资本这个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把以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为基础的资本与传统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区别开来。
2、答:在两人群体中,两人之间的关系状态直接影响到群体的生存。在由三人组成的社会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关系则具有新的结构特征。因为三人群体形成了三角关系,成员之间的互动不是单一的,有一位可能成为“局外人”,这位“局外人”在三人关系中,有时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有时是仲裁者,有时还可能是渔利者或分裂者等。一般来说,两人群体的潜在关系只有一种,三人群体的潜在关系有三种。
3、答:社会组织的特征有:①特定和明确的组织目标,②非情感的关系,③规范的互动形式,④复杂的组织结构。
4、答:权力分析的基本模式有:①传统的“利益----冲突模式”,②帕森斯等人倡导的“权威----合法化模式”,③法国思想家福柯提出“生产----运作模式”。

四、论述题:
答:1、功能分析:社会制度的创设和维系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基本社会需要,因此首先对社会制度进行功能分析。第一、区分社会制度的产生原因和客观后果,将分析重点放在客观后果上。涂尔干最早明确区分了因果关系和功能关系,他指出社会现象尽管有时会与特定的目的相符合而显现出某种功能,但产生某种社会现象的原因与这一现象所服务的目的并不是一回事,不能想当然地从社会制度的历史渊源推论社会制度在当今所想到的社会作用,应当对社会制度的客观后果进行全面的、具体的考察。第二、辩识社会制度的客观后果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制度功能从动机与后果的关系看可区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从社会制度对社会秩序的影响看可分为正功能的反功能。
2、机制分析:简要地说,机制是目标与后果之间的中介变项,对社会制度作机制分析,就是对社会制度的运作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具体的机制分析要点是:第一、记录相关事件的独特性,耐心地收集各种原始材料;第二、非正式的制度和灵活的策略、技术比正式制度和死板的规则具有更大的因果力量,具有更大的解释价值,应该把重点放在对灵活的非正式制度与变化多端的权力策略和技术分析上;第三、关注曾经被尝试后来却被忽略的事件,关注人们记忆中的东西,且关注人们遗忘了的东西;关注那些能说会道人和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作业三、
一、选择题:
1、B 2、A 3、C 4、ABC 5、BD 6、ABC 7、C 8、B 9、B 10、BCD 11、AD
12、ABD 13、D 14、B 15、ABC

二、名词解释:
1、行政主导型城乡二元结构: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了一系列对城乡区别对待的政策,这些政策造成了“行政主导型二元结构”

2、城市化:简单地说就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3、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研究社会分化的一个生要维度。社会学家用这一概念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标准,人们之间也可以区分出不同层次,而人们所属的不同层次是高低有序的。因此,社会分层研究强调的是人们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不平等。

三、简答题:
1、答:社区的基本要素有:①群体要素,②地域要素,③生活要素,④文化要素,⑤认同要素。

2答:农村社区的特点有:①从经济基础看,农村社区的成员以广义的农业生产为主,专业分工较弱;②从社会结构看,农村社区的成员趋于同质,所以社区结构相对简单,③从社会关系看,农村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纽带比较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关系也比较多样,④从社会控制看,农村社区秩序的维持主要依靠的是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非正式控制,⑤从社区文化看,农村社区的文化比较单一,不易接受变化,强调传统。
城市社区的特点有 :①从经济基础看,城市社区成员职业门类多样,以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为主,社会分工非常精细,工作的专业性很强,②从人口结构看,城市的经济活动促进了人口集中,城市社区的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③从社会结构看,城市社区成员之间的异质性突出,在职业和生活方式上差异比较大,④从社会关系看,城市社区成员的社会互动多发生在“陌生人”之间,⑤从社会控制看,城市社区秩序的维持主要依靠法律等正式的规律制度,⑥从社区文化看,城市社区的文化比较多样,因此城市社区成员相对比较容易容忍和接受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念和行为。

3、答:韦伯理论中的社会人分层的标准有:经济标准,社会标准,政治标准。
韦伯赞同马克思强调经济因素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但起关键的经济因素不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与否,而是一个人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经济能力。韦伯事实上直接把收入当做社会分层的经济标准。
韦伯所说的社会分层的社会标准是社会声望,即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社会中所得到的评价的尊敬。韦伯认为,社会声望因素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是独立于经济因素的,拥有大量财富的人并不一定拥有较高的社会声望。
社会分层的政治因素,韦伯看作是权力,他把权力定义为人们“在遇到反对时也能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

4、答:前30年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封闭性较强,因此,无论是代内流动还是代际流动,垂直流动还是水平流动,都是相当难的。中国的前30年间,除了政治运动时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某些群体由于被认定为革命的敌人而出现了一些下向流动,其他各种社会流动都 相地较少。

四、论述题:
答:中国城市化面临的困境有:(1)城市化滞后。城市化滞后意味着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滞后,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城市居民落后了整整10年,城市化的滞后城市化的第二重困境在于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城市中工作的农民工户籍身份仍被绑定在他们离开的村庄,使他们不能获得在城市的合法居住权,无法享受城市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目前仍在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而且造成了相当多的社会问题。(3)城市管理滞后。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另 一方面城市社区的社会管理水平较低,尚不能不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社会服务。

