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信息

时间:2024-06-11 00:03:47编辑:小早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2)

…… 归芍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组成。功效养血柔肝。主治肝血不足的病证。 左归饮(《景岳全书》):由熟地、山药、祀子、山茱英、获荃、炙甘草组成。功效养阴补肾。主治腰酸遗泄、盗汗、舌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光红、脉细数等真阴不足的病证。 大补阴丸(原名大补丸)(《丹溪心法》): 由熟地黄、龟版、知母、黄柏,加猪脊髓蒸熟,炼蜜为丸。功效滋阴降火。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病证。 虎潜丸(《丹溪心法》):由熟地黄、龟版、虎骨、知母、黄柏、锁阳、白芍、干姜、陈皮组成。功效滋阴降火,强壮筋骨。主治腰膝酸楚、筋骨萎软、腿足瘦弱、步履不便、舌红少苔、脉细弱等肝肾阴亏的病证。 熟地的副作用 功效再强大的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所以,我们在食用熟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拥有的副作用,判断自身是否适合服用。 熟地的副作用主要为一点,即是过敏反应。因为熟地中含多种糖类物质,因其用酒制,偶有病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腹泻、腹痛、疲乏、心悸、面部痒、圆形风团、颈部向躯干及四肢蔓延,皮疹高出皮肤表面,散在分布。所以,我们一定要对症治疗,应用抗过敏药物。 熟地的食用方法 地黄饮 材料: 熟地黄15克。 做法: 水煎30~6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3次温服。主治腰膝酸软、遗精崩漏、目眩耳鸣之症。 八珍汤 材料: 熟地黄15克,当归、白术各10克,茯苓、白芍药各8克,川芎、炙甘草各5克,人参3克,生姜6克,大枣3克。 做法: 将以上药物一同放入砂锅,水煎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特点: 此汤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面色苍白、头晕目眩、食欲减退、心悸怔忡等症。 首乌地黄粥 材料: 熟地黄15克,制何首乌(炮制后的何首乌)10 克,粳米100克,白糖15克。 做法: 先将熟地黄、何首乌放入砂锅中,水煎取汁,然后用药汁熬煮粳米,出锅前调入白糖即可。每日早晚食用。 三才炖鸡汤 材料:熟地黄30克,人参10克,天门冬20克,大枣10克,生姜2克,母鸡500克,食盐、味精各2克,葱段、姜片各5 克。 做法: 一同放入鸡腹中,加水炖煮,直至肉烂即可。 熟地炖牛肉 材料: 熟地黄30克,牛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30克,大枣10克,白芍10克,生姜5克,料酒、酱油各6毫升,食盐、味精各1克。 做法: 将几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炖至肉烂即可食用。 熟地茶 材料: 熟地黄、麦冬各10克,酸枣仁15克,远志5克。 做法: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粗末包入纱布中,把布包置于保温杯内,以适量沸水冲泡,加盖闷20分钟,即可饮用。 熟地酒 材料: 熟地黄100克,胡麻仁50克,薏苡仁20克,低度白酒800毫升。 做法: 将上述三味药物研磨后包入纱布中,然后把纱布包置于玻璃瓶内,密封浸泡15日后即可。每日早晚各饮用一小杯(约10 毫升)。 熟地猪蹄煲 材料: 猪蹄500克,油菜100克,葱段、姜片各10克,药包1个(内装熟地20克,酸枣仁10克),料酒10克,精盐3克,味精1克,胡椒粉0.5克,清汤1000克,芝麻油5克。 做法: (1)油菜从中间顺长剖开。猪蹄治净,从中间顺骨缝劈开,再从关节处斩成块,下入沸水锅中焯透捞出。 (2)沙锅内放入清汤、料酒,下入药包烧开,下入猪蹄块、葱段、姜片烧开,煲至猪蹄熟烂,拣出葱、姜、药包用。 (3)下入油菜、精盐烧开,炖至熟烂,加味精、胡椒粉,淋入芝麻油即成。 熟地羊肉汤 材料: 羊肉(瘦)700克、熟地黄30克、当归15克、黄芪30克、枣(干)10克、姜10克。 做法: (1)将洗净的羊肉切成小块,用开水焯一下,除去血沫。 (2)羊肉块放入盛有适量清水的锅内,放入生姜、熟地黄、当归、黄芪,用文火煲三个小时左右。 (3)放入大枣,加入糖、盐、鸡精、味精,搅拌均匀,再用文火煮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巴戟熟地酒 材料: 巴戟天60g、熟地黄45g、枸杞子30g、制附子20g、甘菊花60g、蜀椒30g、醇酒1500ml。 做法: (1)将上述6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倒入醇酒浸泡,密封。 (3)3 、5日后开取,过滤去渣用。 熟地的注意事项 熟地的禁忌 炮制煎煮不可见铜铁器 《雷公炮制药性解》云:“采得生地黄,去白皮,磁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令犯铜铁,令人肾消,并白发,男损营,女损卫也。”熟地黄炮制不可见铜铁,煎煮亦不可用铁锅、铁壶。《药鉴》:“若犯铁器,令人肾消。”贮藏应如《本草从新》言,“味甘如饴,须瓷器收之,以其脂柔喜润也”。 服食忌萝卜、三白、诸血等 《本草品汇精要》记载: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要药分剂》云“忌莱菔、葱、蒜、诸血”。盖莱菔子降气,三白辛窜走气,影响地黄的滋补作用。诸血为血肉有情之品,恐滋腻太过,故宜禁之。 伤寒家不宜用 伤寒之病,邪从外入,宜疏散而不宜滋补。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言:“又仲景《伤寒》一百十三方,惟复脉用地黄。盖伤寒之病,邪从外入,最忌滋滞。即使用补,必兼疏拓之性者,方可入剂。否则邪气向里,必有遗害。今人一见所现之证,稍涉虚象,便以六味汤为常用之品,杀人如麻,可胜长叹。” 脾虚痰多气郁之人慎服 熟地黄味甘,性尤滋腻,脾虚痰多气郁者慎用。《本草从新》云:“按熟地黄性滞,痰多、气郁之人,能窒碍胸膈,用宜斟酌。”《本草征要》云:“熟者性滞,若痰多气郁之人,能窒碍胸膈,当斟酌用之。”《本草通玄》言“熟地性滞,痰多者,恐其泥膈,宜姜汁炒之,以制其滞。更须佐以砂仁、沉香二味,皆纳气归肾,又能疏地黄之滞,此用药之权衡也”。 生地和熟地的区别 地黄可分为生地和熟地两种,《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尤其是熟地,药用“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利耳目、黑须发、通血脉”,确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1)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用: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2)熟地黄甘,微苦,微温,归心,肝,肾经.功用:补血调经,滋阴补肾。 熟地黄是生地黄用黄酒拌闷,晒蒸的复制品,所以功效有别,生的多用于清热滋阴,熟的多用于养血补肾。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3812 字) 展开全部内容


中药:白药

【药名】白药
【别名】白药草乌
【汉语拼音】bái yào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duclouxii Levl.var.ecalcaratum Fletcher et Luener
【功效】祛风湿;止痛。
【科属分类】毛茛科。
【拉丁文名】Radix Aconiti Ecalcarati。
【主治】风湿痹痛;跌打伤痛。
白药
白药 (7张)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4000m的山地林边或多砾处。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块根,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剑川。
