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简历网
当前位置: 找简历网 > 实习简历 >

深读 - 简历美颜,项目注水-实习履历可以明码标价?

时间:2023-10-01 22:46:16 编辑:小早

交汇点讯 “线上实习项目今天开营,报名费用是2380元,对应实习结束后有机会获得2000元以上的实习激励……”本科就读于南京某高校、现在法国攻读硕士学位的张同学于今年3月寻找线上实习时碰上了一名自称是某知名媒体的HR向她推荐实习项目,“可这位HR表现的异常积极,彷佛在找工作的是她一样。”反常的“热情”与突兀的收费门槛令张同学心存顾虑,尽管她此前也有听说过一些实习生薪资不高、甚至可能会“义务劳动”的传闻,但是要付费才能实习,她告诉记者,这种情况自己还是头一次见到。

其实这种“付费实习”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此前,也有媒体揭露“付费实习”的市场乱象:一些中介利用学生想在求职中提升个人竞争力、让简历的“含金量”看起来更高的心理,用“背景提升”的幌子,做起“付费实习”“付费内推”的生意。

乍看之下,“花自己的钱提升自己的背景”也没有侵犯别人的利益,有需求自然会有市场。然而动辄成千上万的花费是否不仅抬高了大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成本,更扰乱了正常的实习秩序,有违就业公平?

为何这块“利益蛋糕”越做越大?学生为何热衷有偿实习?又该如何规范“付费实习”这一市场?

用人单位偏好名企实习,中介散播焦虑加剧“内卷”

在各类网络平台搜索 “实习”“内推”等关键字,都能跳出大量贴文声称“咨询/投行/四大/证券/券商/互联网大厂”等均可内推。一般根据职位、远程或实地实习的不同情况收取费用。根据张同学提供的线索,记者找到并咨询了多个中介,一般远程实习价格在几千元不等,而实地实习则要高达几万元。

与中介的交流中,他们一般会用诸如“暑期实习都已经开始了,你还不投简历就晚了”“内推简历优先查看,不然就会被压箱底”“内推甩开千人”等话术劝说学生,让人看了未免心生焦虑。

在记者怀疑远程实习导师真实性的问题时,这几家中介均未给出有力回答,只说“我们和企业有官方合作”“进去都是高级经理、老师带你们”。记者一再表示想实地实习学到真本领时,中介也会用“性价比”为理由来劝说记者尽量选择线上实习,甚至有的中介声称,“线上实习的带队老师都是资深领导,即便线下实习也未必有机会能见到。”但同时,他们又一再强调最后的实习证明能够“保证支持背景调查”。

不同中介提供的服务范围不同,也有中介比较爽快答应推荐实地实习,一般流程是“确认简历-收定金-面试-拿offer-付尾款”,中介告诉记者“简历没问题再收钱,并且不提供简历修改服务。”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果学生的简历足以有自己通过筛选和面试的能力,为何一定要通过付费内推,填满中介的钱包?

此外,所谓的“官方合作”与“实习证明”的真实性也需要打一个问号。记者向前述知名媒体的人力资源部进行招聘咨询后,对方明确表示,“近期本单位没有招聘实习生。”而该中介提供的所谓“实习证明”的样本,事实上只是一份“项目证明”。该媒体公关部向记者解释,“因单位业务项目较多,可能业务部门具体的项目会有其他人的参与,但可以肯定,这与通过单位正规招聘途径的实习生的实习证明并不是一回事。”

事实上,早在去年,腾讯、毕马威等多家企业在其官方公众号就已发过声明,称公司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对外提供有偿的面试和工作机会,也从未提供任何远程在线实习或工作项目,望各位学生务必擦亮双眼,提高警惕。

但时至今日,这种情况不断愈演愈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较于律所、银行和媒体等行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和各类券商公司是付费实习中介的主要盈利口。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应届生的实习竞争尤为激烈,“就近期的筛选效应来看,头部机构的筛选作用明显比学校名气的作用还大。”百度公司的一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作为头部互联网企业(俗称“大厂”),大厂的实习招聘筛选标准也比较高。在同行的其他企业看来,“有大厂的实习经历,不就相当于有人已经替你做过一次筛选了吗?越是近期的筛选价值就越高,越接近工作实际就越有意义。”

但这种筛选导向下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学生因为没有实习经历,所以需要实习,但是用人单位筛选学生实习时,也要先看学生的实习经历。该内部人士肯定了这个悖论的存在,也正是这样的筛选悖论让有偿实习中介找到了巨大的市场。

