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铜鼓

时间:2024-06-25 01:06:22编辑:小早

广西铜鼓的象征和意义

广西铜鼓的象征和意义如下:“在上古时代,天地还没有分开,在那之间,有一面铜鼓。这面铜鼓靠九十九条金龙盘托,有九十九只凤凰相伴,铜鼓中间睡着一个女人,她头枕着一对鼓槌,旁边有九个浮游的影子,她就是万物之母——密洛陀。密洛陀睡了九千九百年之后,终于醒过来了,她带着那九个浮游的影子化作的九尊神创造了世界,造万物造人,却把腰累弯了,头发熬白了,也越来越衰老了。为了给密洛陀驱散病邪,众神及万物在她生辰之日杀牛祭祀,敲打铜鼓,跳起了铜鼓舞,高声歌唱,载歌载舞,好不热闹。密洛陀也康复了,继续带领众神造万物。”在瑶族神话传说中,密洛陀是创造万物之神,她在铜鼓中苏醒,又在铜鼓中获得重生。铜鼓也被视作中国西南地区古老历史文化的瑰宝,广西是铜鼓最重要的分布地区,也是我国铸造和使用铜鼓最主要的地区之一。据《晋书·食谱》记载:“广州夷人宝贵铜鼓,而州境素不出铜,闻官司贾人,皆於此下贪比轮钱,斤两差重,以入广州,货马夷人,铸败作鼓。其重为禁,得者科罪。”说的就是在当时的广东和广西大部分地区由于大量制造铜鼓,导致铜料缺乏。商人们看准了这个商机,就把铜钱卖给他们,熔化了用来铸造铜鼓,可见当时的两广地区铸造铜鼓风气之盛行。在宁明花山壁画中也多处出现类似人举起双手敲打铜鼓的画面,也说明了铜鼓在广西壮族人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世界铜鼓在中国,中国铜鼓在广西。中国是世界上出土和收藏铜鼓最多的国家,广西又是中国出土和收藏铜鼓最多、品类最齐全的地区。至今为止,在广西境内已发现了从春秋战国到清代末叶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铜鼓数量达2000面以上,居世界之首。广西目前有馆藏铜鼓600余面,其中在北流县出土的一面铜鼓,面径达156 厘米,高67.5 厘米,重约30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铜鼓,被誉为“铜鼓之王”,现藏于广西民族博物馆。在民间收藏与正在使用的铜鼓更是数不胜数,河池民间收藏登记在册的1300 多面铜鼓中,仅东兰县就有500 多面,是名副其实的“铜鼓之乡”。

广西铜鼓的象征和意义

铜鼓之所以称其为“重器”,是因为它象征着权力与财富,拥有它便“极为豪雄”,能集众称王,震慑四方,以致“群情推服”。铜鼓价值千金,一鼓“可易千牛”,获鼓胜获十万军。铜鼓文化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

广西铜鼓简介

铜鼓是中国古代一种打击乐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最初铜鼓是作饮器之用(即釜),后才演变为敲击乐器。

铜鼓的外形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装饰。

据裴渊《广州记》和刘恂《岭表录异》:壮族铜鼓有的“面阔丈余”,有的“厚(仅)二分以外”,“其身遍有虫、鱼、花、草之状”,制作极其精巧。


历史悠久的广西壮族铜鼓舞文化

  铜鼓舞是 壮族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到喜庆的节日,人们就会用铜鼓舞来庆贺,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
  那么,广西壮族铜鼓舞文化是怎样的呢?一起随我来看看吧!