【功效分类】祛风湿药;止痛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1.5~3g,先煎。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出处】《中华本草》
化学成份:原种宾川乌头块根含乌头碱(aconitne),宾乌碱(duclouxine)。


中药材熟地的搭配方法以及人群

  熟地大家都吃过的吗?是一种中药材,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对于养生的方法也了解了很多。中药材熟地是一种很常见的补气血的药材类型哦,而且营养物质丰富的哦,中药材熟地应该如何搭配呢,下面就来看看中药材熟地的搭配方法以及人群吧。    熟地的功效和作用    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遗精阳痿、不育不孕、月经不调】更易食用。    禁忌人群   【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忌服。   熟地一般人都是可以使用的哦,比如说对于肾虚啊或者是月经不调等情况有所改善,还可以提高免疫力,还有要注意一些搭配方法,一些相克的食物最好不要吃,下面来看看这些搭配的方法吧。    适宜和熟地搭配的食材   熟地+当归熟地和当归一起吃;可以补血活血   熟地+羊肉熟地和羊肉一起吃;可以滋阴健脾   熟地+粳米熟地和粳米一起吃;可以滋阴补肾、益气养血   熟地+墨鱼熟地和墨鱼一起吃;可以止血、收敛、养胃    和熟地相克的食材   熟地+白萝卜熟地不能和白萝卜一起吃;会失去药效   熟地有很好的养生食疗效果,而且熟地主要是用于做药,熟地的功效和作用在于可以抵抗癌细胞的扩散,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而且熟地还有强心的好处,能起到利尿等效果。   关于中药材熟地的搭配方法以及人群等一些小常识,相信大家也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了,熟地和很多的食物都可以相互搭配食用的哦,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和效果的哦,大家要注意这些禁忌以及小常识,对于提高免疫力有好处。

熟地的药用价值

  熟地对我们大家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服用熟地来帮助大家进行养生,这样对我们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同时熟地还可以很好的帮助促进身体的免疫力,是能帮助我们养生的,那么具体熟地的药用价值有哪些,一起看看吧。    补肾养精   熟地是药用价值很强的一种中药材,大家完全可以利用熟地来帮助我们养生,对我们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同时由于熟地黄具有很好的补肾功效,大家都知道肾脏对人体的重要性,中医上讲“肾”可以带动整个身体的运行,肾不好会导致许多问题,包括腰酸背痛、精神不振、时感疲劳等等。许多人平时保健的重点之一就是补肾,所以平时在家里可以常食熟地黄,对我们健康还是有好处的。    治疗失眠   同时大家服用熟地的时候还要注意,实际上熟地对我们促进睡眠健康也有好处,主要是由于熟地黄可以治疗失眠多梦,盗汗、口干舌燥的症状,有些人心情不佳或者压力过大时会睡不好觉,导致晚上失眠,这时可以泡一杯熟地黄喝,可以有效改善失眠多梦的症状,这样对我们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是失眠的人群很适合的。    提高免疫力   在平时大家还要注意,由于熟地是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同时熟地还可以有效的帮助大家提高人抵抗疾病的能力,加强身体素质,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所以青少年和老年人也适合服用,所以说大家对熟地应该有所了解,在平时经常服用熟地,还是可以帮助我们养生的。   熟地是非常好的一种中药材,服用熟地是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养生的,可以发现熟地的治病功效还是不错的,上面给记得介绍了熟地的一些情况,大家如果可以学会服用熟地的方法,那么自然对健康也有好处,有效的帮助我们解决身体不适。

熟地(中药)详细资料大全

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的块根,又名熟地黄或伏地,经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切片用,或炒炭用。熟地又名熟地黄或伏地,属玄参科植物,是一种上好中药材,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熟地 拉丁学名 :Chinese Foxglove 别称 :熟地黄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唇形 科 :玄参科 属 :地黄属 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主要价值,中药信息,化学成分,古籍论述,药理作用,常用药膳,入药搭配,相关菜肴,相关酒品,熟地当归酒,巴戟熟地酒,相关药品,熟地丸,熟地膏,药方选录,栽培技术,选地整地,选种栽种,田间管理,预防病虫害,采收加工,注意事项, 形态特征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全株有白色长柔毛和腺毛。块根肉质肥大,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红黄色。基生叶丛生,倒卵形至长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圆,基部渐狭下延成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页面多皱缩;茎生叶小。 熟地 总状花序顶生;花萼钟状,5裂;花冠筒状稍弯曲,先端5裂,略呈唇形,紫红色,内面常有黄色带紫色的条纹;雄蕊4,二强;子房上位,2室。蒴果卵圆形。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药材形态 该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无臭,味甜。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1100米之砂质壤土、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处。此外,国内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 分布范围 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北等省区。此外,国内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 主要价值 临床研究 熟地黄煎剂治疗高血压,血压、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有下降,且脑血流图和心电图也有所改善(熟地黄炮制加酒与否科研成果鉴定书,1980.6)。用复方五子地黄口服液治疗男性不育症总有效率为84%。 中药信息 【药性】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套用】 1.血虚诸证。本品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常与当归、白芍、川芎同用,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如四物汤);若心血虚心悸怔忡,可与远志、酸枣仁等安神药同用;若崩漏下血而致血虚血寒、少腹冷痛者,可与阿胶、艾叶等补血止血、温经散寒药同用,如胶艾汤。 熟地 2.肝肾阴虚诸证。本品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古人谓之“大补五脏真阴”,“大补真水”。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可补肝肾,益精髓,如六味地黄丸;亦可与知母、黄柏、龟甲等同用治疗阴虚骨蒸潮热,如大补阴丸(《丹溪心法》)。本品益精血、乌须发,常与何首乌、牛膝、菟丝子等配伍,治精血亏虚须发早白,如七宝美髯丹(《医方集解》);本品补精益髓、强筋壮骨,也可配龟甲、锁阳、狗脊等,治疗肝肾不足,五迟五软,如虎潜丸(《医方集解》)。此外,熟地黄炭能止血,可用于崩漏等血虚出血证。 