“对想进入大厂的应届生而言,大三寒暑假最好就要进入大厂实习,否则想通过秋招上岸的概率就更小。”在该内部人士看来,这个行业很在乎求职者过去的工作经历,“没接触过就很难进入,包括跨部门也会很难。所以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你的第一份工作定了方向,会对你以后职业生涯的每一步发展都产生较大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的职业生涯,被前置到了大三的寒暑假,他们需要通过大厂的实习敲开大厂的门,而这也就无形中印证了中介扩散的焦虑:如果你不早点准备实习,可能就被同龄人远远抛在身后。

“短平快”的实习,暴露学生真实需求

花钱买来的实习未必是“真材实料”,也只能是看上去“有点美”。究其根本,为何总有学生想要“走捷径”,与他们对实习和就业的焦虑也分不开。

据教育部预测,2021年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900万人,达到909万人,2022年毕业生将超过1000万人。受到多因素叠加影响,毕业生受到的就业压力客观存在,“多找一些实习,为就业增加竞争力”是不少大学生的共识。

可预期的高水平待遇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有了大厂的从业经历,再跳槽去一般企业,往往能获得翻倍的收入。“这只是薪资的提升,事实上一并提升的还有你的职级、管理机会等。”前述内部人士补充道,“但目前看来,其实很多找实习的学生也不太能意识到这个实习到底意味着什么,很可能就稀里糊涂给中介去当‘韭菜’了。”

东南大学经济学系教师秦双全觉得这一情况的出现是一种市场行为。“学生都想进入头部企业,必然会加剧竞争,形成企业的买方市场。”在秦双全看来,如果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都能认可这种“包装”,这就与各类付费培训行为无异,只能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临近毕业季,应届生忙着答辩、就业,“准毕业年级”则忙着利用最后的“实习黄金期”为自己的秋招增加砝码。加速“内卷”之下,找一份满意的实习似乎也越发难了。

在北京某高校学习视觉传达的陈晗告诉记者,2019年她本科毕业前,几乎没费力气就通过自己投递简历、面试进入新浪做设计类工作。2020年读研后,她又通过学姐的内推进入百度做用户体验类实习岗位。然而今年,她突然发现投出的简历杳无音信。

“即便只是日常实习,不涉及留用等问题,身边同学在投这些互联网大厂时往往要根据不同岗位,经历笔试和多轮面试。” 陈晗告诉记者,这种堪比找一份正式工作投入的精力和成本,让很多学生叫苦不迭,一边是学业、论文的压力,一边还要承担找实习四处奔波的焦虑。

提起付费实习,陈晗坦率地说这件事离她并不远,她的朋友圈里就有中介每天在发布相关内容。“中介总是会晒一些聊天截图,说明肯定还是有一些人会选择这样做的。”陈晗说,她对此没有太多的看法,“虚假的行为肯定不好,但作为学生,管不了别人,我只能管好自己。”

对实习的渴求度也因为所学专业的不同、未来发展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从付费实习重灾区的岗位和工作性质来看,学文科、商科类的同学或求职意向偏向于此的同学往往要通过实习经历证明自己的能力。理工科的同学则更倾向于通过在校项目开展和实验成果等情况证明自己专业。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专业研一学生丁佳宁告诉记者,自己确实没有太多的实习焦虑,因为在求职中更看重项目经历。“如果有企业的实习机会也会多多尝试,毕竟学校做的项目和日后工作内容有脱节。”

作为文科生,陈晗告诉记者实习对她求职的必要性。“实习确实能学到不少东西,也能更了解工作需求,提升专业知识的实操性。”

想要实习,确实不容易。在调查中,很多学生反映,自己的实习时间着实有些“尴尬”。大部分企业都要求学生实习时间要持续3个月以上,如果想在大一大二或刚开始读研时实习,仅靠寒暑假满足不了三个月的时间门槛;如果在课程较少的大三、大四利用大块时间实习,则可能与考研、出国等备考冲突。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一位同学说,“有时没办法,只能托家里关系找个单位盖章,敷衍了事交上实习报告,获得实习学分。据我了解,这种情况也不在少数。”

对于想要申请国外学校、出国深造的同学,体面的实习更成为“敲门砖”。在语言考试和实习的双重压力之下,面对加速内卷化的竞争,人们容易寄希望于“一招制敌”式、简单化的“捷径”。

秦双全分析,现在高校在为学生提供实习指导和实习岗位上也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一些导师很负责,会帮学生推荐实习,或一些专业硕士本身就有校外兼职导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实习不容易走弯路。如果学校本身优势不足,学生找实习确实存在和企业信息不对等的情况。