  据云南马关县壮族民间传说,远古时代洪水泛滥,群妖作怪,搞得民不聊生,后来有一种两侧生翼,能转会飞的铜鼓,将妖怪一一击毙,老百姓才得安宁。从此以后人们就将铜鼓视为镇妖的圣物,渐渐操起铜鼓跳舞,以感谢铜鼓的救世之恩。由于铜鼓长期带着浓厚的神秘色彩,铜鼓舞也就被赋予预卜吉凶,祈祷幸福的寓意。久而久之,铜鼓舞就被广泛用于婚丧节庆及自娱的场合,你学我传,世代不衰。

  铜鼓舞特点
  动作按其形式有六七种。每种动作各有不同的舞步和节拍,风格不尽相同。铜鼓舞中的集体舞以一种固定的男女青年围成圆圈队形。其队形还有半圆形、一字形、纵形、交叉对跳、四方形等。舞步矫健有力,舞姿粗犷灵活,动作幅度大,情绪饱满。跳至高潮时鼓手还常常伴以欢快的喊和激动的呼叫,波澜起伏的情绪和动人的场面,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豪放、朴实的民族性格,抒发了他们纯洁快乐的思想感情。

  敲法
  敲奏铜鼓的方法多种多样,鼓声铿锵而有节拍。皮鼓一面,摆在铜鼓中间。当铜鼓敲响,并进入节拍之后,皮鼓手从人群中跃出,双手执两根鼓槌,围着皮鼓敲打。他是这个舞蹈中的中心人物,必须按照铜鼓奏出的节拍,一边打,一边做出各种舞蹈动作。他打皮鼓的动作有正面打,侧身打,抬腿打,翻身打,转身打,有时打鼓心,有时打鼓边,有时两根鼓槌互相击打。动作变幻快速而有力,有的高难动作只有少数鼓手才能熟练掌握。

  铜鼓舞在表演气势上明显的脱胎于壮族古代“三月三”对歌的传统习俗,具有活跃、谐趣及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据悉,铜鼓涉及矿冶、铸造、声学、历史、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科技史、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广西铜鼓的象征和意义

铜鼓之所以称其为“重器”,是因为它象征着权力与财富,拥有它便“极为豪雄”,能集众称王,震慑四方,以致 “群情推服”。铜鼓价值千金,一鼓“可易千牛”,获鼓胜获十万军。铜鼓文化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 广西铜鼓简介 铜鼓是中国古代一种打击乐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最初铜鼓是作饮器之用(即釜),后才演变为敲击乐器。 铜鼓的外形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装饰。 据裴渊《广州记》和刘恂《岭表录异》:壮族铜鼓有的“面阔丈余”,有的“厚(仅)二分以外”,“其身遍有虫、鱼、花、草之状”,制作极其精巧。

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翻译

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在两广和贵州等许多地方,因掘获铜鼓而将山川、村寨冠以铜鼓之名者不计其数。原文《岭外代答》周去非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其制;正圆而平其面,曲其腰,状如烘篮,又类宣座。面有五蟾,分据其上,蟾皆累蹲,一大一小相负也。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纹如织簟,或为人形,或如琰璧,或尖如浮屠,如玉林,或斜如豕牙,如鹿耳,各以其环成章。合其众绞,大类细画圆阵之形,工巧微密,可以玩好。铜鼓大者阔七尺,小者三尺,所在神祠佛寺皆有之,州县用以为更点。交址尝私买以归,复埋于山,未知其何义也。按‘广州记’云:“俚獠铸铜为鼓,唯以高大为贵,面阔丈徐。”不知所铸果在何时。按,马援征交址,得骆越铜鼓,铸为马。或谓铜鼓铸在西京以前。此虽非三代彝器,谓铸当三代时可也。亦有极小铜鼓,方二尺许者,极可爱玩,类为士夫搜求无遗矣。