【用法用量】煎服,10~30g。 【鉴别用药】地黄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临床使用有鲜、生、熟三种。均有养阴生津之功,而治阴虚津亏诸证。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之力虽弱,但长于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多用于血热邪盛,阴虚津亏证;生(干)地黄甘寒质润凉血之力稍逊但长于养心肾之阴,故血热阴伤及阴虚发热者宜之;熟地黄性味甘温,入肝肾而功专养血滋阴,填精益髓,凡真阴不足,精髓亏虚者,皆可用之。 【使用注意】本品性质粘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防止粘腻碍胃。 化学成分 熟地黄含较少量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已分离得到:益母草甙(leonuride)、桃叶珊瑚甙(aucubin) 、梓醇(catalpol)、地黄甙(rehmannioside)A、B、C、D,美利妥双甙(melittoside) ,地黄素(rehma-glutin) A、D,地黄氯化臭蚁醛甙(glutinoside)等。又含单萜成分:焦地黄素(jioglutin)A、B、C,焦地黄内酯(jioglutolide)、焦地黄呋喃(jiofuran) ,地黄苦甙元(rehmapicrogenin)等。又含胺基酸,其组成与干地黄比较,不含赖氨酸(lysine)且含量均相应减少。也含糖类,其中单糖的含量比鲜地黄中多2倍以上。另含三羟基-β-紫罗兰酮 (trihydroxy-β-lonone)、二羟基-β-紫罗兰酮(dihydroxy-p-lonone)、野菰酸(aegiicacid)、5-羟基野菰酸(sec-hydroxyaegiic acid),琥珀酸(suinic acid)、5-氧脯氨酸(5-oxoproline)、5-羟甲基糠酸(5-hydroxymethylfuroic acid)、尿嘧啶(uracil)、尿核甙(uridine)等。又从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山萮酸(be-henic acid)、十五酸(pentadecanoic 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十九碳酸(nonadecanOic acid)、二十-碳酸(heneicosanoic acid)、十七碳酸(margaric acid)。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浸泡24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5-羟甲基糠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矽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熟地 古籍论述 《珍珠囊》:“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医学启源》:“虚损血衰之人须用,善黑须发。《主治秘要》云:其用有五:益肾水真阴一也,和产后气血二也,去脐腹急痛三也,养阴退阳四也,壮水之源五也。” 熟地 《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本草从新》:“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又能补脾阴,止久泻。治劳伤风痹,阴亏发热,干咳痰嗽,气短喘促,胃中空虚觉馁,痘证心虚无脓,病后胫股酸痛,产后脐腹急疼,感证阴亏,无汗便秘,诸种动血,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 古代临床套用 用于血虚诸证。如《景岳全书》两仪膏;《正体类要》八珍汤;《傅青主女科》加减四物汤。 用于肝肾阴虚诸证。如《医宗金鉴》知柏地黄丸。 用于小儿发育迟缓,如《景岳全书》贞元饮。 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小便遗沥,或火不生土之食少便溏,多与附子、肉桂等温阳之品配用,此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意。用治阴疽寒凝,本品常与鹿角胶、肉桂、麻黄等配用以温经养血,散寒通脉。 《活法机要》:“熟地、当归合用名补髓剂。” 《本草经疏》:“同砂仁,治胎动下血腰痛。” 《得配本草》:“得乌梅,引入骨髓;得砂仁,纳气归阴;得炒干姜,治产后血块;得丹皮,滋阴凉血;使元参,消阴火;合当归,治胎痛;加牛膝,治胫股腹痛;和牡蛎,消阴火之痰。” 【注】 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禁服。 药理作用 1.对骨髓造血系统的影响:熟地黄水煎剂给失血性贫血小鼠灌服每只0.5g,每日1次,连续10日,可促进贫血动物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恢复,加快多能造血干细胞(CFU-S)、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的增殖、分化作用。 2.对血液凝固的影响:熟地黄能显著抑制肝脏出血性坏死灶及单纯性坏死。对高脂食物引起的高脂血症,脂肪肝及大鼠内毒素引起的肝静脉出血症,均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认为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是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 3.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熟地黄醇提取物给小鼠灌服,对受角叉菜胶抑制的巨噬细胞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抗体形成细胞有抑制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酒熟地黄及蒸熟地黄都有显著的降压作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 熟地 5.抗氧化作用。 6.其他作用: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给予大鼠造成阴虚模型并给予熟地黄水煎剂3ml(70%浓度)灌胃,共6日,对甲亢型阴虚大鼠的体重改变,24小时饮水量及尿量、血浆T3、甲状腺素(T4)及醛固酮(AD)浓度有显著改善,即T3浓度降低,T4浓度升高,并趋于正常,说明熟地黄不仅能改善阴虚症状,并能调节异常的甲状腺激素状态。 常用药膳 熟地黄芪羊肉汤——气血双补 材料:羊肉750克、当归头20克、白芍15克、熟地、黄芪各50克、生姜3片、红枣5个。烹制:羊肉洗净切块,用滚水拖过;红枣去核,当归头切片,白芍、熟地、黄芪、生姜均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开后,改文火煲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气血双补,固本养颜。用于气血不足而致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不振;或肾阳不足之肾虚肢冷、腰膝乏力、面部色斑等;或神经衰弱、贫血、肾炎及病后属气血不足、肾阳亏损者。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熟地,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味甘微温质润,入肝肾二经,既可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中医有言,女性血主其身,所以对于女人,熟地即是微温补血的上好补药。 熟地祛颤汤 熟地粳米粥,熟地+ 粳米=坚韧骨骼。取熟地30克,用纱布包扎,加水300毫升,放入沙锅内浸泡片刻,用文火先煮,经过数次沸腾后,见药汁呈棕黄色、药香扑鼻时,渐转为慢火。成微波形的沸腾时,放入粳米40克烹煮。待米仁开花、形成粥糜、呈稀薄粥时,去掉熟地即可食用。滋补成效:由于血虚引起的面色黄暗,骨蒸潮热,不自觉地出虚汗,腰膝酸痛,身怠无力。 熟地白酒盅熟地+白酒=乌黑头发。熟地黄120克、枸杞子60克、檀香2克、白酒1.5升,以上的药物上药研磨为粗粉末,用白布袋盛之,与酒共置入净器中,浸泡14日后,开启即可饮用。滋补成效:用于精血亏损的辅助治疗,对阴虚血枯所致的须发早白也非常有效。 