“这种信息不对等一旦被中介利用,学生在实习时极有可能面临一些风险。”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的刘贵彬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道,如果实习关系不被人事系统认可或未出具实习证明,则会存在用人单位拒绝承认实习关系的风险,届时如果与用人单位发生诸如意外伤害索赔等纠纷,用人单位将以此拒不承认。另外,单位在员工入职时会对其申报的个人信息进行审查,如大学生在简历中写了该段实习经历的,则属于个人虚报入职信息的行为,一经审查发现,可能面临不予录用或被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

“真空地带”监管难,社会需合力协调

实际上,这种对未来就业的焦虑之火,不止存在于大学生之间。前职前教育公司咨询顾问张颖告诉记者,她接触过最小的客户是一些高二、高三学生。“上海的家长和学生都很有规划意识。未来就业想做什么,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要做哪些准备,他们更愿意在进入大学前就来寻求专业的建议。”

截图注明来自某职前教育公司宣传册

即便本身曾从事职前教育工作,但张颖透露,这一行业鱼龙混杂,在销售端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近一半的销售都是本科或以下的学历,他们本身可能并不太懂职业规划和出国留学事宜,只能靠销售话术来推荐课程,迅速获客把学生推向后端教学部。”

至于这些机构是否都不靠谱,也不能一刀切。张颖表示,确实有些机构掌握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不乏一些黑心机构,聘请根本不是某公司的员工充当导师,随便给学生发布些任务,最后盖章出具一份所谓的实习推荐信,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有关部门的介入。”

张同学也告诉记者,希望有关部门能将这块市场监管起来:“我个人是很尊敬这家媒体的,现在有人利用它的名义做灰色产业,差点让我对它的印象一落千丈。”

截至发稿,前述媒体的公关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倘若有内部人员以单位名义参与社会合作并收受酬劳,会先开展内部核查工作,一旦核实一定予以规制。百度公司的内部人士也认为,这些中介手中所谓的实习项目极有可能是公司内部某些个人的私活,“一旦被查出来,估计要被辞退”。

在法律人士看来,依照现有的法律体系,学生、中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更多属于私法调解范畴。河海大学赵银仁教授认为,根据法律规定,职业中介机构可以向劳动者提供相关实习信息,其牟利行为无可厚非,但是这种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如果中介夸大宣传,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仅靠现有法律难以直接对其直接规制,一旦产生纠纷,即使是民事索赔,恐怕也不容易。“有的公司可能有一些领导、管理人员参与其中收取酬劳,有利用职务便利获取报酬的嫌疑,不过,如果公司内部无相关劳动纪律,则法律上也难以规制。”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杜维超也持同样观点,“职工以用人单位名义收受酬劳,显然违反员工对企业合理义务,企业有充分理由进行内部处分或解除劳动合同,但这属于企业自治、行业自律范畴,相关部门直接监管并无法律依据。”

刘贵彬律师则认为,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严禁委托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代为组织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因此,付费实习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国家对于大学生实习管理的社会秩序,属于行政法规禁止的行为。”

“进入名企实习本就困难,因实力不足等主客观原因暂时未能获得理想岗位是正常现象。可如果以金钱为导向,向用人企业推选不合格的实习生,不仅破坏了企业的选人用人秩序,污染职场生态,还会误导学生的择业、就业价值观。”刘贵彬律师建议,要想规范实习市场,堵住漏洞实为必要。

一方面,要弥补相关法律和制度漏洞,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的求职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中介求职机构的监管,对实习中介市场乱象予以规范。“长期来看,畅通机制更为重要。面对大学生长期广泛的实习需求,在规范现有实习中介市场的前提下,可以尝试由政府牵头、社会机构参与、用人单位支持,探索建立规范化平台,为企业用人需求和大学生实习需求提供更好的匹配机制,实现需求精准对接。同时,还需要挖掘更多就业资源、拓展就业空间,从人才培养到就业各个环节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机会。”

在学校层面,能做的工作也不少。扬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轶群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开展了对学生的职业教育课程,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探索,聘请校外就业创业导师提供专业的生涯指导,鼓励学生走出去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到目标企业中进行职业体验,也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包括简历指导、面试培训等等。

“但从我们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仍存在迷茫的情况。” 陈轶群建议学生们最好能从入学开始就结合自己专业,明确发展方向,有意识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他提醒:简历不是“写”出来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职业规划,脚踏实地做出来的。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颖、陈晗均为化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高启凡

编辑: 谢诗涵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最新内容