壮族铜鼓制作方法

壮族铜鼓制作方法如下:1、制模型首先用木料做成一个鼓形木模 作为范芯骨架,然后敷以掺有谷壳的粗泥料作范芯的底层,再敷上掺有草灰、牛粪的细泥料作表层,使表面光滑并且有较好的透气性和退让性。最后,捏塑四个实心耳安在耳的部位。2、翻外范先在泥模型鼓表面涂以牛油,防止粘连,然后分块(面范一块、身范二块或面范一块、身范四块)敷以细泥料和掺加草盘、麻丝等的粗泥料,形成外范,在外范上按设计留好浇口,拆开外范后在范面刻印花纹。3、做芯范(内模)鼓芯范是由泥模型鼓减薄而成,其做法是在泥模型鼓周身嵌人一定数量的铜芯垫,然后按芯垫印痕厚度刮去一层泥料,并磨光即成。4、合范第一种是鼓面向上的台范;第二种是足沿向上的合范.合范后,用泥把各条范缝封严,并以绳索把整个范绑扎紧,经低温烘烤,使泥范中的水分蒸发,干透硬化。5、浇注先将鼓范烘烤预热,达600C0左右,然后从鼓面中央或足沿的浇口杯内注人台金熔液,使之进人型腔。6、拆范及整理浇注之后,拆开外范,取出内范.锯凿掉浇冒口,清除内外壁上的泥料,修饰花纺及立体装饰物,使铜鼓表面光滑,花纹清晰。

铜鼓之乡的美誉

亲,铜鼓之乡指的是位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的南康市,其美誉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铜鼓制作技艺:南康市拥有悠久的铜鼓制作历史和深厚的技艺传承,铜鼓制作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康铜鼓制作精湛,铜鼓声音浑厚悦耳,曾多次在国际音乐节上亮相,备受赞。2. 文化底蕴:南康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古代的吴越文化和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南康文化。南康还是中国古代文化名城之一,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古代建筑,如南康古城、铜鼓古庙等。3. 自然美景:南康市地处江西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如小南海景区、八仙岭景区、南康森林公园等,其中小南海景区更是被誉为“江南第一山水”。综上所述,南康市以其卓越的铜鼓制作技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自然景观,而享有“铜鼓之乡”的美誉。【摘要】
铜鼓之乡的美誉【提问】
亲,铜鼓之乡指的是位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的南康市,其美誉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铜鼓制作技艺:南康市拥有悠久的铜鼓制作历史和深厚的技艺传承,铜鼓制作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康铜鼓制作精湛,铜鼓声音浑厚悦耳,曾多次在国际音乐节上亮相,备受赞。2. 文化底蕴:南康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古代的吴越文化和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南康文化。南康还是中国古代文化名城之一,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古代建筑,如南康古城、铜鼓古庙等。3. 自然美景:南康市地处江西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如小南海景区、八仙岭景区、南康森林公园等,其中小南海景区更是被誉为“江南第一山水”。综上所述,南康市以其卓越的铜鼓制作技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自然景观,而享有“铜鼓之乡”的美誉。【回答】


铜鼓的简介

铜鼓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铜器,它原是一种打击乐器,以后又渲化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它为民族首领贵族所独占,被视之为一种珍贵的 重器 或礼器,因此也成为被祭祀的对象。自春秋战国直至明清均有铜鼓,而以汉代制作得最为精美,式样最多,是西南许多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物。依照铜鼓流行地区和式样不同,可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大体上滇系铜鼓体型较小,花纹大都用单弦分晕,晕圈构成大小宽窄的变化。粤系铜鼓体型高大,鼓面多有立体的青蛙浮雕。铜鼓的装饰花纹,常见以下几种:太阳纹是铜鼓最普遍的鼓面中心饰纹,它有两种表现形式,滇系的太阳纹光芒呈长的锐角,而粤系的太阳纹光芒则细长如针。蛙纹是最富特色的一种装饰,均作立体浮雕状,有四只、五只、六只不等。这些蛙有的全部面向鼓心,有的背向鼓心,有的向一个方向旋转。最有趣味的是叠蛙,也称累蹲蛙,大蛙背上蹲小蛙,有多达三四层的。鹭鸟纹:鸟头有大的羽冠,作飞翔状,姿态优美。此外,还有舞蹈纹、竞渡纹等。