入药搭配 生地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清热凉血。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熟地味甘、性平而入血分,功能滋阴补血、补精益髓。治阴虚血少,脑髓空虚所至的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心悸失眠、健忘,盗汗等。 二者合用,取其既能补益,又能清热之功用。用于治疗阴血亏虚、兼有热象的病症:如【两地汤】——用于血需有热的月经先期;【保阴煎】——用于月经过多、崩漏所至的贫血等证。 熟地,甘,微温,可养阴补肾、填精,主治血虚所致面色萎黄、头昏心悸;肾精不足之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肝阴不足之双目干涩、视物昏花。而当归药用其根,功在补血、和血,主治月经不调,血虚眩晕,疮疡肿等症。 当归分归头、归身和归尾三部分。各部分所含化学成分不同,故药理作用也不一样,归头能止血,归身能养血,归尾能行血。既可分部位使用,也可全用。 中医认为阴血同源,养血、滋阴应同步进行,当归与熟地搭配,有两大好处,一是通过补血达到养阴的目的,滋阴又是补血的有效方法之一。二是当归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活血功能,补而不滞,熟地和当归结合在一块用远胜于一药单用。虽说当归因其补血功效也被称作女人要药,但活血补血对男人同样重要。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阴、肾精匮乏,气血、 *** 暗耗,应适时补充。 相关菜肴 在有资格被称为补品的各种汤料中,总少不了熟地的淡淡滋味。外面是凛冽的寒风,为自己煲上一杯“多情汤水”,实在是季节里的享受。熟地,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味甘微温质润,入肝肾二经,既可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熟地即是微温补血的上好补药,而且,熟地生性“多情”,它的多种配伍成就了它的多种滋补。 熟地猪蹄煲 菜名:熟地猪蹄煲 做法:炖 菜系:家常菜谱 主料:猪肉 味型:咸鲜 成菜:煲仔 原料:猪蹄500克,油菜100克,葱段、姜片各10克,药包1个(内装熟地20克,酸枣仁10克),料酒10克,精盐3克,味素1克,胡椒粉0.5克,清汤1000克,芝麻油5克。 制作: 1.油菜从中间顺长剖开。猪蹄治净,从中间顺骨缝劈开,再从关节处斩成块,下入沸水锅中焯透捞出。 2.沙锅内放入清汤、料酒,下入药包烧开,下入猪蹄块、葱段、姜片烧开,煲至猪蹄熟烂,拣出葱、姜、药包用。 3.下入油菜、精盐烧开,炖至熟烂,加味素、胡椒粉,淋入芝麻油即成。 特点: 猪蹄软糯,油菜脆嫩,汤汁醇美,营养滋补。 功效:熟地味甘,性微温,入肝、肾经,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能。酸枣仁味甘,性平,入心、脾、肝经,有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能。猪蹄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A、B、C)和丰富的胶原蛋白,能补血抚疮,营养肌肤。此款菜肴能滋阴补肾,补血安神,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月经紊乱、眩晕、心悸、失眠多梦、心烦不安、宫冷干燥、潮热盗汗者有较好的食疗功效。 操作提示:猪蹄一定要刮净皮上的油脂,以免有异味。盖上锅盖用小火长时间煲制。 熟地羊肉汤 菜名:熟地羊肉汤 主料:羊肉(瘦)700克 辅料:熟地黄30克、当归15克、黄芪30克、枣(干)10克、姜10克 调料:白砂糖3克、盐2克、鸡精2克、味素1克 做法: 1.将洗净的羊肉切成小块,用开水焯一下,除去血沫。 2.羊肉块放入盛有适量清水的锅内,放入生姜、熟地黄、当归、黄芪,用文火煲三个小时左右。 3.放入大枣,加入糖、盐、鸡精、味素,搅拌均匀,再用文火煮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中文名称: 熟地祛颤汤 功效: 养血除风,滋阴补肾 出处: 神经症药膳60种配方 。 熟地……20克 木瓜……20克 枸杞子……20克 何首乌……20克 当归……10克 熟地祛颤汤 川牛膝……10克 白芍……10克 丹参……10克 鸡血藤……10克 乌鸡……1只(500克) 料酒……20克 姜……10克 葱……15克 盐……4克 制作: ①配方中几味药物除熟地、当归、枸杞子、何首乌外,均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何首乌润透切片;熟地切片;当归切片或节,枸杞子洗净去杂质;乌鸡宰杀后,除去毛、内脏及爪;姜切片,葱切段。 ②将乌鸡放入炖锅内,抹上料酒、盐,把药包放入鸡腹内,加入姜、葱、枸杞子、熟地、何首乌、当归,注入清水1000毫升。 ③将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2次,喝汤200毫升。吃鸡肉50克,吃枸杞子、当归、何首乌。 适应症:用于震颤麻痹症患者。 类别:药膳 相关酒品 熟地当归酒 配方:熟地30克,当归30克,川芎20克,白芍2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香附15克,白酒3斤。 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加工成碎末,用纱布袋装,扎紧袋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摇动1次,15天后开封,取去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功效与主治:补益气血,理气解郁。适用于血虚气弱,气郁不舒所致的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身软乏力,食欲不振,神疲声微等。 服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15~20毫升。 说明:酒力不足者,可用黄酒浸药;或以水、酒各半制备。 巴戟熟地酒 配方:巴戟天60克 熟地黄45克 枸杞子30克 制附子20克 甘菊花60克 蜀椒30克 醇酒1500ml 功用:补肾壮阳,长肌肉,悦容颜。 制法:1 、将上述6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 倒入醇酒浸泡,密封;3 、5日后开取,过滤去渣用。 用法: 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巴戟天:味甘性温,补助元阳,而兼散邪,强筋骨,安五脏,为肾经血分之药。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为滋精补血之要药。 枸杞子:味甘性平,味重而纯,补阴补气,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菊花:滋养肝肾,兼利血气。附子、川椒:辅助巴戟天温肾壮阳。此酒主治肾阳久虚,阳痿早泄,腰膝酸软。 方剂来源:《民间验方》。 相关药品 熟地丸 熟地丸是以正宗怀地黄为主要原料、经科学配方、精湛工艺,彩先进设备生产的纯天然补品,具有口味纯正、入口甘甜、气味芬芳、补养全面的特殊功效,老少皆宜,长期服用,有益健康。 主要成份:据中科院研究表明,怀熟地含有丰富的葡萄糖、甘露醇、铁质维生素A、多种胺基酸等有益成份。 功能与功效:怀熟地具有滋阴补血、益精补髓之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微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症。 食用方法:用温开水浸泡30分钟切片,无论煮粥、炖肉、煲汤、火锅均可食用,滋补全面有益健康。 参考食谱: (熟地八宝粥) 配料:熟地30克配以黑芝麻、枸杞、桂圆、莲子、百合、白果、杏仁。 (熟地莲子甲鱼汤)配料:熟地30克、莲子(去心)20克甲鱼一只。(熟杞狗肉汤) 配料:熟地30克、枸杞60克、狗肉1000克。 熟地膏 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组成:大热地14.4千克 用法:将熟地煎熬三次,分次过滤,去滓,合并滤液,用文火煎熬浓缩至膏状,以不渗纸为度,每30克膏汁,兑炼蜜30克成膏,装瓶。每服9~15克,开水冲服。 功用:滋阴补肾,添精益髓。 主治:血虚发热,精髓不充,腰酸腿软。 药方选录 1、治男妇精血不足,营卫不充等患;大怀熟地(取味极甘者,供晒干以去水气)八两,沉香一钱(或白檀三钱亦可),枸杞(用极肥者,亦烘晒,以去润气)四两。每药一斤,可用高烧洒十斤浸之,不必煮,但浸十日外,即可用。