作业四:
一、选择题:
1、B 2、ABD 3、ABCD 4、B 5、C 6、B 7、ABCD 8、AD 9、ABC 10、C 11、C
12、B 13、ABCD 14、ABCD 15、ABC

二、名词解释:
1、社会控制:简单的说,就是为了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对可能危害社会秩序的越轨行为和社会问题进行预防和抑制的机制。

2、社会运动:通常是指被排除在社会权力结构之外的群体用非制度化的方式来促进或抗拒社会变迁、解决社会问题的集体行为。

3、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是依据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起始时间以及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因素对这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描述。后发处生型现代化主要是对来自外部挑战的一种应对,因此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具有明显的人为色彩。

三、简答题:
1、答:社会问题的特征有:破坏性、普遍性、复杂性、时空性。

2答:越轨是一种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具体地说,就是个人或群体在行动中不遵从自己所属的群体或社会中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规范。对越轨的界定在不同的时间、地占、文化,乃至具体的情境中都 是不同的。按照 越轨行为破坏社会规范的类型,可发把越轨行为分为不从俗、不道德、违纪、违法和犯罪。
犯罪,就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即破坏他人的利益,违 犯社会规范和破坏社会秩序的严重行为。

3、答: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事件指的是的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大多数群众是因为其利益受到直接损害或威胁而成为参与这种事件的主力。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指的是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大多数群众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利益损害或威胁,却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参与这种事件的主力。

4、答:依据社会变迁的影响面可分为整体性社会变迁和局部性社会变迁;从变迁的速度和激烈程度可分为社会进化和社会革命;从社会大多数成员是否从社会变迁中获益看可分为社会进步与社会倒退;从社会变迁发生的动力看可分为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意识的社会变迁。

四、论述题:
请看课本P183---P185(社会控制方式)


社会学概论(二)

11、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12、布鲁默和戈夫曼:符号互动论。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

13、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设“群学”,将其列入“经世之学”。

14、谭嗣同:在其《仁学》第一篇里首次提出社会学之名。

15、严复:用古雅的文字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的前两章。

16、章太炎: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

17、费孝通:五脏六腑说。

(1)五脏: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社会学系、图书资料中心、出版物。

(2)六腑:一个社会学专业至少要有六门基础课程,即社会学概论、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城乡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国外社会学说。

18、实证主义方6法论的代表人物: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19、人文主义方法论的代表人物:狄尔泰、韦伯。