北流铜鼓岭风景区简介

您好,铜石岭风景区位于广西北流市民安镇,总面积60平方公里,以勾漏洞和铜石岭特别景观区为主要游览线路,其中核心旅游区20平方公里,水上游览区的面积40平方公里,非常适合科普探秘游的观光游客。
另外,铜石岭阴阳山则是喀斯特地貌与丹霞地貌结合最好、最典型、最具观赏价值的旅游景观,它对于研究我国低海拔地带丹霞地形的形成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铜石岭风景区有汉代冶铜和铸造铜鼓遗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摘要】
北流铜鼓岭风景区简介【提问】
您好,铜石岭风景区位于广西北流市民安镇,总面积60平方公里,以勾漏洞和铜石岭特别景观区为主要游览线路,其中核心旅游区20平方公里,水上游览区的面积40平方公里,非常适合科普探秘游的观光游客。
另外,铜石岭阴阳山则是喀斯特地貌与丹霞地貌结合最好、最典型、最具观赏价值的旅游景观,它对于研究我国低海拔地带丹霞地形的形成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铜石岭风景区有汉代冶铜和铸造铜鼓遗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回答】
所属地区\x09:广西玉林北流市城东10公里的民安镇附近。
主要景观\x09:汉代冶铜和铸造铜鼓遗址。
景点级别\x09: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回答】


北流铜鼓岭风景区免票的条件

1.2米(含)以下儿童、70周岁及以上老人(凭本人身份证),残疾人(凭国家残联颁发的残疾证)、记者(凭国家新闻暑颁发的记者证)和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军官证、士兵证)免景区门票。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部滨海地区龙楼镇,属海南岛最东部,东南两面均临南海。北流市,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


广西河池第二十一届铜鼓山歌艺术节非遗项目获奖名单

亲,您好[微笑]广西河池第二十一届铜鼓山歌艺术节非遗项目获奖名单,1.铜鼓山歌2.青龙鼓舞3.砂锅饭4.红酒河蟹5.抽芦笙6.壮锣鼓7.黄布倒挂人像8.等红人9.剪纸10.芦笙11.马桥戏12石狮功夫13.苗族棋艺14.田蛳大锅饭15.风车舞。铜鼓山歌艺术节自1999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二十届。二十届盛会,向世界展示了河池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现在,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已经成为河池市的文化传播名片,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林山水旅游节并列为“广西三大艺术节”。【摘要】
广西河池第二十一届铜鼓山歌艺术节非遗项目获奖名单【提问】
亲,您好[微笑]广西河池第二十一届铜鼓山歌艺术节非遗项目获奖名单,1.铜鼓山歌2.青龙鼓舞3.砂锅饭4.红酒河蟹5.抽芦笙6.壮锣鼓7.黄布倒挂人像8.等红人9.剪纸10.芦笙11.马桥戏12石狮功夫13.苗族棋艺14.田蛳大锅饭15.风车舞。铜鼓山歌艺术节自1999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二十届。二十届盛会,向世界展示了河池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现在,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已经成为河池市的文化传播名片,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林山水旅游节并列为“广西三大艺术节”。【回答】


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有获“中国十大品牌节庆”吗

5月15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节庆创新论坛暨2011中国品牌节会颁奖盛典上传来喜讯,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荣膺“2011中国十大品牌节庆”。

  连续举办了十一届的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不仅对宣传河池、扩大河池的知名度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对河池的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推动作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山歌、铜鼓文化,并通过铜鼓山歌文化宣传河池、推介河池,成为树立河池新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目前,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已成为广西著名的地方节庆文化品牌,在区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声誉。

  本届中国节庆创新论坛暨2011中国品牌节会颁奖盛典是由人民网主办的全国标志性节庆论坛,本届评选出的节庆品牌,通过网上公示票选,专家评审及媒体推荐产生。(记者 沈应佳)

河池日报


上一篇:高邮梅子事件

下一篇:茗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