凡服此者,不得过饮,服完又加酒六、七斤,再浸半月,仍可用。(《景岳全书》地黄醴) 2、治诸虚不足,腹胁疼痛,失血少气,不欲一伙食,发热,及妇人经病,月事不调:熟干地黄(切,焙)。当归(去苗,切,焙)各等分。为细未后,炼密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粒,食前白汤下。(《鸡峰普济方》万病丸) 3、治暗痱,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熟十地黄、巴戟(去心)、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酒侵,焙)、附子(炮)、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去心)。菖蒲、远志(去心)等分。上为未,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薄荷同煎至八分,不计时候。(《宣明论方》地黄饮子) 4、洽骨蒸体热夯倦:熟地黄。当归、地骨皮、枳壳(麸炒)、柴胡、秦艽、知母、鳖甲(炙)等分,未,水一盏,乌梅半个,煎七分,和梅热服。(《幼幼新书》地黄散) 5、调益荣卫,滋养气血,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发歇疼痛,妊娠宿冷,将理失宜,抬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当归(去芦,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干地黄(酒洒蒸)各等分,上为粗未,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热服,空心食前,(《局方》四物汤) 6、治小便数而多:尤骨一两,桑螵蛸一两,熟干地黄两,恬萎根一两,黄连一两(去须)。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7、治小儿肾怯失音,额开不台,神不足,口中白睛多,面色白等:熟地黄八钱,山英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未,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 8、治气短似喘,呼吸促急,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气道噎塞,势极垂危者:熟地黄七、八钱,甚者一、二两,炙甘草二、三钱,当归二、三钱,水二盅,煎八分,温服。(《景岳全书》贞元饮) 9、治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疼失血等证:生石膏三、五钱,熟地三、五钱或一两,麦冬二钱,知母、牛膝各钱半。水一钟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若大便滔泄者,乃非所宜。(《景岳全韦》玉女煎) 10、治肝木乘胃,胃脘当心而痛,及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麦冬、北沙参、地黄、当归、枸杞、川楝,(《柳洲医话》一贯煎) 11、肺肾虚寒水泛为痰 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 外受风寒 咳嗽 呕恶 多痰 喘急等证:当归二钱 熟地三五钱 陈皮一钱半 半夏二钱 茯苓二钱 炙甘草一钱.水二盅 生姜三五七片 煎七八分。食远温服。(《景岳全书》金水六君煎) 12、治电光性眼炎:将熟地洗净切片 每片约 2mm厚薄4片。患者平卧,头后仰,将熟地片贴在眼上,约2分钟换1次,轮流重复使用。(《新中医》1979(5):41) 13、治鹤膝风、贴骨疽 及一切阴疽:熟地一两、肉桂一钱(去皮研粉)、麻黄五分、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钱,煎服。如治乳癖、乳岩,加土贝五钱。(《外科全生集》阳和汤)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于头年冬季或早春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每亩同时施入腐熟的堆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作基肥。然后,整平耙细作畦,一般畦宽1.3米。特别注意的是熟地不宜重茬,这也是选地上应注意的关键措施。 选种栽种 一般栽培熟地以根茎作为繁殖材料,生产上称“栽子”。熟地的“栽子”一般选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这是因为“倒栽”“栽子”作种用时,熟地产量高、质量好、且能防止品种退化。在栽前,将“栽子”去头斩尾,取其中间段。然后截成3-6厘米长的小段,每段要留二至三个芽眼,切口沾以草木灰,稍晾干后下种,一般种植密度行距30-40厘米,株距25-30厘米,在整好的畦面上挖深3-5厘米的 *** ,每穴横放“栽子”1-2段,覆盖拌有粪水的火土灰1把,再用细土盖与畦齐。每亩需“栽子”40-60千克。注意选种时要尽量使用“倒栽”“栽子”,避免使用小商品,同时“栽子”要摘除掉“老母子”。即上旬栽的种栽。 田间管理 ⑴及时间苗补苗。当苗高10-12厘米时,开始间苗,每穴留壮苗1株。遇有缺株,应于阴天及时补栽,补 栽时应带土起苗,这样成活率较高 ⑵中耕除草。熟地根茎入土较浅,中耕宜浅,避免伤根,幼苗周围的杂草要用手拔除,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 ⑶追肥。熟地喜肥,除施足基肥外,在间苗后每亩施入过磷酸钙100千克、腐熟饼肥30千克,以促进根茎发育膨大,封行时,于行间撒施1次火土灰,促植株健壮生长 ⑷灌溉。熟地前期需水量大,应勤浇水,后期为地下根茎膨大期,应节约用水。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止根腐病的发生 ⑸除串皮根。熟地除主根外,还能沿地表长出细长地下茎,称串皮根,这些串皮根损失较多的营养,应及时铲除。 预防病虫害 熟地的病害主要有斑枯病、轮纹病、枯萎病,这些病一般于5月上旬开始发生,6-7月发生严重,应注意及时防治;虫害有红蜘蛛、地老虎、蛴螬等,这些按常规方法除治,注意选择药剂时应避免使用高毒农药。 采收加工 春栽熟地于当年11月前后地上茎叶枯黄时应及时采挖。采挖时应在畦的一端开35厘米的深沟,顺次小心摘取根茎;加工熟地利用专门的烤炉将其加工为熟地,即成商品。 注意事项 在服用熟地的期间,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 2、少吃辛辣或者 *** 性食物。 3、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 4、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会合理减压。


中药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药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查询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穿山龙的副作用与禁忌分别是啥?2、穿山龙的功效和作用_地龙骨的功效与作用3、中草药的穿山龙的性味功能?4、穿山龙都有什么作用?5、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穿山龙的功效及作用6、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穿山龙怎么泡酒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穿山龙的副作用与禁忌分别是啥?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穿山龙的副作用与禁忌分别是啥?穿山龙别名又叫狗山药,是一种多年生的缠绕草本植物。有很好的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哦。民间常常用穿山龙捣碎外敷辅助各种跌打损伤、腰腿疼痛以及肢体麻木等疾病症状的。穿山龙含有总皂甙,还具有很好止咳平喘作用,可以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辅助。穿山龙的作用与功效1、活血通络穿山龙具备很强的活血通络的功效,常见于辅助跌打,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疼,腰椎间盘,颈椎疼痛颈椎病等颈肩腰腿痛。