20、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求社会学概论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
  A.人的产生 B.劳动的产生 C.文化的产生 D.文明的产生
  2.学校教育属于( )
  A.正向社会化 B.负向社会化 C.基本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3.下列关于我国家庭周期的变化错误的是( )
  A.家庭建立时间由早变晚 B.家庭建立时间由晚变早
  C.生育期由长变短 D.家庭的生命周期有延长趋势
  4.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译作(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人学研究》
  5.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的主题是( )
  A.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 B.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分层
  C.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流动 D.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6.使现代社会学成为正式的大学课程,并成为第一位学院派社会学家的是( )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韦伯
  7.有两对或两对以上都是异代的夫妇而没有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核心家庭 B.联合家庭 C.大家庭 D.主干家庭
  8.确定一个社区大体上的地域范围或疆界的客观标志是( )
  A.社区中心的服务范围
  B.社区人员流动范围
  C.行政区划
  D.其他
  9.社会变迁是社会关系基本形态的( )
  A.变化 B.革命 C.变异 D.延续
  10.阶级产生的根源是( )
  A.私有制 B.社会分工 C.人性“恶”发展结果D.社会分化
  11.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活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其本性要求整个社会更加严密地( )
  A.系统化 B.经济化 C.人性化 D.组织化
  12.体现孙本文研究中国社会问题的成果的是( )
  A.《社会学原理》
  B.《社会心理学》
  C.《现代中国社会问题》
  D.《当代中国社会学》
  13.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要素是( )
  A.学校 B.伙伴群体 C.家庭 D.阶级
  14.标志着社区研究开始的著作是( )
  A.《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解剖》
  B.《社区与社会》
  C.《社区权力结构》
  D.《中等市镇》
  15.托夫勒把信息社会的来临称为( )
  A.第一次浪潮 B.第二次浪潮 C.第三次浪潮 D.第四次浪潮
16.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A.文化特质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 D.文化群
  17.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土文化的过程是( )
  A.文化传播 B.文化采借 C.文化濡化 D.文化交流
  18.把社会看做是惟一真实存在的是( )
  A.社会唯实论 B.社会唯名论 C.历史唯物论 D.形而上学
  19.下列关于社会学发展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欧洲向美国转移 B.从美国向欧洲转移
  C.从欧洲向亚洲转移 D.从亚洲向欧洲转移
  20.下列不属于结构性社会问题的是( )
  A.腐败问题 B.恐怖主义问题 C.环境污染问题 D.毒品问题
  21.按照马克思的思想,对社会的科学认识,既不在于整体也不在于个人,而在于(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D.家庭与家庭的关系
  22.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性质的是( )
  A.物质资料的生产关系 B.阶级关系
  C.民族关系 D.生产关系
  23.精神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是( )
  A.哲学 B.科学 C.宗教 D.价值观念
  24.在金钱借贷方面的合作应属于( )
  A.自发性合作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C.指导性合作 D.契约式合作
  25.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26.家庭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是( )
  A.婚姻制度 B.生育制度
  C.亲子制度 D.家庭财产继承制度
  27.纵向角度考察社区的标准主要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人们之间的精神纽带
  C.社会价值 D.人的素质
  28.“分工理论最早的阐发者”是( )
  A.卢梭 B.亚当•斯密 C.韦伯 D.马克思
  29.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
  A.生产关系 B.社会关系 C.组织 D.人的本质
  30.社区横向格局中,社区内的各个组织或个体之间的关系是( )
  A.直接隶属关系 B.非直接隶属关系 C.正式关系 D.非正式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最突出的社会互动理论有( )
  A.符号互动论
  B.冲突论
  B. 拟剧论
  D.交换论
  E.常人方法学
  32.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 )
  A.人口 B.区位
  C.经济 D.文化
  E.组织
  33.“国际社会四大恶”指的是( )
  A.恐怖主义 B.地区冲突
  C.种族冲突 D.核武器扩散
  E.毒品走私
  34.孔德认为,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这些方法包括(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实证法
  E.统计法
  35.社会福利包括( )
  A.社会救济 B.社会保险
  C.社会服务 D.公共福利
  E.社会保障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解释性功能
  37.文化濡化
  38.组织
  39.社区纵向格局
  40.阶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现代我国的家庭暴力现象出现的新特点。
  42.如何理解社会化的内涵?
  43.社会制度的创新与变革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44.社会问题防治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45.社会学有哪些功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如何实现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
  47.试述利益群体的相互作用对社会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B 5.A 6.C 7.D 8.A 9.C 10.A
  11.D 12.C 13.C 14.B 15.C 16.A 17.B 18.A 19.A 20.D
  21.A 22.A 23.D 24.D 25.D 26.A 27.A 28.B 29.B 30.B
  二、多项选择题
  31.ACE 32.ABCDE 33.ABDE 34.ABC 35.ABCD
  三、名词解释
  36.是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也就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37.是指对采借过来的文化元素,要放在本土文化中进行磨合,乃至改造,使之与本土文化协调起来,融为一体的过程。
  38.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
  39.是指一个社区的各种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与外部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体现了地方社区与大社会的联系。
  40.是指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
  四、简答题
  41.(1)家庭施暴者涉及各个阶层。
  (2)夫妻互殴现象增多。
  (3)家庭暴力的攻击性增强,后果严重。
  42.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社会化的内涵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1)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2)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3)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43.(1)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根源。
  (2)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变化,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直接原因。
  (3)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
  44.(1)社会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如同其他事物一样,是可以认识的。
  (2)人类社会积聚了大量社会问题防治的经验和理论,为制定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和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3)世界和各国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抑制社会问题的机制,为社会问题的防治提供了物质基础。
  (4)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为社会问题的预防提供了国际条件。
  45.(1)研究功能,包括:①描述性功能;②解释性功能;③预测性功能;④规范性功能。
  (2)教育功能,主要包括两方面:①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②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3)社会管理功能,包括:①建立规范;②提供模式;③反馈信息。
  (4)社会批评功能。
  五、论述题
  46.社会学中国化与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为实现这个目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首先应当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次,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第三,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的研究与教学能切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第四,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和中国过去社会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第五,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之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47.利益群体的相互作用对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是社会中不同地位人们的个人利益实现程度的指示器,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利益调节制衡机制的推动力。我国社会学界认为,利益群体间的互动对社会的作用往往呈现出这样一种机制:社会群体成员利益实现的程度影响其态度及行为状态;一定的社会态度和行为状态影响着相应的社会活动的发展;各种社会活动的发展又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运行状况。由此可见,人们通过参与社会并在利益群体中实现的利益越多,其态度与行为也就越积极;反之,人们的社会活动可能处于被动消极状态,社会发展则会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有效地协调各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大多数人的社会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社会学概论试题,题在下面求答案!

1、c,杜尔克姆在自杀论中提出社会的示范
2、b,整合就是将社会各部门结合成一个整体,不至于分裂
3、a,很简单
4、a。社会交往指的是人与人的互动,所以只能选交谈
5、我觉得选c。劳动者包括思维与语言,劳动创造了语言,锻炼了思维。猴子有思维也有语言,只是简单而已。直立行走只是生物性区别,不是根本区别。
6、a。核心家庭就是由父母和子女构成的,主干家庭由一对父母和已经结婚的孩子一起居住
7、只能选择b。在中国,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四大块构成,国外则不同,社会福利最大。
8、a。前面已经见过了
9、b,家庭就是初级群体没有章程,没有正式的权利义务,一般规模小,国家政府,企业就是正是群体。
10、c,消极控制为法律惩罚,积极控制为诱导表扬


上一篇:www.xiaoyuan.com

下一篇:射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