2、除风湿穿山龙除风湿的作用可谓是一绝,常被医药学临床医学用以风湿关节痛,风湿关节痛,骨筋发麻,骨关节病,风湿关节炎辅助,实际效果显着。3、消炎止咳穿山龙具备不错的消炎止咳的功效,辅助因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等肺部疾病造成的咳嗽有痰,喘气等有不错的功效。4、消肿消结穿山龙还具消肿消结的作用,辅助痈疮疮毒。而且还可以消肿退肿。5、健脾养胃穿山龙还具备健胃消食功效,对消化不好,拉肚子,打嗝儿,恶心干呕,胃胀有不错的健胃消食化滞功效。穿山龙的副作用与忌讳穿山龙是一种中药,绿原酸全是非常复杂的。针对他们而言或多或少都是会有一些副作用。穿山龙自身都是会出现一定的毒副作用,但总体来说中药成分的副作用要比药物小得多。在服用穿山龙时,他们的使用量不必很大,使用量过交流会造成明显的副作用。穿山龙一般是归属于消肿药,不必外敷,不然会造成皮肤疾病等相应的病症,大家或是可以较为安心去服用的。大家服用穿山龙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能够起到很不错的辅助疾病的作用,这对我们的健康有不小的帮助,但在服用穿山龙的时候也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我们一定不能服用的太多,否则很容易就对健康造成影响,我们需要控制服用量。穿山龙的功效和作用_地龙骨的功效与作用穿山龙又名地龙骨,是一味中药。那么,穿山龙具体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地龙骨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穿山龙的功效和作用1、穿山龙治咳嗽,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关节痛,消化不良,疟疾,跌打损伤,痈肿恶疮。《陕西中草药》2、穿山龙治腰腿酸痛,筋骨麻木:鲜穿山龙根茎二两。水一壶,可煎用五、六次,加红糖效力更佳。(《东北药植志》)3、穿山龙制疟,止疼,消肿。《陕西植药调查》4、穿山龙治劳损:穿山龙五钱。水煎冲红糖、黄酒。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5、穿山龙治风寒湿痹。《山东中药》6、穿山龙治大骨节病,腰腿疼痛:穿山龙二两。白酒一斤,浸泡七天。每服一两,每天二次。(《河北中药手册》)7、穿山龙能舒筋活血,治腰腿疼痛,筋骨麻木。《东北药植志》8、穿山龙治闪腰岔气,扭伤作痛:穿山龙五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9、穿山龙治痈肿恶疮:鲜火藤根、鲜苎麻根等量。捣烂敷患处。(《陕西中草药》)10、穿山龙治疟疾:火藤根三钱,青蛙七、野棉花各二钱。发病前水煎服。(《陕西中草药》)11、穿山龙治慢性气管炎:鲜穿山龙一两。削皮去根须,洗净切片加水,慢火煎二小时,共煎二次,合并滤液,浓缩至100毫升。分早晚二次服,十日为一疗程。穿山龙的食用方法穿山龙肩凝汤材料:麻黄15克、桂枝15克、威灵仙15克、白芍25克、穿山龙30克、红花1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效:调和营卫,活血止痛。主治:正气不足,营卫失和,感受外在的风寒湿邪,袭于经脉,留而不去而致。出处:柴国剑方。九龙根酒材料:吊筋草5000g、穿山龙240g、九龙根、天青地、白草、椿树根、椿树须、南天竹于、南天竹根、南天竹叶、红花、泽兰叶、归尾、细辛、薄荷梗、木瓜、牛膝、制川乌、制草乌各180g、醋1000-2000ml、黄酒1OL。制法:先将上药混合加热煮5分钟,冷却,再煮沸,再冷却,共三次,过滤去渣,取液后再煮沸一次,贮藏备用。用法:医者以头发团蘸以药酒,在压痛最明显处进行旋转按摩,lOcmXlOcm到20cmX20cm,以中心散向边缘,使患处逐渐潮红,或浅Ⅱ度烧伤创面,不使其出血而仅有组织液渗出。功效:主治颈肩腰腿痛。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3):24穿山龙狗骨胶酒组成:狗骨胶100g、穿山龙150g、南酒330ml、白酒(65度)适量、全量1000ml功效:散寒镇痛,活血祛风,强筋壮骨。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用法:口服。每次20——30ml,每日三次。制法:取穿山龙粉碎为粗粉,白酒浸渍72小时后开始渗漉,收集漉液约600ml;另将狗骨胶溶于南酒中,与穿山龙渗漉液合并,补充白酒至全量,搅匀,室温静置,过滤,包装即得。禁忌:急性充血、炎症禁用。肺心病、肺结核、孕妇、胃切除、有溶血病史者慎用。穿山龙的用药禁忌暂时没有关于穿山龙用药禁忌资料。下一页更多精彩“穿山龙的药理作用和医书记载”中草药的穿山龙的性味功能?穿山龙这个药平而苦,是苦平的性味,入肺经和肝经。穿山龙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而且有止咳的作用。穿山龙用于风湿导致的关节疼痛、麻木,用于风湿痹痛,也用于肢体的麻木。另外,穿山龙有活血通络的作用,用于心痛、胸痹、胸闷,也用于支气管炎。同时也可以用于跌打损伤,也可以用于治疗疟疾,也可以治疗臃肿,痈、疽、肿、毒起的火疖子。穿山龙可以内服,也可以泡酒喝,也可以捣烂了之后敷在痈、疽、肿、毒的外面,都可以起到治疗风寒湿痹的作用,有止痛消肿的功效。穿山龙都有什么作用?穿山龙是薯蓣科植物,穿山龙属于柴黄姜的根茎,性平味苦。它可以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疼、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等颈肩腰腿疼的疾病,这是因为穿山龙有活血通络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疼、风湿关节疼、筋骨麻木、大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第三个,可以消炎止咳,治疗因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等肺病引起的咳嗽、痰多、气喘等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消痈散结,治疗痈肿恶疮具有消炎消肿的作用。还可以健胃消食,穿山龙具有健胃的作用。对于消化不良、腹泻、打嗝、恶心呕吐、胃胀有很好的消食化积的作用。所以,穿山龙在平时中药材中的使用范围还是比较广,疗效也非常的好。穿山龙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病、关节肿胀、疼痛麻木、咳嗽气喘等。药理具有调节免疫、抗炎、平喘、抗肿瘤、降低血糖、降血尿酸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肿瘤、糖尿病等。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穿山龙的功效及作用1、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穿山龙是一个中药材,主要具有镇咳、祛痰、平喘的功效,还具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的作用。在临床上它可以用于镇咳、祛痰和平喘,对呼吸道症状的改善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用于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相关呼吸道的咳嗽和喘憋症状。2、除此之外,它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治疗功效,可以降低动脉血压、减慢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同时还可以降低胆固醇。并且它也有一定增强免疫的功能,可以抵抗流感病毒,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一定促进作用。3、总之,穿山龙是一味中药,具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并且对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也有一定辅助治疗功效。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穿山龙怎么泡酒穿山龙,别名“穿地龙”,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穿山龙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在治疗各种疾病上崭露头角,主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肺气肿等肺病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状。下面就随我一起来了解下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吧!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1、活血通络相信用过穿山龙的朋友都知道,它具有一定的活血通络功能,主要针对的是跌打损伤、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等颈肩腰腿痛。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2、祛风除湿值得一提的是:穿山龙还具有很强的祛风除湿功效,常常被医学界用于风湿关节痛、大骨节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其效果十分的显著。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3、消炎止咳除此之外,穿山龙还有一定的消炎止咳功效,主要针对的是因肺病引起的咳嗽痰多、气喘等疾病,而且具有很好的治疗功效。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4、消炎散结穿山龙还具有较强的消炎散结的作用,主要针对的是痈肿恶疮,同时还具有不错的消炎消肿疗效。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5、健胃消食还有一点非常的重要,那就是穿山龙还具有强健脾胃的作用,它能够改善腹泻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同时还能用来治疗胃胀的症状,起到消食化积的功效。除此之外,它还能有效缓解恶心呕吐、打嗝的症状。穿山龙的药用价值1.治经闭腰痛:大血藤6钱至1两,水煎。2.治风湿腰腿痛:虹藤、牛膝各3钱,青皮、长春七、朱砂七各2钱,水煎。3.治小儿疳积、蛔虫症:红藤5钱,或配红石耳5钱,共磨粉,拌白糖服用。4.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磨粉,每次吞服1钱半。5.治血虚经闭:大血藤5钱,益母草3钱,叶下红4钱,香附5钱。水煎,配适量的红砂糖调服。6.治血崩:红藤、仙鹤草、茅根各5钱。水煎。穿山龙怎么泡酒由于穿山龙的功效颇好,所以民人们听说穿山龙可以用来泡酒,主治大骨节病、慢性气管炎,而且效果十分的显著。穿山龙泡酒的方法很简单,首先准备穿山龙2两,白酒,1斤,接着就是把穿山龙倒入酒坛,浸泡7天即可饮用,对大骨节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穿山龙的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或者是泡酒。外用:鲜品捣敷。编辑总结:看完以上介绍我们可以得知: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而且对人体也有很大的益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穿山龙有小毒,粉碎加工时,注意防护,以免发生过敏反应。中药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查询、中药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中草药: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

穿山龙 (《东北药植志》) 【异名】穿龙骨、穿地龙(《东北药植志》),狗山药(《河北药材》),山常山(《山东中药》),穿山骨(《中国药植图鉴》),火藤根(《陕西中草药》),粉萆薢、黄姜、土山薯(《中国经济植物志》),竹根薯、铁根薯、雄姜、黄鞭(《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地龙骨、山花啦、金刚骨(《河北中药手册》),串山龙(《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 【植物形态】穿龙薯蓣,又名:团扇薯蓣、穿山薯蓣、爬山虎。 多年生缠绕草本。根茎横走,圆柱形,黄褐色。茎左旋,长达5米,近乎无毛。叶具长柄,互生,卵形或宽卵形,长5~12厘米,通常5~7裂,基部心形,顶端裂片有长尖,叶脉9条,基出,支脉网状。花黄绿色,单性,雌雄异株:花序腋生,下垂;雄花序复穗状,雌花序穗状;雄花小,钟形,花被片6,雄蕊6,着生于花被筒上;雌花被6,矩圆形,柱头3裂,裂片再2裂。蒴果倒卵状椭圆形,具3翅。种子具长方形翅。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林边、灌丛中,或沟边。分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采集】秋季采挖,除去细根,刮去栓皮,晒干。 【药材】干燥根茎,星长圆柱形,长10~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具多数不规则的分枝.外表土黄色,有多数细纵纹及突起的须根残基,全形略似鹿角。质坚硬,断面淡黄色,粉性,可见多数带细孔的维管束散在。气微,味苦。以根茎粗长,土黄色,质坚硬者为好。 产辽宁、古林、黑龙江、山东、浙江、河北、山西等地。 【化学成分】含薯蓣皂甙等多种甾体皂甙。总皂甙水解产生薯蓣皂甙元。薯蓣皂甙元的含量约1.5~2.6%。根茎中尚分离出少量25-异-螺甾-3,5二烯。 【药理作用】①镇咳作用 小鼠口服总皂甙、水溶性或水不溶性皂甙、分子筛1号(乙醇回流浓缩液加乙醚即有析出物沉下,析出物的水溶液浓缩后通过分子筛,先后得分子筛1号和2号)或腹腔注射煎剂,都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薯蓣皂甙元无效。镇咳有效部分主要在极性最强的部分,此外甾体皂甙在较大剂量时也有效。 ②祛痰作用 小鼠口服总皂甙、水不溶性皂甙,分子筛1号或腹腔注射煎剂均有显著的祛痰作用(酚红法),水溶性皂甙效果不显著。主要有效成分是甾体皂甙类。 ③平喘作用 豚鼠口服分子筛1号有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法),分子筛2号及薯蓣皂甙元均无效。煎剂对组织胺或乙酰胆碱喷雾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都有预防作用。平喘有效成分在极性最强的部分及甾体皂甙,但均需较大剂量方有效。 ④对心血管的作用 总皂甙10毫克/公斤能显著降低兔血胆甾醇及血压,延缓心率、增强心收缩振幅、增加尿量、降低β/α脂蛋白比例,改善冠状循环,认为对轻度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有效。又有报告,总皂甙3毫克/公斤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之血胆甾醇水平,并无明显降低作用,而对主动脉斑块、肝脏脂肪沉积有减轻作用。400毫克/公斤灌胃3天,第3天再腹腔注射同量药物,能显著增加小鼠冠脉流量(铷示踪法),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冠脉收缩(兔心电图法),但它对大鼠心肌耗氧量有增加作用,水溶性总皂甙给麻醉犬静脉注射(70毫克/公斤),可引起血压下降,十二指肠给药则无此作用。 【毒性】小鼠腹腔注射煎剂半数致死量第一批制剂为9.9克生药/公斤,第二批为19克生药/公斤。口服总皂甙,小鼠半数致死量为2.21±0.14克/公斤。 【性味】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苦。" ②《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温。" 【功用主治】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截疟。治风寒湿痹,慢性气管炎,消化不良,劳损扭伤,疟疾,痈肿。 ①《东北药植志》:"舒筋活血,治腰腿疼痛,筋骨麻木。" ②《山东中药》:"治风寒湿痹。" ③《陕西植药调查》:"制疟,止疼,消肿。" ④《陕西中草药》:"治咳嗽,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关节痛,消化不良,疟疾,跌打损伤,痈肿恶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鲜品捣敷。 【选方】①治腰腿酸痛,筋骨麻木:鲜穿山龙根茎二两,水一壶,可煎用五,六次,加红糖效力更佳。(《东北药植志》) ②治劳损:穿山龙五钱。水煎冲红糖、黄酒。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大骨节病,腰腿疼痛:穿山龙二两。白酒一斤,浸泡七天。每服一两,每天二次。(《河北中药手册》) ④治闪腰岔气,扭伤作痛:穿山龙五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⑤治疟疾:火藤根三钱,青蛙七、野棉花各二钱。发病前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⑥治痈肿恶疮:鲜火藤根、鲜薴麻根等量。捣烂敷患处。(《陕西中草药》) ⑦治慢性气管炎:鲜穿山龙一两。削皮去根须,洗净切片加水,慢火煎二小时,共煎二次,合并滤液,浓缩至100毫升。分早晚二次服,十日为一疗程。(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应用穿山龙片剂(每片含原生药2.5克),第一疗程每日2次,每次2片;第二疗程每日3次,每次2片,均以10天为一疗程。治疗26例,第一疗程的有效率为80.8%,显效率30.8%;第二疗程的有效率84%,显效率60%。临床证明穿山龙片对咳、痰、喘、炎均有疗效,尤以镇咳,祛痰作用较强。在中医分型方面,以脾湿型的疗效较高。亦有用穿山龙配合黄芩、桔梗制成复方注射液,每2毫升含上述生药各2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2毫升。6天为一疗程,休息3天后再行第二疗程,也可连续治疗12天。117例患者经1~2个疗程治疗后,近期治愈61例(52.1%),显效37例(31.6%),好转19例(16.2%)。复方穿山龙注射剂具有良好的祛痰效果,一般在用药后1~2天即可使痰变稀,随之痰量显著减少;但镇咳作用不够强。治疗中有部分病人食欲增加,睡眠好转,未发现不良副作用。实验证明此注射液对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都有抑菌作用。 ②治疗急性化脓性骨关节炎 取穿山龙根洗净、切片、晒干。成人每天3两,小孩每天2两,早晚各煎服1次。治疗8例,5例痊愈。其中有6例并发脓毒血症,血培养阳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于抗菌素未能控制,经加用穿山龙后获得比较明显的疗效。 ③治疗甲状腺瘤和甲状脓机能亢进 取穿山龙根茎干品20斤切片或研粉,以60度白酒100斤浸泡1周后过滤,滤液减压蒸馏,每1000毫升浸液中蒸出白酒600毫升后即成穿山龙浸膏(每毫升含生药0.5克)。日服3次,每次10~20毫升。观察甲状腺瘤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服药20天左右开始显效,瘤体缩小,原有憋气感者均消失;连服2个月左右,瘤体进一步缩小,质地变软;一般服药3个月,外观不见肿瘤。甲亢5例,服药后突眼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以至消失,心悸,食欲亢进、手汗多、手颤也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对基础代谢率和吸碘率的改善不显著。开始显效时间在服药1月左右,连续服药2~3个月后突眼症状可以消失。副作用:个别病例有腹痛,停药后即消失。 提醒您:穿山龙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大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的功效。实品兼治便秘、热新胸、湿热、腹泻、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尿频、眼结膜充血、咽喉肿痛、贵气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非外伤性便血、血尿、蓄血、闭经腹痛、产后瘀血、消肿积聚、外伤、毒热痈疮、红皮病、烧伤等症状。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重瓣叶大黄为主,古称黄连或药用大黄根及根茎的干燥,初起于寒冷引起的发热。"味苦,性寒,下主血脉,活血,闭合发热,破除肿块积聚,饮酒,通络,清理肠胃,推陈出新,通利水气,安和五脏"。中医认为,大黄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一般来说,大黄入脾、胃、大肠经,不仅能很好地疏通肠胃泻热,攻下引滞,而且能引导湿热之邪从大便中排出,促进冰毒消退,故常被用于便秘、胃肠积滞、湿热泻痢之初。大黄入心、肝、血三穴,既能很好地疏通血脉中的实热之毒和凉血止血解毒,又能通利血脉,活血化瘀,故常用于热病攻心眼红、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热毒疮疡、水火烫伤;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瘀血、产后瘀血腹中梗阻;结块积湿--热毒伤寒、淋证涩痛。大承气汤有四味药,大黄谢实散,芒硝软坚散辅佐大黄谢实,配合厚朴皮枳壳新祛除满,故新满腹中症状如发热。大便干燥,烦热,用大承气汤较合适,可发胃气,无论两极不通,用大承气汤可使胃气下行,大便通畅,毒热担之,故名承气。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中药大黄的功效和作用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大黄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   1.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3.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4.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大黄的食用 方法   加工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切制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大小个分开,略浸,捞出,淋润至透,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或低温干燥。加水稍浸泡、润透,切成1.5—5毫米厚的片,晒干或晾干。取大黄片用低温烘脆,磨成细粉,过筛即可。   服用方法:   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或用开水泡渍后取汁饮;研末,0.5-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煎液亦可作灌肠用。   大黄的民间 传说   1.从前有个黄姓郎中,承袭祖业擅长采挖黄连、黄耆、黄精、黄芩、黄根这五种药材为人治病,被誉为“五黄先生”。每到三月,郎中便进山采药,为此常借宿在山上农户马峻家中,至秋末方才离开。马峻一家三口对他善待有加,久而久之便与马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有一年马家遭了火灾,房子财物被烧光,马峻妻子被烧死,剩下爷儿俩伤心地住山洞去了。郎中费了很大气力才找到父子俩,他对马峻说:“你带着孩子跟我采药吧!”于是他们终日相伴,以采药、卖药、治病为生。渐渐地,不识药性的马峻也熟悉了五黄药,有时郎中不在家,他偶尔学着为人治病。   有一年夏天,一位孕妇身体虚弱,骨瘦面黄,因泻肚子来求医。恰巧郎中不在,马峻把治泻的黄连错给成了泻火通便的黄根,结果孕妇服后大泻不止,差点没命,胎儿也死了。这事被告到县衙,县老爷立刻命人捉拿马峻,要以庸医害人治其罪。这时,郎中赶忙跪在堂前,恳求县老爷判自己的罪,说马峻是跟他学的医;而马峻心里更是难过,自愿领罪受罚。这样一来,县老爷反而十分敬佩他俩的情谊,想想这五黄先生也素有声名,而孕妇身体羸弱,孕期也短,就责罚两人赔孕妇家一些银两,把他们放了。不过县老爷最后对郎中说:“你那五黄药的“黄根”既然比 其它 四样药厉害,应该改个名儿,免得日后混淆再惹祸。”郎中深深点头,回家便把黄根改叫“大黄”,以便区别,后来这名字就渐渐地传开了。   2.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汉学家们根据中国《二十五史》写出了「大黄史」,列出它们在各个朝代的 故事 。十八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黄由中国和俄国传入欧洲,并成为食用植物。十八世纪末,缅因州的一名种菜农民把大黄的种籽由欧洲带来北美。

上一篇:马琳轩

下一篇:秘密谍报员绘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